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07章 一轮交易

第307章 一轮交易(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又三日,朝廷诏拜吕布为大将军、尚书省右仆射、督羽林中郎将事,兼豫州牧。  

赵基也一同拜为大司马、尚书省左仆射、督虎贲中郎将事,兼并州牧。  

大将军、大司马与丞相一样,都是位在三公之上的上公。  

自然可以合法开府,征辟天下英杰充为掾属。  

此外赵基的平阳侯增食邑万户,食平阳周边五县;吕布也改回温侯,食邑一万两千户,食温县附近六县。  

吕布在许县开始征辟英才扩充大将军幕府、豫州牧州府之际,赵基毫无扩充、筹建大司马幕府的心思。  

与骆俊告别之后,就开始督兵北上,同时河南尹毕谌、半个六部以及半个中书省随行。  

更密集的人事调动也已协商完毕,赵彦以侍中领司隶校尉持节迁入雒都,侍中刘艾随行;侍中台崇迁中书监,一并入雒。  

侍中裴茂,迁京兆尹,进入弘农地界,开始征辟京兆士人,组建京兆尹衙署。  

侍中种辑,也迁入雒都,他手中这一票并不重要。  

吕布又以许汜、王楷为侍中,跟随百官队伍返回雒都,与赵彦、刘艾、种辑组成了议政的门下省。  

中书省的副手中书监台崇也会留在雒都,担任中书省留守,主管中书省日常运作。  

仪同三司的辅国将军伏完也遭受重创,他这个辅国将军级别等同于三公,但被转为中书令,留在天子左右。  

董承的卫将军不变,只是卫戍区域从河南尹雒都变为许县,许县成为临时行在、行都,可以在书面上称之为许都。  

杨琦依旧是三不沾,什么公卿职务都没有,混迹在许都,继续担任许都公卿的实际领袖。  

原司空张喜勾连袁绍,被处死后司空一职空缺。  

公卿提议赵彦充任,可以兼任侍中;面对这个不怀好意的提议,赵基、吕布一起否决。  

因此公卿内部推举,以卫尉周忠迁拜为司空。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如旧,与司空周忠组成了汉家三公。  

其下九卿,太常赵岐以虎步军军师的身份,跟随赵基前往并州。  

周忠空缺的卫尉,则以广陵萧建补充;一直空缺的光禄勋一职,由陈宫担任。  

另有少府孔融、廷尉徐璆、大司农荀攸、大鸿胪陈纪,将作大匠杨众。  

宗正空缺,这其实是给刘表预留的岗位。  

杨众也卸任御史中丞,由赵基更熟悉的董芬升迁。  

忙完这些,赵基督兵有序撤离,将顺着驰道直接前往雒都,然后从孟津渡河,走轵关陉返回河东。  

他撤军之际,孙策、臧霸、刘备、陈登等人的使者也先后入朝。  

只要孙策肯退一步,徐州方面很容易平定。  

陈登的两个弟弟交给了孙策,孙策又抓着刘备团伙的家眷,孙策退出下邳,刘备立刻就能恢复徐州牧的身份。  

只是经历过这次打击后,刘备也遭受了极大的挫折。  

估计下次袁术再提大军来讨时,刘备也不敢轻易全军顶上去。  

对于徐州,吕布基本上不怎么情愿插手,把这里当成了赵基的自留地;以换取赵基不干涉他对荆州、兖州、豫州、扬州的调控。  

而目前攻夺青州北海、东莱的臧霸,吕布对此很感兴趣。  

对臧霸来说,并州过于遥远,他与吕布合作能获得更实际的帮助。  

因此赵基对徐州的调整,吕布不做干涉。  

就在撤军之际,赵基也完成了徐州的后续调整。  

陈登是下邳人,继续以陈登为广陵郡守,加伏波将军。  

以自己的同乡关羽为东海国相,东海人糜竺为下邳国相;又以张飞为泰山郡守,给刘备进攻泰山,拔除曹操侧翼壁垒的开战名义。  

至于琅琊国相,赵基以自己军中的功曹张瓒担任。  

张瓒是弘农人,实际上是赵彦的人。  

吕布并不在乎泰山的归属,赵基用张飞担任泰山郡守,冒犯的是张杨这个兖州刺史。  

可张杨在兖州西部,无力干涉东部的泰山,也乐于与刘备、臧霸形成夹攻曹操的战略同盟。  

曹操败亡或撤回河北后,泰山才会成为双方的矛盾点;只要曹操还在,泰山不是什么问题。  

就这样,赵基调整徐州之际,塞了一个自己的人。  

若不是赵基恪守盟友底线,及时调动东海国相徐璆、琅琊国相萧建援助刘备,刘备早就崩解了。  

现在只是派旧吏前往家乡琅琊做事,刘备自然不会在意。  

整个徐州,刘备实控的反而只剩下东海、下邳二国;因下邳陈氏的强盛,也只能实控下邳城附近的半郡区域。  

只有刘备与陈登高度联合,才能实控东海、下邳,以及大半个广陵。  

还有小半个广陵被陈瑀掌握,现在这家伙又重新依附袁术,与堂侄陈登开始在争夺广陵。  

这种广陵内部二陈相争的局面…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争来争去,二陈之外的豪强会先完蛋。  

现在这些势力能算是朝廷联军,朝廷联军还能将公孙瓒、刘焉、刘表、刘繇算进来。  

联军之外的袁绍、袁术、曹操这三股势力,实际上也会与朝廷互动,往来公文,不断解释误会。  

打仗的时候可以指着对方鼻子骂对方是乱臣,既然战争结束,也就没必要激化矛盾。  

他们这些人需要朝廷的名义来制衡下属,朝廷也怕这些人破罐破摔直接称王。  

相互妥协之下,因此冀州牧袁绍依旧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