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五十八章 红颜解妙卿

第五百五十八章 红颜解妙卿(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太太和小姐,那日夏太太和小姐到东路院做客,太太不仅让我相陪,而且还让二哥哥也过去见客。”  

贾琮听了这话,神情一片愕然,心中甚至打了个冷颤,王夫人这形状,看着是要作出事来…  

探春见贾琮神情异样,突然心中也是一动,问道:“三哥哥和我说过,那夏姑娘不是好相与的,要不要我和太太私下去说?”  

贾琮苦笑说道:“妹妹往日是聪明人,如今怎么糊涂了,你是大门不迈的闺阁千金,突然说到夏姑娘不好,太太如何能信。  

要是你说这话是我说的,太太心中愈发嫌弃,更以为我心中藏奸,要离间她和夏家的情谊,只怕偏偏再走近些,岂不适得其反。  

且以后太太对妹妹更多一层嫌隙,这种傻事我是不会让你去做的,让你为个不相干的人吃亏,太不值当。”  

探春一听这话,也觉得大有道理,自从三哥哥承袭了荣国家业,太太对三哥哥嫌隙极深,但凡三哥哥说的话,都决计不会相信。  

三哥哥和自己何必急急的枉做小人,况且眼下只是两家走动,并没有生出什么事情…  

贾琮看了探春身后的侍书,说道:“三妹妹平时少出门,带一个丫鬟怎么够,把翠墨也带上,我让管家再叫个精明干练的婆子跟去。”  

等到将探春送上马车离去,贾琮和芷芍才登车往城郊尼牟院而去。  

神京城郊,尼牟院。  

佛院风雨连廊上,妙玉端一盆冒着热气的温水,婀娜动人的身影,穿过院中树荫花影,向修善师太的禅房走去。  

她头戴妙常髻,穿月白素袖袄儿,外罩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纤腰上系藏蓝丝绦,下身穿水墨白绫裙。  

一柄银丝麈尾插在纤腰后丝绦上,随着步履走动,麈尾上万千银丝,扬在风中悠悠荡荡,透着一股幽淡的韵味。  

妙玉端了温水进去修善师太禅房,将盆中的棉巾拧干,递给师傅洁面擦手,又坐在床边说了几句闲话。  

外头守门的老尼过来传话,说城里威远伯带着静慧姑娘,来探望修善师太。  

妙玉听了这话,脸上不自禁露出微笑,恍如奇花初绽,秀雅动人,床榻上的修善师太目光凝然,看到这一幕,心中微微一叹。  

说道:“妙玉,为师走动不便,你出去迎一迎静慧和威远伯。”  

贾琮带着芷芍到了尼牟院内院门口,便停下了脚步,当初他在姑苏蟠香寺有过经历,尼庵的内院都是谢绝男客的。  

这时,妙玉带着传话的老尼出来,她看到芷芍已脸生笑嫣,对着贾琮说道:“师傅走动不便,让我请伯爷和师妹进去说话。”  

贾琮和妙玉也许久未见,见她脸色和润生韵,或许是如今大家已熟悉,她现在面对自己,已没了初识时的清冷淡泊。  

芷芍亲热的牵着妙玉的手,两个苗条婀娜的身影,在内院树荫花影中穿行。  

贾琮跟着她们后头,听到她们两个轻轻的说话,甚是欢欣和睦,贾琮听妙玉语声轻柔,似乎心情十分不错。  

进了修善师太禅房,贾琮见过晚辈礼数,修善师太微笑道:“老尼年纪大了,身子也不中用,多谢威远伯送静慧回来看望。”  

贾琮笑道:“师太客气了,你是静慧的师傅,便是我的长辈,可不敢劳你称呼威远伯,晚辈表字玉章,请师太直呼便是。”  

修善师太微笑点头,贾琮见她虽满脸病容,但双目湛湛有神,目光润和通透,神光如照,似乎能将人看透,心中微微有一丝压迫。  

贾琮知道妙玉的师傅修善师太,是一位佛门得道僧尼,传闻精通先天神数,能推演他人过去未来,是否真实不得而知。  

但他想起那日妙玉入伯爵府,为病中的黛玉诵经解心,贾琮因为好奇,曾在妙玉静室外倾听。  

妙玉轻灵悦耳的诵经声,洁净无垢,清妙绝伦,似乎能绕梁不散。  

让他这个堂外听经之人,凭空生出妙想出尘之念,心中隐忧压抑,随那诵经声,悄然而散,十分神异,让贾琮至今难忘。  

也让他这个后世之人多有感慨,佛道持咒之能,虽不明格物依据,亲耳所闻,也知并不是虚妄。  

妙玉只是修善师太带发修行的弟子,弟子已有这等修为底蕴,师傅自然更加深湛难测…  

修善师太端详了贾琮几眼,说道:“上月静慧过来看望,说过玉章今岁正值舞象之年?”  

贾琮回道:“师太说的没错,过了三月二十一,就满了舞象之龄。”  

修善师太听了贾琮的生辰,神情似乎微微一愣,但这稍纵即逝的神色,即便贾琮为人精明也没在意,一旁的芷芍更是没留心。  

只是妙玉跟随修善师太十几年,深知自己师傅的本领秉性,却捕捉到师傅脸上那丝异样的神情。  

修善师太又问道:“去岁十月,闻听令尊仙去,令人叹息,生死人伦,总是凡人难逃藩篱,不知令尊是哪年生人?”  

贾琮听得修善师太突然问起贾赦,心中有些奇怪,但当初贾赦亡故,修善师太因芷芍和贾琮的关系,曾派几位僧尼入府诵经悼念,以全礼数。  

在贾琮的意想之中,修善师太年事已高,又一直旧病缠身,所以对生死之事多了在意,才会闲聊中提起。  

既然长者问起,贾琮自然没有不说的道理,左右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贾琮回道:“家父是洪宣十五年九月十七生人。”  

修善师太听了微微点头,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