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章 风云出我辈

第五百章 风云出我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并到了令人惊悚的地步。  

这最近七八日功夫,锦衣卫指挥使许坤,几乎每日出入宫中,向嘉昭帝呈报审讯钱绍扬的最新供状。  

乾阳宫这座代表大周无上权威的大殿,这些日子似乎时刻笼罩在沉郁的阴云中。  

到了最近五六天,每日都有大批锦衣卫赤衣缇骑,身负黄绫包裹,在城中策马狂奔而过,出神京宏德门向北急驰。  

随着时序进入十一月,神京城深秋将尽,万物萧杀凋敝。  

贾琮每日照旧温习举业功课,隔段时间会去洛苍山,受恩师柳静庵授业教益,师徒两人对当下局势常有磋商剖析,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当贾琮为贾琏求情的奏本,上呈宫中十日都没动静,连他的心中都有些不安。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便让人去请火器司副监刘士振到府一叙。  

两人见面之后,贾琮便询问后膛枪的研制进程。  

贾琮虽因丁忧而卸任火器司监正之职,目前火器司由副监正刘士振代理。  

但刘士振并没有这个原因,对这位年轻自己许多的上官,有丝毫懈怠之情。  

刘士振也是进士及第,同时热衷火器锻造之法,贾琮不管是在文华才情,还是火器营造之术,都有光彩耀目的盖世才华。  

不得不让刘士振对他钦佩到五体投地,他清楚贾琮所作的各种惊世骇俗之举,是自己倾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因此,他在这个年轻自己许多的少年面前,向以弟子和门下自居。  

当贾琮问清火器工坊对后膛枪的研制进度,正和自己预想中相差无几。  

以当下大周的火器营造技艺,当下开始营造后膛枪,还要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是自己这个后来者的出现,如同作弊一般,拔苗助长了其中进程,在实际研发过程中举步维艰,几乎是必然的。  

等到刘士振离开之后,贾琮便对原先的后膛枪图纸,进行局部修改。  

他将原先的铜质弹壳,改为纸包弹壳,将工艺难度极高的底火激发,改为针发式雷拱激发,这就极大降低了后膛枪的营造难度。  

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原先展示的后膛枪图纸进行改进,也是当初事先预留的一步。  

他给嘉昭帝上书为贾琏求情,但是过去十多天,宫中却毫无回音传出,定是嘉昭帝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权衡此事。  

而此时贾琮也听说大同指挥孙占英投敌,大同总兵钱绍扬被缉拿入狱等消息。  

这些事情的发生,同贾琏牵扯大同盐铁贩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贾琏之事的某种延展和事态扩大。  

贾琮难以预料,当事情发展超出正常范围,贾琏是否会因形势恶化裹挟,被朝廷随之从重处罚,从而完全失去求生的机会。  

而贾家东西两府,包括自己在内,是否在这种不明的形势下,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损害,其中存在难于预测的风险。  

在这样情况不明的情形下,要想做到不败之地,就要加大自己在皇帝心中的话语权和份量。  

而这份简化改进的后膛枪图纸,便是在他事先谋划之中,当形势出现激变之时,用来占据更多主动性的一个砝码。  

以他对当今火器营造技艺的了解,他如何不知首版后膛枪图纸,描绘的全铜质底火子弹,对当下的营造水平,将是何等难于高攀。  

就在贾琮修改简化后膛枪图纸的同时,城中开始传出消息,大同总兵钱绍扬获罪,在诏狱中供述边军舞弊罪状。  

大同边军三十余名中下阶军官,因此被牵涉论罪。  

朝廷已派出大批锦衣卫缇骑,北上传旨拿问。  

而这些获罪的大同军官中,还包括神京世勋之门,四名在军中混养军资的世子…。  

朝廷爵位封赏之法,有勋爵贵重,非军功不得封的说法。  

大周世勋武将之门,子弟爵位承袭,虽然不会严格规定,必须有军功佐证。  

但是武勋之家,想要延续门中富贵,就要在军中维持地位,嫡脉子弟培养是重中之重。  

因此各家武勋豪门,都会将嫡脉子弟送入军中历练,俗称豢养军资。  

一为培养子弟军武才略,二是积累资历使承爵更加顺理成章。  

贾家宁荣二府的贾蓉和贾琏,当年过了舞象之龄,都没有被家中安排,入军伍豢养军资,都是极其颓废不知上进之举,宝玉之流更不值一提。  

究其原因,可能是贾家子弟过于纨绔懒惰。  

也可能是当年贾代善、贾代化经历吴王之乱、新帝登基等变故,心存忌惮,刻意让子弟或放弃军伍,或科举从文,以此明哲保身…。  

而那四名涉案世勋子弟,便是通过各自家族人脉,被安排入大同边军中豢养军资。  

这起大同盐铁违禁贩卖大案,从开始的贾琏事发,到牵扯出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二等男戚建辉、五城兵马司裘良等三家勋贵。  

如今又因大同总兵钱绍扬招供,再次牵扯入四家神京勋贵嫡脉子弟。  

从头到尾,因这起大案,神京之地已有八家世勋豪门牵扯其中,听起来已十分耸人听闻。  

这一消息传开,神京朝野为之震动,各大勋贵豪门更是人心惶惶,因在九边豢养军资的贵勋子弟,可不仅仅是那四家。  

但凡在九边混军资的勋爵子弟,因远在边疆势单力薄,多有相互抱团联结的习惯。  

因此,谁也不知道,锦衣卫诏狱中那个该死的钱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