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42章 一鼓下城

第242章 一鼓下城(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送走秦宜禄后,张杨也督兵抵达。  

现在是己方分割、孤立了高干,所谓关隘、敌城并不能阻碍张杨的脚步。  

从关城外明晃晃行军穿过即可,反正抵达长治盆地后也能获取补给。  

张杨还送来了杨琦的手书,赵基翻开后询问:“怎么不见辅国将军手书?”  

“仆不知,或许列位公卿还想着辅国将军在侍中这里有些薄面,就算杨子奇这里交涉不利,也能请辅国将军出面斡旋。”  

张杨的立场很坚定,就凭赵基给了他两千人,他就乐意跟着赵基。  

赵基地盘稳固,那么张杨征募的这两千人就会成为张杨牢固的底气。  

有这两千人护身,再算上原有的亲信部曲,张杨自能强力约束、镇压河内诸将。  

眼界稍稍开阔一些,就发现借来的友军、雇佣军比治下征集的旧军好用。  

张杨这里是这样,吕布那里也是这样一样的。  

只要赵基统治稳固,派遣出去的雇佣军会保持足够的忠诚。  

朝廷、公卿们缺王师,张杨实际上也缺。  

上党战事进展顺利,又是袁绍主动来求和罢战…这种情况下,总不可能是公卿的功劳。  

张杨再糊涂,也清楚迫使袁绍求和的是谁。  

于是乎,负责代手书过来的张杨,没有如公卿预料的那样的代表朝廷施压,反而开口就将公卿卖光。  

赵基捏着帛书:“这些呆鹅,难道看不出来袁绍求和的意图?这分明是要试探我军虚实,若是答应,我军难免生出懈怠之心,袁绍乘机驱兵而进。战事失利,谁来负责?”  

说着赵基站起来,双手负在背后,来回踱步,沉眉思索的样子。  

引的张杨、薛洪、魏兴等人侧目观察,赵基突然驻步:“使者往来,我之军情已然泄露!切不可拖延,传告全军,明日攻城!”  

魏兴、西门俭拱手长拜,声音亢奋:“喏!”  

虽然攻城器械没有尽数打造完毕,可土山已经垒好,这段时间的对射争锋中,己方也是占优。  

壶关城中,守军不过三千,真正甲兵不足千人。  

这有什么好畏惧的?  

全军吏士都想打壶关,朝廷想跟袁绍和谈…怎么也要尊重一下军队的意见。  

张杨感觉有些不妙,赵基的反应过于浮夸,大有纠治公卿内通袁绍之罪。  

死几个公卿不会影响张杨什么,他就担心赵基派他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  

想到这里,张杨去看薛洪,薛洪也默契抬头,彼此似乎都预见了这种事情。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能阻止?  

再说了,赵基所担忧的也有一定道理,谁敢保证公卿与袁绍之间没有书信往来?  

次日,四更时分。  

壶关城外各营如往常一样烹煮早餐,但外派的斥候队更为密集。  

壶关城头,守军、高干都已察觉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同。  

可视线内,依旧有尚未造好的攻城器械,数量还很多。  

“骑兵!”  

一个军吏指着远处低呼,高干扭头去看,就见一股骑兵正朝城东土山而来。  

这股骑军之后,又是另一支骑军,都在向土山两侧聚集。  

随着太阳露头,全副武装的虎步军结队出营;昨日抵达城南营地的张杨也出兵两千。  

整个城外,到处都是移动的军队,还有运输箭矢的车辆。  

除去攻坚的虎步军外,义从骑士中善射之人都已登上土山,正往土山上运输箭矢。  

山风向北吹刮,各类旗帜飘扬。  

高干左右看一眼,见左右军吏皆面如土色,都没有防守、退敌的信心。  

城破之后,寻常百姓、士兵大概率都能躲过去,高干也有价值,他们这些军吏的命运最为凶险。  

当太阳缓缓升起之际,赵基驱马登上土山,他一跃下马,爬上箭塔观望土山各处。  

见还有军队在运动,主要是上党义兵、郡兵,正推搡云梯大车,缓缓在土山之前立成一排。  

黑旗第一队,当仁不让结阵立在土山正前方,与壶关城墙只有六十步距离。  

他们面前二十步,就是缓缓就位的云梯大车。  

赵坚立身阵中,左手挽盾斜举在面前,与周围人组成密室盾阵。  

没人敢疏忽大意,守军随时可能撒放流矢。  

“徐公明是赶不上这一战了。”  

赵基感慨着,询问左右:“可要劝降壶关?”  

一伙人相互看看,他们不缺劝降壶关的功绩,甚至自始至终没有劝降的念头。  

一个书吏站在后排,鼓足勇气想要上前赌命的时候,赵基一笑:“也对,高干可是袁绍的外甥,他怎么敢投降?壶关吏民追随高干,贼性深重,又怎么会突然间醒悟?”  

“那就开始吧。”  

赵基说罢转身面对西面的壶关,抓起手中强弓,取箭弓拉满,瞄着壶关东门城楼上一面战旗射去。  

晨风吹刮之下,箭矢稳稳射钉在城楼立柱上,箭羽急速振荡。  

他的旗官高阳龙扭头对左右大呼:“擂鼓!”  

箭塔附近的战鼓擂响,引动全线鼓声大作。  

鼓声中,身披双重旧甲的上党郡兵、义兵埋头推搡云梯大车。  

城上守军始终没等到赵基的劝降使者,见对方开始攻城,也就立刻以弓弩反击。  

还有许多民壮被组织起来,待在城墙后面以投石索朝城外进行无差别随机投掷。  

随着守军发射弓弩,南北长八十余步的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