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七十六章 春愁压绣鞍

第五百七十六章 春愁压绣鞍(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寂寂书房之中,曼妙的嗓音悠悠缓缓响起,娇丽柔婉,稚美通透,如丝如缕,似乎能绕梁三日而不散。  

贾琮感到颊旁有青丝撩动,还有龄官身上淡淡的香味儿,伴随着动人的唱音,让人不自觉迷醉。  

贾琮突然想起去岁,他带着龄官和邹敏儿,为躲避苏州卫指挥使罗雄的追索,半夜乘船逃离姑苏。  

当日航船夜行,龄官也是像今日这样唱曲,舱中三人,各自情怀,如今想起依旧心潮涌动。  

一曲终了,贾琮笑道:“龄官,这曲词非常好听,唱得也很是应景。”  

龄官笑道:“三爷马上要下场春闱考状元,可不得选个应景的来唱,多亏三爷教我写字读书,不然我哪里懂这些。  

就盼着这次三爷下场春闱,如愿以偿,金榜高中,我们也好跟着沾光体面。”  

贾琮笑道:“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当真好情致,好气魄,希望不负这么好的曲子,来日也能有这般情怀…”  

神京,东城,贡院门口。  

这几日时常有不少赶考举子,特意来这里走动。  

因按往年春闱的规程,这前后几日时间,朝廷便会昭告本年春闱主考官和相关属官。  

春闱的主考官和相关属官,不仅仅主持春闱入场监考,更是承担考后试卷初筛、复选、评等、排名等遴选重任。  

这关系到每一个赴考举子的仕途前程,在举子眼中便是重中之重之事。  

因此,这几日陆续有举子到贡院门口观望,彼此遇到相熟之人,常会热情洋溢的高谈阔论。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  

曲中之意,不正是这些应考举子平生之志…  

今日也同往常一样,虽快要临近日落,但贡院门口聚集的学子,还是有增无减。  

贡院对街的几家酒楼和肆铺,都坐了许多过来观望情形,顺便结伴用晚食的举子。  

此时,街道的另一头,渐渐传来踢踏的马蹄声,初时声音极细,很快变得清晰响亮,最后成为急促的闷雷之声。  

许多贡院附近的举子,都不约而同的望向街道远处。  

在街道的尽头,火红耀眼的落日映照,十余匹骏马沐浴着如血残阳,不急不慢的奔驰而来。  

渐渐如雷的马蹄声,似乎在每个举子心头,敲响了隆隆鼓声,震撼着心神,荡漾起满腹热血…  

这些骑士之中,领头的是两名穿青色官服的礼部六品文官,其中一人身上背着明黄色包裹,神情异样肃穆。  

其余十人都是顶盔贯甲,腰悬长刀,威武精壮的禁军骑兵。  

贡院附近观望的举子们,如同被劲风拂过湖面,卷起层层涟漪,全部不由自主的围绕过来。  

那十余骑到了贡院门口,两名礼部官员率先下马,其余禁军骑兵,策马拱卫,及时拦住不断涌上来的举子。  

身背明黄包裹的礼部文官,仔细解下背囊,从锦盒之中取出黄文诏书,双手举起过顶,向北微微一礼。  

此时,早有贡院属官和差役蜂拥而出,将贡院门口早就清理洁净的张榜处,仔细涂上细密米浆。  

礼部文官将黄文诏书小心翼翼张贴上去,随从的十名禁军骑兵下马,在皇文诏书前立定护卫。  

早已汇集过来的举子,已忍不住蜂拥向前,在禁军护卫之前,堪堪停住脚步,但依旧没停下人群的推搡和骚动。  

此刻张榜于贡院门口的诏书,正是朝廷昭告嘉昭十五年春闱主考官和属官的名录。  

诏书上密密麻麻,罗列近百人的官员名字,拥挤的举子人群,不让发出或惊叹,或意外,或惊喜的声浪。  

春闱之前,曾经掀起的各种波澜,就在这一刻,似乎都能隐约听到激起的回音…  

诏书的最上一行,赫然写着本届春闱的三名主考官,吸引了所有举子的瞩目。  

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吏部尚书陈墨、礼部右侍郎黄宏沧…  

在街对面的一座酒楼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正目光炯炯的望着皇榜。  

他正是贾琮的随身小厮江流,他得了贾琮的吩咐,这几日都在关注贡院门口的动静。  

酒楼的另一端角落,靠窗的桌子上,一个年轻人左手端着酒杯,小指处戴着一截褐色指套。  

他也是目光灼灼,望着贡院门口的诏书,听着举子们念出的名字,便转身会账离开。  

贡院门口除了赶考举子之外,神京各大贵勋高官府邸之中,像江流这样的人物,并不在少数。  

对于这些人来说,整张诏书最有价值之处,不过是首行那三个名字。  

当贡院门口观看诏书的举子,越聚越多,人声持续鼎沸之时。  

这张诏书的内容,已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在神京各种渠道中流传,必将牵动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