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诏旨赐姻缘(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是时日金贵,要将一天掰成两天过一样。
贾琮又听探春说宝钗也突然不爽利,像是秋冬交接之时,旧病有所复发,只吃惯用的冷香丸。
只是病去如丝,已在梨香园几日不出门,这一日贾琮和探春过去探望,宝钗只说自己没有大碍,不过磨些时间就能好。
贾琮去看望时,宝钗一双清粼粼的大眼,时常不经意间对他出神,似乎有很多想说无处说的话。
贾琮和探春离开时,金钏特意送他们出梨香院,似乎有话说,但又说不出口。
探春知道贾琮救过金钏,两人算有些渊源,看金钏的情形,必定是有话想和三哥哥说,探春便借故有事先走。
金钏见只剩下贾琮一人,才说道:“三爷,那日姑娘从东府回来,是我贴身伺候,那一夜听她悄悄哭了很久才睡着。
事后还让我不能对人说,照理我不好多嘴,但是姑娘性子稳妥,很少会像那晚的情形。
我心中不放心,想着那日她东府回来,必定是在东府遇到了事情,三爷聪慧,必定是知道原因的。”
贾琮一算日子,那日正是黛玉也突然病倒,宝钗对他如何,他也不是完全无知无觉。
只是如今内有赐婚之事,外有贾赦盗运火枪的祸患,家里家外满头是包,眼下他哪里敢多招惹,免得于人于己都生烦恼。
他多少也明白,金钏为何会对自己说这些话,左右也是为宝钗的一片心。
只是说道:“姑娘家总有些心事,过了就好了,你好好服侍宝姐姐,过两日我再来看她。”
秋阳明媚之下,金钏呆呆看着贾琮远去的身影,心中有些叹息,自己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三爷这么聪明的人,哪里会不知道意思。
可他说出的话都是礼数和躲闪,明显是不想招惹,姑娘这一片心就算空掷了。
自从贾琮那次从井里救了金钏,她便对贾琮念念不忘,只是身份悬殊,这种心思在大宅门最要不得,所以只是放在心里罢了。
她到了宝钗房里之后,宝钗对她竟格外亲厚,竟不下于从小跟在身边的莺儿,日常服饰常常不离左右。
时间一长,金钏便也品出其中的味道,姑娘如此待她,并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好。
只是因自己是三爷救的,也是三爷托付给姑娘,其中隐含三爷那层关系,才让姑娘另眼相待。
自己姑娘其中一番痴意,旁人并不知晓,但是金钏作为当事之人,哪里不会明白其中情意。
当初金钏投井,在生死弥留之际,贾琮赶来相救,她在水底透过潺潺清波,看到贾琮璨然无双的容颜,便从此种下心魔,无日难忘。
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痴念,更为了对宝钗的感恩,她才一反常态,对贾琮说了这一番话,但贾琮似乎波澜不惊,难免让她心中失望。
贾琮一路回到东府,金钏的话虽在他心中盘旋良久,但终究还是被他放下。
如今他心中最担忧之事,倒不是宫中赐婚之说,因为这件事本就不是他能左右,多想也是无益,且不算什么是生死难事。
他最担忧的还是贾赦盗运火枪之事,昨日艾丽特意来了伯爵府一次,给他送来金陵鑫春号发来的飞羽传书。
信中说金陵锦衣卫侦缉火枪私造工坊之事,取得重大突破,已查出工坊查获的两只木箱的出处,正是由贾赦那家宏椿皮货行发出。
事情和贾琮推断的完全一致,贾赦参与辽东失窃火枪盗运,且和金陵火器私造工坊已牵扯不开关系。
不管是盗运火枪,还是牵扯火器私造,都是形同谋逆之罪,削爵重罪是贾赦难以逃过的结局。
贾赦获罪,必定会对荣国府造成莫大冲击,甚至可能是夺爵抄家,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叵测难料。
贾琮作为贾赦的亲子,虽然已封爵立府,想要半点不受牵连,只怕也是很难。
而且,曲泓秀还在信中提到,消息是有人隐藏身份,借用乞丐之手,送到金陵鑫春号总店。
也就是说这个消息已在金陵卫传开,有人得到消息才向自己示警,贾琮并不知送传送消息为何人。
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既然自己可以收到消息,那么必定也会有其他人收到。
锦衣卫多半也已向神京上峰传送消息,只是鑫春号飞羽传信,比普通快马驿站的速递快上许多。
按路程计算,只怕过不了几天,贾赦参与火枪盗运的消息,就会传到神京锦衣卫指挥使司,到时便是事发之日!
