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39章 王师难成

第239章 王师难成(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上党之南,张杨汇合北上的河内兵,兵马万余,进围高都,并分兵掠地。  

有朝廷大义在手,北面赵基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张杨这里更不会手软。  

高都城邑外,杨琦等公卿出营观望战场。  

河内兵正列阵防守,附近抓来的男子、健妇正掘土挖沟,或搬运木料搭建鹿角,为围城之状。  

而城内守军也只是登城顾望,不做反击、破坏。  

比起雍凉各军,上党各军表现的十分恭顺。  

若是换雍凉人被围,肯定会想办法外出破坏,不会束手待毙。  

杨琦柱杖而行,神情欣慰:“朝廷东迁,忠义之士踊跃振奋,今联合举兵,可见袁曹形势日益危急。”  

左右随行的公卿也都是认可模样,情况正在朝好的一面发展。  

吕布的使者秦宜禄刚刚离开,已经带来了兖豫二州的战报。  

杨彪的心情也是极好,赵基能用官位、朝廷诏书调动公孙瓒、张杨、臧霸、陈王,那么他们也能。  

公孙瓒是典型的逆臣,比袁绍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不过是利用公孙瓒,他们这些人放不开面子,有面子包袱,要顾虑朝廷的颜面。  

可赵基没有,根本不在乎拉扯公孙瓒带来的负面影响。  

赵基眼中,打败仗才会有负面影响。  

胜利者,自不需要考虑这些婆婆妈妈的问题。  

还有臧霸,不过是陶谦表奏的骑都尉,在公卿百官眼中,这就是一个陶谦招降的贼帅、流民帅,连宗贼都不如。  

再坏的宗贼,也是衣冠出身。  

你不是坐地户,没有固定的产业,父祖没有当过官,你也好意思自称宗帅?  

陈王刘宠更是朝廷公卿百官极度不想打交道的人,天下败坏到这样的地步,面对陈王这样的宗室长者,公卿们脸上无光。  

陈王终究是藩王,是可以责问朝中公卿、百官的。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赵基发出的《讨汉大贼状》也就那么一回事,打在公卿脸上不怎么疼。  

可陈王如果代表天下宗藩、宗室质问公卿百官辅政的成绩,那就真不好回答了。  

人家陈王把国内管理的妥帖安稳,还能分出粮食救济梁国灾民,更没有出兵侵犯过陈国以外的地界。  

这就导致陈王可以问责帝室朝廷,而朝廷却无法问责陈王。  

不怕事情做的难看,怕的是跟其他人有对比。  

帝室君臣就是没搞好,而陈国王室君臣却做的极好。  

他们不想跟陈王打交道,更巴不得陈王赶紧覆灭;可赵基没有这种负担,转手就甩给陈王一个大将军印,让陈王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  

既然赵基已经开了这个头,那公卿们就无法继续漠视陈王,就要考虑接下来该怎么跟陈王相处。  

与陈王相处,好过与赵基相处。  

起码陈王不会让他们去干典厩、籍田之类的粗活,但陈王要杀他们,也不会像赵基那样手软。  

总之,赵基已经遏制住了如日中天的袁曹集团。  

对公卿们来说,只要将天子从赵基手里迎回来,接下来就能居庙堂之高,遥控天下,逐步削弱贼臣,扩大帝室、朝廷影响力。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中兴有望!  

甚至感觉赵基过于保守!  

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赵基从操作台上扯下来…可现在还要看张杨的脸色,只能暂时克制、忍耐。  

就在公卿们逗留高都之际,袁绍的使者徐勋快马来到高都。  

战争时期,如徐勋、秦谊这样的使者,表明身份的情况下,都是畅通无阻的。  

徐勋已经见过了张杨,张杨自然不会让徐勋乱跑,增派了十几名骑士充当护卫、监视。  

徐勋已入朝数次,不过地位变化悬殊。  

之前是公卿百官求着徐勋说好话,让徐勋在袁绍那里美言一番,督促袁绍早些出兵接应朝廷。  

徐勋哪里有那么高的影响力?  

此前公卿说的好话,基本上都是无用功。  

如今再见徐勋,公卿们堂堂然居高位,徐勋也认清自己地位,抬腿迈过门槛儿就长拜:“奉右将军之命,外臣拜见诸公。”  

杨琦这样一个毫无官职的人就坐在正中,审视徐勋:“足下又来,这回所为何事呀?”  

“专程为递送右将军手书而来。”  

徐勋对着邺城方向拱拱手,虽然跪坐在地,依旧梗着脖子神情傲然:“今年大旱又生蝗灾,赵侍中兴兵于上党,不合古人之义。”  

公卿们相互看一眼,俱是呵呵做笑。  

徐勋也送上袁绍的手书,转递到杨琦手中,杨琦翻阅后转给张喜,一众人纷纷阅读,笑声也都消退下去。  

袁绍退让的条件很丰厚,立刻交割目前控制的上党各城、各关,就连上党境内的军队也交给朝廷控制。  

不计算带不走的人口,如果答应袁绍,朝廷立刻就能获得一万多可以支配、调动的军队!  

赵基查抄郡北各家,已经证明上党之丰足。  

朝廷也能这么干,得到的钱粮立刻就能纾解朝廷自身的维持困难,也能让军队获得数月补给。  

数月内返回雒都,自然可以吃白花花的荆州大米。  

“不够,须从兖州退兵。”  

公卿低声交流,赵温提议:“青州也要退出,臧霸贼帅出身,不足信。待臧洪脱困,可命臧洪领青州,与刘备互为依靠,如此国家东面无忧矣。”  

青徐二州稳定下来,自然可以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