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16章 打预防针

第116章 打预防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不多时,赵彦四人来到正厅。  

这里刘协已听伏完讲过大概,又一次听了刘艾、台崇、赵基的描述。  

他想了想,决定先问赵彦的想法,再根据这个来给丁冲定性。  

于是就问:“元明公以为,此事是意外巧合,还是丁冲谋逆?”  

赵彦反而问赵基:“阿季怎么看?”  

赵基拱手:“自陛下继位以来,关东群雄并起,跨州连郡之豪桀比比皆是,一念杀人郡县残破,其中佼佼者能令泗水阻流。如若朝廷大兴,关东雄豪何以自处?”  

刘协疑惑:“赵卿所言,泗水阻流是指何事?”  

“难道陛下不知?”  

赵基去看赵彦,又看看伏完,这两人似乎也是不知,诧异看他。  

刘协见其他人都不知情,就摆手示意:“赵卿请说。”  

“臣疑惑,曹操屠戮徐州之事天下震动,关东之士多有听闻,陛下怎会不知情?”  

赵基拱手:“据臣所知,前年曹操攻陶谦时,袁绍也派兵助战。朝中可有袁绍、曹操使者?若有,可不召来询问?臣也只是听闻大略,仅仅是彭城、睢陵、夏丘,曹操退兵时就杀戮男女数十万,泗水为之不流。”  

赵基说着看一眼紧咬下唇的赵彦,又继续说:“其攻彭城时,又不知杀戮多少。去年再次分兵两路进犯徐州,东海六县为曹军屠破。兖州之士知其凶暴,遂联合吕温侯袭曹操。奈何袁绍援兵给粮,天又大旱生蝗,兵粮匮乏,温侯不得已退兵。”  

赵彦这时候抬手抚着自己胸口,问:“阿季如何知晓徐州之事?”  

“城中有徐州太学生、游学士人,听其控诉,这才知晓。”  

赵基说着低头,对于曹军屠城的消息,他是免疫的。  

赵彦则想到嫁入彭城的女儿,想必已然凶多吉少。  

此前只知道曹军攻入徐州,重创陶谦,让一直支持朝廷的陶谦元气大伤,以至于无法给朱俊提供士兵、钱粮。  

关东群雄,也就陶谦始终与朱俊保持联系,愿意提供军事支持;其次就是刘表,现在卫将军董承率兵修复雒阳,刘表已经开始派遣军士前来协助施工。  

这两年因吕布、曹操兖州争夺战,以及干旱、蝗灾引发的大范围人口消亡,朝廷与徐州之间的联系弱到了极点。  

徐州方面的使者,几乎很难从兖州通行,必须绕路。  

就连伏完此刻脸色都变了,自前年陶谦被重创后,朝廷与徐州方面的联系就断断续续很不稳定。  

各种消息都有,难辨真假。  

赵基今日讲述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太过夸张,只是不肯相信。  

此刻依旧有些不愿相信,如果这是真的,徐州残破不重要,关键的是曹操、袁绍这里。  

徐州远而兖州近,曹操如此凶暴,若真迁入雒阳,岂会有好处?  

女儿能当皇后,不仅仅是因为伏完妻子是桓帝的女儿,更因为徐州士人是支持朝廷的。  

皇后出自徐州,徐州自然受益,赵彦就是典型代表。  

关东大乱各方混战,也就陶谦保境安民,没有像袁绍、曹操、袁术、公孙瓒那样无底线扩兵、杀戮。  

所以赵基说的若是真的,那今日就没什么巧合的说法。  

徐州残破,已无法间接为朝廷提供声援。  

那么促成这一切的关东群凶,又怎么会坐视朝廷兴复?  

因此调查丁冲反而是小事,现在要尽快查清徐州究竟是如何残破的;到底是袁绍授意,曹军有组织的屠杀,还是正常交战、干旱、蝗灾、疾病、人口迁徙避乱引发的衰落。  

若真是有组织的屠杀,并有袁绍麾下河北士兵参与,那么必须重新审视袁绍、曹操的勤王诚意。  

比起这些来说,丁冲只是小事。  

但丁冲之死,也会给曹操借口,因为丁冲是曹操的发小、亲戚、密友。  

赵基说罢不言语,刘协去看刘艾:“前年兖州从事王必入朝,可言及徐州男女多受杀害之事?”  

刘艾拱手:“不曾。”  

刘协对王必有些印象,王必奉曹操之命入朝结交公卿,给李傕等人送金帛,也给公卿百官送金帛,皇帝这里也得到了兖州方面的声援,有效震慑了李傕等人一段时间。  

这让刘协多少生出一些好感。  

若赵基说的是真的,丁冲又是曹操挚友,那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很合理了。  

也难怪赵基这么警惕,因为知道曹操在徐州做下的残忍事情。  

本以为只是冲过去击败陶谦的军队,抢了点物资;可看赵基的讲述,分明又是袁绍、曹操联手企图杀绝徐州人,击垮徐州士人的意志,将朝廷在关东的支柱凿毁。  

就连张邈、陈宫等兖州人都看不过去了,联合吕温侯企图驱逐曹操,可曹操硬是依靠青徐黄巾降军打了回去。大致摸到一些脉络,刘协倍感失落,就问赵彦:“元明公,今当如何?”  

赵彦也是稳定情绪,反而说:“臣所虑乃议郎董昭,此人奉袁绍之命入朝,交结公卿百官,其害不亚丁冲。”  

刘协动了杀心,才安稳几天时间?  

就看向赵基:“赵卿如何看?”  

“可向董昭咨询徐州之事,他若如实奏闻,留他在三省做个郎官。”  

赵基又说:“安邑城中军营狭小,臣欲在涑水侧旁建立新营,以操训步骑。今军事强盛,才可保朝廷安稳,今后臣将要与吏士同起居,实难入朝观习政务。”  

说着还拱手,这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