这件事已搅的贾琮深有担忧,占去了他大半心思,自然对金钏所说之事,再没太多心力去关注。
神京,安奉坊。
自从晌午之后,便不见了太阳,天空阴沉,云顥密布。
坊中街巷繁华,各类瓦肆、酒馆、花楼不一而足,人流繁杂,喧嚣热闹。
貌似大雨将至的阴霾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坊市中的人气。
出入这里的不仅有普罗百姓、商贾富户,更有不少朝野官吏,三五成群,来这里消遣取乐。
因此这里经常看到衣饰清贵,气度不凡的人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临街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楼,二楼的雅间里,两个男子正对坐小酌。
其中一人正是那日带了一车药材入城的赵掌柜,另一人是个衣裳华贵,相貌清正的男人“刘大人,你急着约我见面,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那位刘大人说道:“我们在金陵锦衣卫的眼
贾琮又听探春说宝钗也突然不爽利,像是秋冬交接之时,旧病有所复发,只吃惯用的冷香丸。
只是病去如丝,已在梨香园几日不出门,这一日贾琮和探春过去探望,宝钗只说自己没有大碍,不过磨些时间就能好。
贾琮去看望时,宝钗一双清粼粼的大眼,时常不经意间对他出神,似乎有很多想说无处说的话。
贾琮和探春离开时,金钏特意送他们出梨香院,似乎有话说,但又说不出口。
探春知道贾琮救过金钏,两人算有些渊源,看金钏的情形,必定是有话想和三哥哥说,探春便借故有事先走。
金钏见只剩下贾琮一人,才说道:“三爷,那日姑娘从东府回来,是我贴身伺候,那一夜听她悄悄哭了很久才睡着。
事后还让我不能对人说,照理我不好多嘴,但是姑娘性子稳妥,很少会像那晚的情形。
我心中不放心,想着那日她东府回来,必定是在东府遇到了事情,三爷聪慧,必定是知道原因的。”
贾琮一算日子,那日正是黛玉也突然病倒,宝钗对他如何,他也不是完全无知无觉。
只是如今内有赐婚之事,外有贾赦盗运火枪的祸患,家里家外满头是包,眼下他哪里敢多招惹,免得于人于己都生烦恼。
他多少也明白,金钏为何会对自己说这些话,左右也是为宝钗的一片心。
只是说道:“姑娘家总有些心事,过了就好了,你好好服侍宝姐姐,过两日我再来看她。”
秋阳明媚之下,金钏呆呆看着贾琮远去的身影,心中有些叹息,自己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三爷这么聪明的人,哪里会不知道意思。
可他说出的话都是礼数和躲闪,明显是不想招惹,姑娘这一片心就算空掷了。
自从贾琮那次从井里救了金钏,她便对贾琮念念不忘,只是身份悬殊,这种心思在大宅门最要不得,所以只是放在心里罢了。
她到了宝钗房里之后,宝钗对她竟格外亲厚,竟不下于从小跟在身边的莺儿,日常服饰常常不离左右。
时间一长,金钏便也品出其中的味道,姑娘如此待她,并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好。
只是因自己是三爷救的,也是三爷托付给姑娘,其中隐含三爷那层关系,才让姑娘另眼相待。
自己姑娘其中一番痴意,旁人并不知晓,但是金钏作为当事之人,哪里不会明白其中情意。
当初金钏投井,在生死弥留之际,贾琮赶来相救,她在水底透过潺潺清波,看到贾琮璨然无双的容颜,便从此种下心魔,无日难忘。
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痴念,更为了对宝钗的感恩,她才一反常态,对贾琮说了这一番话,但贾琮似乎波澜不惊,难免让她心中失望。
贾琮一路回到东府,金钏的话虽在他心中盘旋良久,但终究还是被他放下。
如今他心中最担忧之事,倒不是宫中赐婚之说,因为这件事本就不是他能左右,多想也是无益,且不算什么是生死难事。
他最担忧的还是贾赦盗运火枪之事,昨日艾丽特意来了伯爵府一次,给他送来金陵鑫春号发来的飞羽传书。
信中说金陵锦衣卫侦缉火枪私造工坊之事,取得重大突破,已查出工坊查获的两只木箱的出处,正是由贾赦那家宏椿皮货行发出。
事情和贾琮推断的完全一致,贾赦参与辽东失窃火枪盗运,且和金陵火器私造工坊已牵扯不开关系。
不管是盗运火枪,还是牵扯火器私造,都是形同谋逆之罪,削爵重罪是贾赦难以逃过的结局。
贾赦获罪,必定会对荣国府造成莫大冲击,甚至可能是夺爵抄家,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叵测难料。
贾琮作为贾赦的亲子,虽然已封爵立府,想要半点不受牵连,只怕也是很难。
而且,曲泓秀还在信中提到,消息是有人隐藏身份,借用乞丐之手,送到金陵鑫春号总店。
也就是说这个消息已在金陵卫传开,有人得到消息才向自己示警,贾琮并不知送传送消息为何人。
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既然自己可以收到消息,那么必定也会有其他人收到。
锦衣卫多半也已向神京上峰传送消息,只是鑫春号飞羽传信,比普通快马驿站的速递快上许多。
按路程计算,只怕过不了几天,贾赦参与火枪盗运的消息,就会传到神京锦衣卫指挥使司,到时便是事发之日!
这件事已搅的贾琮深有担忧,占去了他大半心思,自然对金钏所说之事,再没太多心力去关注。
神京,安奉坊。
自从晌午之后,便不见了太阳,天空阴沉,云顥密布。
坊中街巷繁华,各类瓦肆、酒馆、花楼不一而足,人流繁杂,喧嚣热闹。
貌似大雨将至的阴霾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坊市中的人气。
出入这里的不仅有普罗百姓、商贾富户,更有不少朝野官吏,三五成群,来这里消遣取乐。
因此这里经常看到衣饰清贵,气度不凡的人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临街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楼,二楼的雅间里,两个男子正对坐小酌。
其中一人正是那日带了一车药材入城的赵掌柜,另一人是个衣裳华贵,相貌清正的男人“刘大人,你急着约我见面,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那位刘大人说道:“我们在金陵锦衣卫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