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奏除荣国爵(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事宜,四天前二弟已出关打点,想来到今日都已办妥…。”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院子里阳光灿烂,晴雯和龄官正各自踢毽子玩耍,豆官在一旁数数,倩影跳动雀跃,笑声银铃婉转。
书房之中,英莲帮贾琮收拾书房,看到他写好的奏章还摆在桌上,便小心收起,放进桌上储物抽屉,免得桌上笔墨茶水玷污。
英莲一向颇有文事天赋,这两年管着贾琮的书房,日常都跟着他读书写字,已经熏陶出满腹文秀。
那本从龄官那里借来的西厢记,英莲本来看得颇为入迷,里面缠绵动人唱词诗句,让她觉得句句精到,读之口齿留香。
那日在凤姐院中,王熙凤和贾母那番话,在场的听到的人可不少,没过一天时间,便在西府传遍。
第二天一早,东府也听到风声,而且贾母和王熙凤那番话里,还提到了英莲的名字。
大早绢儿去园中水井打水,遇到了迎春的丫鬟绣橘,随口和她说起那日的事情。
英莲性子柔软,在贾琮院里人缘极好,个个都爱和她亲近,娟儿回来自然都咬耳朵告诉了她。
英莲听了这消息,勾出满腹心事,那本让她爱不释手的西厢,便被她意趣阑珊的丢在一旁,只觉得书里故事都在哄人。
书房里静悄悄的,就只有她一人,她有些聊赖的坐在书案前,一人在那里发呆。
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话:“你一人做什么呢,好好的怎么发起呆了。”
英莲一回头,见贾琮正走进房间,脸上不由自主的一红。
说道:“少爷写好的奏章,我收到抽屉里了,既然都写好了,怎么不送到宫里。”
贾琮笑道:“昨天还不是送的时候,她们在院子里踢毽子玩,你怎么不去,我这里不用守着,去玩吧。”
贾琮见英莲糯糯的也不动地方,半晌过去,才红着脸说出一句:“少爷,我今年都十三了,也就小少爷一岁…。”
贾琮好奇的看着英莲,对她突然冒出稀奇古怪一句,而且语气中还有些不服气,心中有些诧异。
昨日迎春回来东府,自然把凤姐院子里的事,全部一五一十都告诉了他。
想到英莲这个我也不小的突兀话头,多少猜到其中意思,
必定是昨日凤姐院中的事情,传到英莲的耳中,贾母那句英莲还小,养几年再说,伤了小姑娘的面子。
贾琮心中忍住笑,轻轻拉着英莲的小手,触手温软柔滑,说道:“别人说什么让他们说去。”
英莲问道:“老太太说了好几次,也不算数?”
贾琮笑道:“我们东府的事情,我说了才算数。”
英莲明眸闪动,看了一眼桌上的西厢记,红着脸默默不语。
贾琮仔细打量了她一眼,英莲入府已经两年多。
如今的日子吃睡安稳,小姑娘也到了抽条年龄,似乎还有些早熟,已脱去当年的稚气,养得亭亭玉立,窈窕婀娜,颇为动人。
贾琮扶了扶她戴的金项圈,笑道:“外面的话不用放在心上,我都记得你的好处呢,况且你哪里就小了。”
他回头又从抽屉拿出那份奏章,翻阅了一遍,又在上面改了几笔,说道:“别在这里发愣了,去找她们玩去。”
英莲想到贾琮那句我记得你的好处,心中一阵安乐,展颜一笑,拿起桌上那本西厢记,抱在怀中出了书房。
等到英莲加入踢毽子游戏,几个人才玩了一会儿,便见贾琮出了书房,还换了正装,手上拿着那本奏章出了院子大周宫城,乾阳宫。
嘉昭帝在坐在御座上,浏览谢鲸、戚建辉、裘良等三人的审讯供状。
御案之前,还站着礼部尚书郭佑昌,宗人府大宗正忠顺王爷。
皇帝手中这份供状,由锦衣卫审讯记录,大理寺复审勘查,又经这三人画押认罪,已是铁证如山。
供状上记录此三人自去年始,通过各家在神京开办南货店铺,勾结大同孙家三公子,往来九边之地,贩卖茶盐铁违禁,牟取巨额暴利。
嘉昭帝看了供状脸色阴沉,此三家不仅贩卖违禁的时间早于贾赦,且涉及银流也在数倍以上,才真是其罪难恕。
嘉昭帝将手中的供状丢在御案上,问道:“两位爱卿,此次大同盐铁违禁贩卖大案,涉及神京四家世传勋贵,兹事体大,有伤国体。
该如何论罪惩戒,你们可有方略对策。”
忠顺王爷率先说道:“启禀圣上,谢鲸、戚建辉、裘良等三人,都是立国勋贵之后,世代沐浴皇恩,享尽荣华富贵。
然此三人不知感念皇家恩遇,反而勾结边军将领,大肆贩卖盐铁违禁之物,难逃资敌之嫌。
如今已按律法,宗人府与礼部,已按国朝规制礼法,削此三人爵位。
以臣所见,请除此三家世传勋位,阖府查抄,其子嗣三代不得叙用,以儆效尤,以清宗人清誉!”
