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廷奏惊朝堂

第六百三十三章 廷奏惊朝堂(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高举奏本,因他官职低微,站官员列班的末尾,离玉阶龙座距离较远。  

他几乎走过整个大殿,成为满朝官员瞩目的焦点虽因圣驾礼数,他一直低着头,但腰杆挺直,步履沉稳,散发孤注一掷的刚烈,令所有官心中凛然!  

他走了片刻才到玉阶之下,郭霖接过奏本转呈嘉昭帝。  

嘉昭帝展开奏本,那上面详细叙述萧家书铺之事,吴梁与徐亮雄隐晦关联,吴梁策论紧扣《退思记》主旨…  

诸般事由叙述详尽,触目惊心,其中虽然有些揣测之言,但以嘉昭帝的智慧,肯定奏本上十之七八,必有其事!  

他看着跪在玉阶之下的徐亮雄,眼中厉芒闪动,已隐隐透出栗然杀机…  

朝廷治平天下,需贤才为其臂助,科举选贤,社稷之事,科举舞弊,历来为君王痛恨。  

殿试贡士,天子门生,竟然是通过舞弊之举,蒙混过关的假货,无异于愚弄天听,君王奇耻大辱!  

嘉昭帝语声冰冷,说道:“科举抡才,国之大事,今有臣工举报舞弊之举,绝不可置若罔闻,以免天下士人寒心。  

徐亮雄,你有何话说!”  

因为事发突然,徐亮雄此时还脑子发懵,且孙守正虽当堂弹劾舞弊,但并没有详说细节,只提到诸事都录于奏本之中。  

所以徐亮雄即便想反驳自贬,都有些无从下手,口中只是对嘉昭帝高喊冤枉,圣上明鉴之类套话,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嘉昭帝冷冷说道:“  

此事由推事院院事周君兴稽查,大理寺卿韦观繇派干员协查,一旦查得实证,交三法司审讯,舞弊涉案之人,依法严办!  

礼部尚书郭佑昌,封存殿试评卷榜单,待舞弊之事查明真相,相机定夺,另行昭告。  

另依都察院弹劾奏章所言,复核徐亮雄所出拟题与会试制题,是否真有鬻题之嫌。”  

既然殿试贡士之中,有人靠舞弊进阶,原先排定的殿试榜单,自然令人质疑,封存延后难以避免。  

皇帝的声音带着吞噬人心的威严,在大殿之中盘旋不散,令人不寒而栗。  

郭佑昌、韦观繇、周君兴各自出班接旨。  

朝堂上群臣皆看向徐亮雄,心中都是同样想法,这位户部正三品左侍郎,只怕难以翻身了。  

跪在玉阶之前的徐亮雄,听到嘉昭帝口谕指派,只觉浑身冰冷…  

他还想出言自辩,只听到头顶御座之上,传来皇帝冰冷的声音:“退朝!”  

随着嘉昭帝离开,群臣列班退出大殿,徐亮雄身如筛糠,依旧跪在玉阶之下。  

经过他身边的官员,似乎看不到他的存在,更无人上前安慰言语,昔日正三品户部大员,仿佛顷刻被所有人遗弃。  

吏部尚书陈默看了眼失魂落魄的徐亮雄,垂下眼帘,微佝偻着背缓步离开大殿。  

跟在他身后的王士伦看着徐亮雄,心底微微叹息,想到昨夜午门之前,陈默对徐亮雄的评价:急功浮躁,失之宏正,不足为谋。  

必定是徐亮雄在会试期间,言行出现轻忽之举,失之错漏,被人抓住痛脚,他如真的无缺无漏,大概不会有今日之事…  

周君兴和韦观繇例行公事,交流几句公务,各行其是,各自离开。  

他快要走出大殿时,回头看了眼依然跪坐的徐亮雄,嘴角露出阴沉笑意。  

他是整个朝堂之中,唯一知道事情全部真相之人,操控因果的快感,让他十分沉醉。  

原本他想当堂禀奏舞弊之事,他也曾权衡其中利弊,虽然此举能为推事院夺取全功。  

但他一旦上奏,就必须用到周严的诉状供词,以他和周严的特殊关系,他自己难免会牵连上嫌疑,其中风险未为可知。  

因周严和他同出一门,是他的远房族侄,只要周严上到台前,这种关系很难瞒住别人。  

但他没有想到,正当他孤注一掷当庭奏报,御史孙守正捷足先登,先他揭开舞弊大案。  

不仅为他承担巨大风潮和压力,更让他及时中断上奏,使他处于更有利态势。  

事情最终发展,也按他事先预想,嘉昭帝将此案交推事院稽查,正中他的下怀。  

只要推事院将此案昭告稽查,周严作为今科落榜举子,出于义愤,举告舞弊之事,就变得顺理成章。  

他和周严的特殊关系,自然也就会尽可能被淡化…  

从那本蓝皮册子出现之始,他就在此事上下功夫,推事院之名,必将因此案,再次枭然于朝野!  

如今他唯一需要考虑之事,嘉昭帝让大理寺协办此案,推事院如此在其中完全掌握主动…  

请:xvipxs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