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一十九章 胸邪多阴毒

第五百一十九章 胸邪多阴毒(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转眼之间,腊月将尽,瑞雪丰年,除夕即至,嘉昭十四年即将走完历程。  

东西两府年味愈发浓重,贾家在京各处老亲世交,如往年一般纷纷上门走动。  

只是今年到府年节拜会之人,比往年来的更齐全,人气也比往年更鼎沸些。  

荣国府自贾代善过世,逐年黯淡的权贵气势,似乎再一次彰显棱角分明的轮廓…。  

究其原因,是贾门上代爵主故去,敕造荣国府换了天日,出了位一体双爵的家主。  

神京各家高门都久闻贾琮大名,知道这位少年家主,不是他父亲那样的纨绔之人。  

虽不过近舞象之年,但诸般卓绝事迹,早已闻名遐迩。  

皆认为他承袭荣国世爵,神京贾家已由原先日渐颓废,必定要焕发中兴之相。  

上回贾琮圣旨册封荣国爵,已在神京世家贵勋之中,掀起不小风波,使得荣国府宾客盈门,沸沸扬扬。  

但同时神京各大世家,也不无观望审视之意。  

因但凡世家大族,都知家门起伏盛衰,一向都是新贵易立,旧势难去。  

贾琮虽奉旨承爵,但是他的二叔贾政依旧在堂,且贾政还是上代贾家府主,居荣国正溯荣禧堂。  

在旁人的眼中,荣国府接下去难免会出一场叔侄相争,为了权势家业,明争暗斗的戏码。  

可是事实却大大出人意料。  

贾琮承袭荣国爵,不到十日时间,贾政夫妇仍擅居荣禧堂不迁。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件门内之事,却招来朝廷四大官衙联名弹劾,跟风景从的官员更是数量惊人。  

荣国二房贾政夫妇,在礼部和宗人府连袂上门之后,仓皇急促中搬离荣禧堂,甚至还要搬出荣国府形势如此奇峰陡转,令所有旁观好戏的勋贵高门,一时之间皆有瞠目结舌之状。  

人人都知贾琮虽然少年卓绝,但他在朝廷之上,还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之后官场便传出消息,当日都察院雍州道御史孙守正,为弹劾贾政擅居荣禧堂不法的第一人。  

孙守正不过是个从七品御史,他甚至没有当庭弹劾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份不起眼的弹劾奏章,经过通政司、司礼监重重传递,才能到了圣上御前。  

却偏偏就引起当今圣上关注,圣上对贾政霸居荣禧堂之事,不置可否,却对赞赏孙守正清正敢言、恪守礼道。  

圣上还因此破格给孙守正加恩大考,晋升一级为正七品御史,此事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才有了后来四部官衙联名弹劾,掀起叔侄礼道正溯之争的偌大风波。  

但凡贵勋高门,诗书官宦,为保自身富贵长久,都会深究朝局跌宕根由。  

这会子哪个还看不出,这份风波的归根结底,不过是圣心所向。  

那四部高官不过是从孙守正身上,把准了圣上的脉搏,以此迎合圣心,附翼呐喊摇旗罢了。  

贾琮能少年封爵,是因为他文武卓绝。能一体双爵是他机缘巧合,颇有福缘。  

但如此得到当今圣上站位扶助,那便是实打实的简在帝心,皇恩厚重!  

再想想贾琮如今才多大年岁,更加让人觉得前途不可限量,如今他继承荣国爵位,神京贾家中兴之兆已稳如泰山。  

也因为这样的深层原由,年节走动拜访的勋贵官宦之流,其贵亲高朋盈门的喧闹,竟不亚于贾琮袭爵时道贺的盛况。  

不过年节之前走动,以各家勋贵高宦内眷为主,各家男客多半会在除夕后上门贺岁。  

所以,这几日贾母的荣庆堂,几乎日日贵妇满座,香风熏人,钗簪宝光,云鬓锦裙,好不热闹。  

贾母私下揣测对比,觉得今日年节前高朋走动盛况,竟比往年都要高昂许多。  

贾母一辈子就爱富贵享受,最得意的荣耀体面,自然对荣庆堂里红火辉煌的场景,十分受用。  

不过贾母心中知道,今年更胜往昔的原因,多半还是东府的那个孙子,为贾家招揽的人气。  

俗话说的好,东边日出西边雨,墙内栽花墙外香。  

贾母想到贾琮的风光,又想到宝玉的落魄、贾琏的落难,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她终归是个高乐享受的性子,这少许阴霾郁闷,只是心中打转了片刻,便被抛之脑后。  

很快就沉浸在各家贵妇众星捧月的欢愉中…。  

而这些年节走动的贵勋高门太太、媳妇们,许多人还带了家中未出阁的小姐。  

她们此举倒不是像以往那样,将贾琮当做东床猎物来算计。  

自从上次贾琮闹出赐婚夺亲的偌大阵仗,这些高门贵妇也都看得清楚,贾琮威势日重,他的亲事宫中都留意,将来只怕也不出赐婚之仪。  

他到了这个牌面,娶妻已不是老亲走动撮合,就能够轻易成事的,大抵也不用在这上面白费心思。  

再说贾琮眼下正在父孝守制,三年之后才可成亲,但凡高门中有到及笄之女,怎么也赶不上他这趟了。  

这些贵妇会带家中未出阁姑娘到访,究其原因,是出于另外一重打算。  

高门贵勋笼络来往,合纵结势,免不了太太媳妇之间走动亲热,也不乏闺阁千金的手帕情义。  

就像当年贾母在闺阁之时,就曾和同为高门妙龄的懿章皇太后,相互结为手帕之交,成了贾母一桩可以夸耀的往事。  

当然,她这位手帕之交,不管是母仪天下,还是贵为皇太后,处事谨慎精明,不涉政事俗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