嘉昭帝听了忠顺王爷的话,默默不语,
礼部尚书听了忠顺王爷的话,倒吸一口冷气,都说这位大宗正对行为纨绔的旧勋子弟,一向十分厌弃,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谢鲸、戚建辉、裘良已因罪被削爵,这位大宗还要将其家族除爵抄家,甚至降三代不得叙用的酷法。
这不仅是要赶尽杀绝,还要坏人家数代子孙的前程,手段未免太毒辣了些。
郭佑昌见嘉昭帝听了这番话,并不做评判,虽然不能算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院子里阳光灿烂,晴雯和龄官正各自踢毽子玩耍,豆官在一旁数数,倩影跳动雀跃,笑声银铃婉转。
书房之中,英莲帮贾琮收拾书房,看到他写好的奏章还摆在桌上,便小心收起,放进桌上储物抽屉,免得桌上笔墨茶水玷污。
英莲一向颇有文事天赋,这两年管着贾琮的书房,日常都跟着他读书写字,已经熏陶出满腹文秀。
那本从龄官那里借来的西厢记,英莲本来看得颇为入迷,里面缠绵动人唱词诗句,让她觉得句句精到,读之口齿留香。
那日在凤姐院中,王熙凤和贾母那番话,在场的听到的人可不少,没过一天时间,便在西府传遍。
第二天一早,东府也听到风声,而且贾母和王熙凤那番话里,还提到了英莲的名字。
大早绢儿去园中水井打水,遇到了迎春的丫鬟绣橘,随口和她说起那日的事情。
英莲性子柔软,在贾琮院里人缘极好,个个都爱和她亲近,娟儿回来自然都咬耳朵告诉了她。
英莲听了这消息,勾出满腹心事,那本让她爱不释手的西厢,便被她意趣阑珊的丢在一旁,只觉得书里故事都在哄人。
书房里静悄悄的,就只有她一人,她有些聊赖的坐在书案前,一人在那里发呆。
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话:“你一人做什么呢,好好的怎么发起呆了。”
英莲一回头,见贾琮正走进房间,脸上不由自主的一红。
说道:“少爷写好的奏章,我收到抽屉里了,既然都写好了,怎么不送到宫里。”
贾琮笑道:“昨天还不是送的时候,她们在院子里踢毽子玩,你怎么不去,我这里不用守着,去玩吧。”
贾琮见英莲糯糯的也不动地方,半晌过去,才红着脸说出一句:“少爷,我今年都十三了,也就小少爷一岁…。”
贾琮好奇的看着英莲,对她突然冒出稀奇古怪一句,而且语气中还有些不服气,心中有些诧异。
昨日迎春回来东府,自然把凤姐院子里的事,全部一五一十都告诉了他。
想到英莲这个我也不小的突兀话头,多少猜到其中意思,
必定是昨日凤姐院中的事情,传到英莲的耳中,贾母那句英莲还小,养几年再说,伤了小姑娘的面子。
贾琮心中忍住笑,轻轻拉着英莲的小手,触手温软柔滑,说道:“别人说什么让他们说去。”
英莲问道:“老太太说了好几次,也不算数?”
贾琮笑道:“我们东府的事情,我说了才算数。”
英莲明眸闪动,看了一眼桌上的西厢记,红着脸默默不语。
贾琮仔细打量了她一眼,英莲入府已经两年多。
如今的日子吃睡安稳,小姑娘也到了抽条年龄,似乎还有些早熟,已脱去当年的稚气,养得亭亭玉立,窈窕婀娜,颇为动人。
贾琮扶了扶她戴的金项圈,笑道:“外面的话不用放在心上,我都记得你的好处呢,况且你哪里就小了。”
他回头又从抽屉拿出那份奏章,翻阅了一遍,又在上面改了几笔,说道:“别在这里发愣了,去找她们玩去。”
英莲想到贾琮那句我记得你的好处,心中一阵安乐,展颜一笑,拿起桌上那本西厢记,抱在怀中出了书房。
等到英莲加入踢毽子游戏,几个人才玩了一会儿,便见贾琮出了书房,还换了正装,手上拿着那本奏章出了院子大周宫城,乾阳宫。
嘉昭帝在坐在御座上,浏览谢鲸、戚建辉、裘良等三人的审讯供状。
御案之前,还站着礼部尚书郭佑昌,宗人府大宗正忠顺王爷。
皇帝手中这份供状,由锦衣卫审讯记录,大理寺复审勘查,又经这三人画押认罪,已是铁证如山。
供状上记录此三人自去年始,通过各家在神京开办南货店铺,勾结大同孙家三公子,往来九边之地,贩卖茶盐铁违禁,牟取巨额暴利。
嘉昭帝看了供状脸色阴沉,此三家不仅贩卖违禁的时间早于贾赦,且涉及银流也在数倍以上,才真是其罪难恕。
嘉昭帝将手中的供状丢在御案上,问道:“两位爱卿,此次大同盐铁违禁贩卖大案,涉及神京四家世传勋贵,兹事体大,有伤国体。
该如何论罪惩戒,你们可有方略对策。”
忠顺王爷率先说道:“启禀圣上,谢鲸、戚建辉、裘良等三人,都是立国勋贵之后,世代沐浴皇恩,享尽荣华富贵。
然此三人不知感念皇家恩遇,反而勾结边军将领,大肆贩卖盐铁违禁之物,难逃资敌之嫌。
如今已按律法,宗人府与礼部,已按国朝规制礼法,削此三人爵位。
以臣所见,请除此三家世传勋位,阖府查抄,其子嗣三代不得叙用,以儆效尤,以清宗人清誉!”
嘉昭帝听了忠顺王爷的话,默默不语,
礼部尚书听了忠顺王爷的话,倒吸一口冷气,都说这位大宗正对行为纨绔的旧勋子弟,一向十分厌弃,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谢鲸、戚建辉、裘良已因罪被削爵,这位大宗还要将其家族除爵抄家,甚至降三代不得叙用的酷法。
这不仅是要赶尽杀绝,还要坏人家数代子孙的前程,手段未免太毒辣了些。
郭佑昌见嘉昭帝听了这番话,并不做评判,虽然不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