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零七章 宣诏震荣国

第五百零七章 宣诏震荣国(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相比于西府喜讯乍起的欢欣,东府这边却是风平浪静。  

湘云因嚷着要回东府下棋,宝钗乘势拉了黛玉跟着过来。  

几人直接来了贾琮院里堂屋,因这里不仅有上好的棋坪棋子,五儿煮茶功夫更是一流。  

湘云和迎春对弈,黛玉和宝钗在一旁观战。  

都说棋如其人,湘云棋路飒厉,直接中路,攻势迅猛,迎春棋路绵密,步步为营,进退中和。  

刚开始湘云很是占据上风,领先吃了几子,正有些得意,只是刚下过中盘,边角之地便成片失手,迎春轻笑,湘云一下子苦了脸。  

堂屋里只听清脆落子声,无其他嘈杂之音,并不会影响到书房埋头功课的贾琮。  

前些日子因后膛枪研制事宜,贾琮几乎每日都去城东郊外火器工坊。  

经这一段时间的梳理和督导,后膛枪研制已步入轨道,参与部件锻造的各组工匠,在贾琮的引导下,都已摸索出各自营造改进思路。  

虽后膛枪研制速度依旧不显快捷,但是却稳步向前,有条不紊,不像没贾琮参与时的凌乱无序。  

既然事情已上了正轨,贾琮自然不会搞得自己像工匠一般,一天到晚都守在火器工坊,日常事务都交给副监刘士振打理。  

他也从每日必去工坊,变成二三日去一次,或者后膛枪研制遇到问题,刘士振和钱槐会亲自到府上和他请教商讨。  

贾琮大部分时间,重新回到应试春闱备考之中。  

他将书桌旁的窗子支开小缝,让外头寒冷的空气透入室内,将室内熏笼香热的气息中和掉一些,头脑变得愈发清醒。  

英莲穿件杏黄折枝刺绣圆领袍,米黄花卉刺绣马面裙,脚上穿粉白绣花棉鞋,袍子领口袖口都镶白狐裘皮,更衬得她面如堆雪,眉眼如画。  

英莲管着贾琮的书房,自从贾琮从金陵返回,心思都用在举业春闱上,英莲也变得忙碌起来。  

她干的大抵是伴读和书童的活,整理书籍,伺候笔墨,添茶掌灯。  

她帮着贾琮洗笔、磨墨、铺纸,又用镇纸细心压好,便退到书桌一侧,在圈椅上坐了,拿一本杂书翻阅。  

桌角还放着一盘糖炒栗子,她一边看书,一边不忘往小嘴里塞吃食,只是不敢嚼出声音来,怕影响到贾琮。  

每次贾琮无意中抬头看她,英莲总会拿颗黄灿灿的栗子,讨喜似的塞到他嘴里。  

粉白的雪浪纸上,贾琮正在奋笔疾书。  

前几日他去洛沧山听课,柳静庵给他拟了五道时文题目,如今他正在做第三道。  

当年他参加雍州乡试之前,柳静庵就经常自拟时文题,供他习练揣摩。  

柳静庵号称文宗学圣,担任大周礼部大宗伯多年,主持过许多次春闱和秋闱之试。  

他对于时局面的把握,对科场走势的了解,只怕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给贾琮出的时文题目,都是深思熟虑,不会是无的放矢。  

贾琮自然清楚这些时文题目的份量,每一道时文题他都仔细揣摩,费劲心思推演撰写。  

这些年他即便东奔西走,也从没对举业功课有过松懈。  

不管是在辽东作战,还是在金陵侦缉断案,身边都带着必要的书箱,得空便会温习经义。  

他的这种举动,大概就是宝玉口中无可救药的禄蠹。  

他倒不是如此热衷做书呆子,只是清楚世上事皆有溯源,当年他只是东路院艰难存活的庶子,出身隐晦,阖府嫌弃。  

如果不是靠读书举业翻身起势,他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做人实在不能忘本。  

学而优则仕,读书不仅仅是做官,在这个士大夫为上的世界,科举功名还是极好的保护色。  

而且,自己老师柳静庵在他的学业上,倾注了莫大的心血。  

柳静庵给他取表字玉章,贾琮也明白其中深意,这位老人心底不赞成他深陷仕途,似乎更希望他做一个纯粹的读书学人。  

不过他如今加官封爵,早就身在其中,大概也有违恩师的初衷。  

所以,不管是为己为人,努力搏一个进士及第,也是对柳静庵多年教诲,表以敬意和回报。  

毕竟堂堂文宗关门弟子,连进士都考不上,那就有辱师门了。  

荣国府,荣禧堂。  

王夫人自从王熙凤嫁入贾家,她便开始养尊处优起来,日常家事都交给能干的侄女打理。  

除非是家宅大事,其他事项都不怎么过问,只在内宅诵经礼佛,陪贾母唠嗑,外加宠溺宝玉。  

可今天宫中即将传旨,自己丈夫眼看着就要承爵,也是她一生的荣耀,这等大事她自然要亲力亲为。  

那些需要悬挂灯笼,那里需要布置彩绸,府上通行主道需要即刻洒水清扫。  

中门洞开迎接宣诏天使,需挑选那些灵活小厮在府门守护应对。  

迎接圣旨需要的香案火烛,要到库里挑选最好的。  

答谢宣诏天使随从的红封,一定要有,礼金不能薄,不让丢了老爷承爵的体面…。  

王夫人甚至深谋远虑的想到,自家老爷承爵之后,满神京的勋贵可能都会上门庆贺,府上的门槛大概都会被踩断。  

到时来的可都是体面人,这迎来送往的礼节万万马虎不得,不然坠了二房爵主的尊贵脸面,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为此王夫人将除了荣庆堂、荣禧堂之外,府上其他几个主要的偏厅,都预想作为待客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