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六十八章 歧路情欲殇

第六百六十八章 歧路情欲殇(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伯爵府,贾琮院。  

日头已过中天,时过申时,东西两府从喧嚣中平静下来。  

院子里绿树青青,花草娇艳,檐影低垂,静谧清新,生机盎然。  

院子正中,豆官头上梳两个小髻,显得很是俏巧可爱,她将袖子卷到肘部,露出两截白生生胳膊,正空手去扑花丛中的蝴蝶。  

她已到留头年龄,日常能吃能跑,精力旺盛,不要不再剃发,头发很快疯长,三月之后,龄官便每天给她梳头扎髻。  

她又是从小学戏练功,手脚十分灵活,在花丛中左边一兜,右边一转,满院子追打蝴蝶,自己倒像极一只大蝴蝶。  

惜春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她身边跑来跑去取乐。  

惜春这两年最亲近之人,便是贾琮和迎春,东府刚开府之时,她只是偶尔到迎春院里小住。  

等到后来就变成长住,迎春还给她挑了院里最向阳的厢房,又从东府选了细心丫鬟婆子服侍。  

虽然惜春从小在贾母身边养大,但惜春是宁国的嫡出姑娘,在血脉上和贾母并无关连,难和迎春、探春等亲孙女相比。  

贾母对她虽有教养之德,但说情感上有多亲近,却是言过其实。  

在贾母的心目中,惜春和探春等孙女,不过是她宝玉的点缀和陪衬罢了。  

所以,贾母对惜春在东府长住下去,并不太在意,也没对迎春那样的心思企望,只是听之任之而已。  

贾琮有时想起惜春的父兄,想到宁国一脉的没落,想起她在荣国府的处境,总会对生出更多的怜悯和疼爱。  

因此,这两年惜春在东府过得很好,天性中的冷漠内敛被冲淡了不少,性情比以前开朗许多。  

因她和豆官年龄相仿,加之豆官性机灵浪漫,能说会道,颇有人缘,两人最近经常玩到一起。  

只是惜春却不像豆官那样肆意,自小受的世家教养,让她不敢如豆官那样卷袖扯裙的乱跑。  

她只是跟在豆官后头,左手微提裙子,脚步轻快文雅,右手拿着团扇,不停扑打身旁飞舞的彩蝶。  

两人满院子跑动,额角轻汗,俏脸娇红,不时发出畅快的欢笑声…  

堂屋之中,贾琮忙里偷闲,正和迎春摆开棋盘对弈,黛玉和湘云是好棋之人,坐在一旁观战。  

邢岫烟正和芷芍说话,商量着哪天去牟尼院,找妙玉说话喝茶,更要紧是看望修善师太,因师太的沉疴又有反复。  

宝钗正在看晴雯绣花,看到人家挑针走线,她忍不住技痒,接过晴雯手上绣棚,试着绣上几针。  

英莲和龄官正挨着头,看一本贾琮新买的《绣像牡丹亭还魂记》,龄官甚至还会忘形的哼上几句,听得英莲直拍手。  

时光悠长,庭院深深,暖阳渐沉,各人都自得其乐。  

自从贾琮金榜高中,贾家东西两府,每日都祝客如云。  

期间贾琮被册封翰林学士,御街夸官又传出轶事,礼部恩荣宴上独占鳌头,诸般奇事更被来客津津乐道。  

接连三四日时间,东西两府不同门第,不同官职,不同亲缘,不同辈分,不同交情等各类贺客纷至沓来。  

除了日常和贾家或亲缘深厚、或密切来往的老亲贵勋,各自陆续上门庆贺,并无哪家遗漏。  

那些以往和贾家因各种缘故,关系渐有疏淡的旧朋故交,也都纷纷上门拜谒道贺。  

荣国贾家沉寂多年,如今权势荣耀日渐复苏,甚至有更上层楼的趋势,让这些人重起交好攀附之心。  

即便这类人热灶热烧的做法,贾家大概不会太过领情,但哪怕上门沾染些进士翰林之家的清贵体面,也让他们趋之若鹜。  

所以,最近这几日时间,贾琮在东西两府来回奔波,觥筹笑谈接待各种访客。  

这虽然让他有些疲于应付,不过世道人情便是如此,他又没宝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情怀,左右不过尽力而为罢了。  

姊妹们见贾琮这两日两府奔波,颇为操劳,她们能在内院帮着操持事情,外院待客却难以分担。  

好在也就头两日贺客盈门,应接不暇,往后几日客人逐渐减少。  

每日申时之后,两府贺客陆续离开,贾琮有了空余时间,姊妹们常会聚到他院子,喝茶下棋说闲话,彼此消磨时光。  

其他姊妹都是往日模样,贾琮察觉黛玉仿佛有些不同。  

虽然黛玉言行举止一如往常,但一双明眸光彩盈盈,清波流转,分外动人。  

每次目光与贾琮相遇,总会不自觉嫣然而笑,似乎心情很是怡然自在,看的贾琮有些迷惑,不知根由就里何处。  

至于身边的英莲、晴雯、龄官等人,软萌的照样软萌,嘴快的依旧嘴快,灵巧的还是灵巧。  

唯独芷芍和五儿有些不同,每次和他目光相碰,似乎没有以前坦然,眼神总会有些害羞和躲闪。  

多年朝夕相处之人,似乎突然被拨亮了情窍,生出些许悸动失措的心绪,多了一份难言的情愫。  

贾琮自然知道其中缘故,他想到如果在前世,在自己这样的年纪,即便有这样的际遇,多半也该偷偷摸摸,不好宣之于众。  

哪里会像贾母那样,在荣庆堂当着众人之面,又是敬茶,又是赐礼,广而告之,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而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对种事,显得熟视无睹,毫不在意,只是偶尔拿来打趣一下,便没人再去提起。  

宝钗甚至拿了两套首饰头面,送给芷芍和五儿做贺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