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纷纷说良缘(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都应该将他放在心上,将来最好能用她们的眼泪葬他,如此自己一生才算圆满了。
他心中又发起痴念,认定黛玉对张道士给自己提亲,心中必定煎熬难受之极,所以才故意和自己说了反话。
于是心中泛起一股豪情,对黛玉说道:“这世上什么赐婚,什么说亲,皆是愚夫愚妇所为,男女情愫,当至情至性,两心相悦,才是天道。
像这等赐婚说亲之类,瞒婚哑嫁,乱点鸳鸯,拉郎成配,世上生出多少痴男怨女,真是可恶至极!”
宝玉说得慷慨激昂,外头路过的丫鬟婆子,都忍不住往屋里张望。
黛玉听了这话俏脸火红,微咬嘴唇,目光中都是你好莫名其妙的恼怒。
探春在一旁手扶额头,只觉一阵头痛,二哥哥真是没搞清楚状况,说这一通豪言,好尴尬,还没来由。
正在书架前看书的贾琮,听到宝玉说赐婚是愚夫愚妇所为,手中的书惊得掉在地上。
这大脸宝是真敢说啊,这话要是传出去,宫里要是计较起来,宝玉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旁的宝钗忍不住说道:“宝兄弟慎言,你不喜欢张道士说亲也就罢了,怎么编排起宫里赐婚的事,这是要犯大忌的。”
宝玉刚才只是想在黛玉面前逞能,扮演一回贞烈至性,说的痛快了,却没想到顾忌。
不过他毕竟也不是完全无知,听到宝钗提醒,脸色也微微一白。
贾琮将书返回书架,嘴角牵动,对着宝玉竖起大拇指,说道:“宝兄弟当真好胆魄,我东府还有事情,就先走了。”
贾琮刚出门,黛玉也气呼呼的跟着走了,宝钗叹了口气也跟着出去。
宝玉见不仅林妹妹走了,其他人都顷刻也都散了,悲声说道:“还能不能好好说话,我才刚说了几句,人就都散了。”
唯独探春皱着眉头,说道:“二哥哥说话也太轻率,说什么赐婚是愚夫愚妇所为,这要犯多大的忌讳。
家中刚被夺情了一桩赐婚,你偏偏当着三哥哥的面,说这样的冷话,人不散了才怪呢。”
宝玉闷闷不乐的回了自己院子,一进门麝月笑着迎上来,说道:“我们可听说了,刚才张道士给二爷提亲,可是定了哪家姑娘。”
宝玉正为这事恼怒,听到麝月哪壶不开提哪壶,便粗声粗气回道:“你也胡咧咧这事,以后不许再提,我再也不见那牛鼻子老道了!”
麝月被宝玉抢白一通,涨得通红,气闷闷的不敢回口,宝玉一下扑到在床上,拿了被子蒙头。
袭人过来说道:“二爷这又怎么了,便是说亲也是好事,只是也不必外家去寻,家里便有极好的,何必舍近求远。”
宝玉一听这话,便一把掀了被子,拉住袭人的手,喜道:“还是姐姐最懂我的心,家里果然就有极好的。”
一旁的麝月听了微微一愣,只是觉得这位爷又犯了痴病,说话又这么一惊一乍的。
但袭人却素来在宝玉男女之事上留意的,心中清楚宝玉话中的意思。
袭人刚才说宝玉的亲事,家里便有极好的,她心里想的宝钗,而宝玉心里想的必定是林姑娘。
袭人连个明公正道的姑娘名份都没挣到,就早早和宝玉做了床笫之事,一直是她心虚之事。
因有了这样的心病,对黛玉这样出身诗书礼宦之家,又性子聪慧嘴巴厉害的女子,心有忌惮。
她总觉得官宦人家的小姐,对女子德行规矩看得都重,自己没定下名份,就早早勾引宝玉上床,不免疑心生暗鬼,觉得必定让黛玉鄙视。
宝钗却和黛玉不同,出身皇商之家,通晓世故,待人和蔼平易,不像黛玉目下无尘,相比之下,更让袭人亲近放心。
只是她不过是个奴才丫头,这种事轮不到她多嘴,念想只是存在心里。
袭人见宝玉依旧对黛玉痴迷不改,心中叹息,二爷心思也太实诚,那年自从将林姑娘气得吐血,这两人便再也合不拢了。
这些年林姑娘对二爷都很疏远,自己也是女儿家,那里会看不清楚的,就二爷自己在那里剃头挑子一头热。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带着宝钗从荣庆堂回来,本来想叫儿子过来说话,家里丫鬟却说少爷一早就出去会友了,薛姨妈听了长吁短叹,
宝钗问道:“妈刚才怎么突然问张道士桂花夏家的事?”
薛姨妈叹道:“还不是想为你哥打算,他就是个没笼头的马,整日介在外面游荡,我是真怕他又闹出金陵一样的事。
就想着早些给你娶一番妻室,也好收收他的心。”
宝钗问道:“妈是看上了桂花夏家?”
薛姨妈说道:“你也知道你哥的性子,再加上我们薛家的情形,给他娶官宦门第的女子,他也匹配不了。
也就能娶个富贵人家的小姐,那桂花夏家和我们薛家一样,都是皇商身份,我在金陵时就听过他们家的名声,双方门第也正好相配。”
宝钗说道:“桂花夏家不是张道士给宝兄弟推的亲事,妈想撮合这门亲事,只怕不合适吧。”
薛姨妈说:“这倒是无妨,老太太今天的话说得极其明白,她想要的家世清白,穷一些都不是问题吗,她看不上夏家这种富商门第。
我估摸着老太太今天的话,便是说给我和你姨妈听的,她不赞成你和宝玉的金玉之说。”
薛宝钗俏脸一红,嗔怪道:“妈你说哥哥的事,怎么
他心中又发起痴念,认定黛玉对张道士给自己提亲,心中必定煎熬难受之极,所以才故意和自己说了反话。
于是心中泛起一股豪情,对黛玉说道:“这世上什么赐婚,什么说亲,皆是愚夫愚妇所为,男女情愫,当至情至性,两心相悦,才是天道。
像这等赐婚说亲之类,瞒婚哑嫁,乱点鸳鸯,拉郎成配,世上生出多少痴男怨女,真是可恶至极!”
