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四十六章 皇榜隐仇隙

第六百四十六章 皇榜隐仇隙(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差甚远。  

只有判定徐亮雄虽为科举渎职,却为无心之过,才能给朝廷科举清正,保住最后一丝体面。  

将科举舞弊案尽快尘埃落地,重拿轻放,让人快些遗忘,稳定朝局民心,才是嘉昭帝想要的结果。  

韦观繇依照皇帝圣意,私下和吏部、刑部等主官商议推敲,入宫奏报之前,又和熟悉案情的杨宏斌推敲细节。  

最终定下徐亮雄处置方案,撤职贬官,远迁云贵为七品县令。  

徐亮雄毕竟不是普通官员,而是正三品高官,这等处置对他已无异灭顶之灾。  

官场之人,谁也不敢保证,来日自己也会仕途跌宕,落魄难堪。  

所以,官员只要不是滔天死罪,三法司处置之法,多少都会留些余地,于人于己留些后路体面。  

按照韦观繇的观感,处置已足够严厉…  

但是嘉昭帝会有此问,说明皇帝觉得这还不够!  

韦观繇回道:“启禀圣上,此判定之法,印证徐亮雄怠职泄题,而非蓄意舞弊。  

保其官身,即为保留科举清名,为天下士人留科举向慕之心。”  

嘉昭帝神情沉郁,说道:“韦卿判案主旨没错,徐亮雄渎职泄题,扰乱科举抡才,其罪难赦,他不配为官。  

朕不取他性命,已经是格外开恩,即便是七品县令,也是朝廷公器,不授妄为之人。  

朕意已决,贬徐亮雄为户部八品照磨,即日致仕,三日内逐出神京,永不启用。  

涉案舞弊的九名贡士,交礼部革除功名,杖刑五十,永不入仕。  

其余涉案春闱官员,依三法司刑罚与吏部官员考绩,依律处置,不可姑息…”  

韦观繇听了嘉昭帝口谕,心中不由凛然生寒。  

皇帝对于舞弊贡士和违规官员,处置之法都在意料之中。  

但对于徐亮雄的处置,实在是森严到极点。  

按照大理寺处置之法,徐亮雄被云贵偏远之地,为七品县令,虽保住官身,实际已毁了此人。  

圣上对此次科举舞弊,深恶痛绝,只要圣上在世一日,他都不可能得以启用。  

圣上不过四十出头,或有二十年君临之荣,徐亮雄在云贵这等莽荒之地,只怕熬过十年都是问题。  

可是即便如此,圣上还认为对其论判太轻。  

正三品降至七品尚不可,须降为八品低位,而且不是外任,而是降为本衙八品照磨。  

八品照磨是户部照磨司管理文牍的小官,与其称之为官,其实和小吏并无区别。  

堂堂正三品左侍郎,一夜之间沦为本衙文书小吏,如何面对同僚和世人。  

其中惩戒羞辱之重,对于一个为官者来说,还不如判斩立决来得痛快。  

但是圣心惩戒还不仅如此,徐亮雄即便降为八品照磨,也没有继续为官的机会。  

而是即日致仕,三日内逐出神京…  

而且对徐亮雄的口谕之中,还有永不启用四个字,就是说即便是新君继位,徐亮雄也永不翻身。  

韦观繇也身为正三品高官,设身处地,如沦落这等境况,该当如何,他不敢往下想,只觉背心一阵阵冰凉。  

嘉昭帝看了一眼韦观繇,幽幽说道:“徐亮雄也曾是科场骄子,才华横溢,跻身部衙高官,才略不俗。  

不是朕心狠,而是不敢轻忽对待,科举不靖,社稷不稳,不管是官员还是举子,朕要警示后来者,逾越雷池,万劫不复!”  

韦观繇神情凝重,躬身回道:“臣谨遵圣谕。”  

嘉昭帝命郭霖传召翰林侍诏,按方才口谕拟定中旨,传谕内外,以儆效尤。  

又就刑判文牍细节,做了些许交代,韦观繇领旨拜辞之后,出宫处置科举舞弊案后续之事。  

等到韦观繇离宫之后,嘉昭帝命郭霖取来殿试皇榜誊录,这份皇榜自舞弊案爆出后,已由礼部封存多日。  

嘉昭帝的目光看向一甲之列,目光有些复杂。  

他思索片刻,说道:“郭霖,传朕口谕,科举舞弊案已落定,春闱皇榜需重启昭告。  

命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吏部尚书陈默、礼部尚书郭佑昌,即刻入宫觐见,商议殿试三甲点选之事…”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