宝玉说得慷慨激昂,外头路过的丫鬟婆子,都忍不住往屋里张望。
黛玉听了这话俏脸火红,微咬嘴唇,目光中都是你好莫名其妙的恼怒。
探春在一旁手扶额头,只觉一阵头痛,二哥哥真是没搞清楚状况,说这一通豪言,好尴尬,还没来由。
正在书架前看书的贾琮,听到宝玉说赐婚是愚夫愚妇所为,手中的书惊得掉在地上。
这大脸宝是真敢说啊,这话要是传出去,宫里要是计较起来,宝玉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旁的宝钗忍不住说道:“宝兄弟慎言,你不喜欢张道士说亲也就罢了,怎么编排起宫里赐婚的事,这是要犯大忌的。”
宝玉刚才只是想在黛玉面前逞能,扮演一回贞烈至性,说的痛快了,却没想到顾忌。
不过他毕竟也不是完全无知,听到宝钗提醒,脸色也微微一白。
贾琮将书返回书架,嘴角牵动,对着宝玉竖起大拇指,说道:“宝兄弟当真好胆魄,我东府还有事情,就先走了。”
贾琮刚出门,黛玉也气呼呼的跟着走了,宝钗叹了口气也跟着出去。
宝玉见不仅林妹妹走了,其他人都顷刻也都散了,悲声说道:“还能不能好好说话,我才刚说了几句,人就都散了。”
唯独探春皱着眉头,说道:“二哥哥说话也太轻率,说什么赐婚是愚夫愚妇所为,这要犯多大的忌讳。
家中刚被夺情了一桩赐婚,你偏偏当着三哥哥的面,说这样的冷话,人不散了才怪呢。”
宝玉闷闷不乐的回了自己院子,一进门麝月笑着迎上来,说道:“我们可听说了,刚才张道士给二爷提亲,可是定了哪家姑娘。”
宝玉正为这事恼怒,听到麝月哪壶不开提哪壶,便粗声粗气回道:“你也胡咧咧这事,以后不许再提,我再也不见那牛鼻子老道了!”
麝月被宝玉抢白一通,涨得通红,气闷闷的不敢回口,宝玉一下扑到在床上,拿了被子蒙头。
袭人过来说道:“二爷这又怎么了,便是说亲也是好事,只是也不必外家去寻,家里便有极好的,何必舍近求远。”
宝玉一听这话,便一把掀了被子,拉住袭人的手,喜道:“还是姐姐最懂我的心,家里果然就有极好的。”
一旁的麝月听了微微一愣,只是觉得这位爷又犯了痴病,说话又这么一惊一乍的。
但袭人却素来在宝玉男女之事上留意的,心中清楚宝玉话中的意思。
袭人刚才说宝玉的亲事,家里便有极好的,她心里想的宝钗,而宝玉心里想的必定是林姑娘。
袭人连个明公正道的姑娘名份都没挣到,就早早和宝玉做了床笫之事,一直是她心虚之事。
因有了这样的心病,对黛玉这样出身诗书礼宦之家,又性子聪慧嘴巴厉害的女子,心有忌惮。
她总觉得官宦人家的小姐,对女子德行规矩看得都重,自己没定下名份,就早早勾引宝玉上床,不免疑心生暗鬼,觉得必定让黛玉鄙视。
宝钗却和黛玉不同,出身皇商之家,通晓世故,待人和蔼平易,不像黛玉目下无尘,相比之下,更让袭人亲近放心。
只是她不过是个奴才丫头,这种事轮不到她多嘴,念想只是存在心里。
袭人见宝玉依旧对黛玉痴迷不改,心中叹息,二爷心思也太实诚,那年自从将林姑娘气得吐血,这两人便再也合不拢了。
这些年林姑娘对二爷都很疏远,自己也是女儿家,那里会看不清楚的,就二爷自己在那里剃头挑子一头热。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带着宝钗从荣庆堂回来,本来想叫儿子过来说话,家里丫鬟却说少爷一早就出去会友了,薛姨妈听了长吁短叹,
宝钗问道:“妈刚才怎么突然问张道士桂花夏家的事?”
薛姨妈叹道:“还不是想为你哥打算,他就是个没笼头的马,整日介在外面游荡,我是真怕他又闹出金陵一样的事。
就想着早些给你娶一番妻室,也好收收他的心。”
宝钗问道:“妈是看上了桂花夏家?”
薛姨妈说道:“你也知道你哥的性子,再加上我们薛家的情形,给他娶官宦门第的女子,他也匹配不了。
也就能娶个富贵人家的小姐,那桂花夏家和我们薛家一样,都是皇商身份,我在金陵时就听过他们家的名声,双方门第也正好相配。”
宝钗说道:“桂花夏家不是张道士给宝兄弟推的亲事,妈想撮合这门亲事,只怕不合适吧。”
薛姨妈说:“这倒是无妨,老太太今天的话说得极其明白,她想要的家世清白,穷一些都不是问题吗,她看不上夏家这种富商门第。
我估摸着老太太今天的话,便是说给我和你姨妈听的,她不赞成你和宝玉的金玉之说。”
薛宝钗俏脸一红,嗔怪道:“妈你说哥哥的事,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