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荷肩体窈窕(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陵,不过我已提前得知回旨内容。”
贾琮将圣旨的内容和张五、蒋小六简略说了一遍,两人听了都脸色凝重。
贾琮说道:“我提前潜入姑苏,因为只要圣旨下达金陵,就是图穷匕见之日,金陵姑苏两地会有何反应,难以预料。
罗雄有可能铤而走险,甚至将周正阳灭口,消除罪证。
所以务必在圣旨到达金陵前,将周正阳缉拿归案,免去后顾之忧,才能全力依旨办事。
上次传信给你们,不知你们查探结果如何?”
张五将近期查找周正阳的经过,和贾琮一一详述,又说道:“耿大富府邸出现中车司标识,此事蹊跷,我已派人回金陵查问。
只是现下还未收到回音。”
贾琮想起邹敏儿假死之后,曾把自己掌握的中车司信息,全都详细告知自己。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她在金陵掌控中车司骨干,一共有六人。
包括许七娘在内的五人,在金陵从事各行各业,有各自的掩饰身份,如今都在金陵各司其职。
唯独第六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此人名叫陈魁山,是金陵卫一名百户,是中车司在卫军中的暗桩,而且被周正阳视为亲信。
周正阳潜逃之后,陈魁山也随之失踪,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跟随周正阳逃亡。
贾琮说道:“我出京之时,圣上赐我中车司掌事提督令牌,我知道周正阳身边亲信百户陈魁山,是中车司安插的眼线。
在耿府留下标识可能就是此人。”
张五听了神情一振,说道:“贾大人,如果真是陈魁山在耿府留下标识,他是在向外界传信,周正阳极可能藏在耿府。
或者他藏匿之事,和耿大富脱不了干系!”
贾琮说道:“你们不是在耿府外院查探过,并无可疑的迹象,只是进不来耿府内院。
其实想要知道周正阳是否在耿府内院藏匿,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五和蒋小六听了贾琮这话,都欣喜的对视一眼,方才他们还头疼如何混入耿府内院查探。
贾琮说道:“我自己出身富贵大户之家,但凡这样的家世,内院是女眷住所,历来都是规矩森严。
不要说外男不得入内,就是家中的男仆和小厮,也是绝不能入内院的。
这个耿大富但凡还要体面,就不会违背常理,将自己的女眷和周正阳一同藏在内院。
所以没办法进入内院,并不是问题,只要查探出耿府女眷,是否就住在内院就可以了。”
张五和蒋小六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们一直纠结的问题,贾琮三言两语就解开了。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外乎张五和蒋小六都出身贫寒小户,却都没经历过世家内院的规矩。
对大富世家男女大防之戒备,内院规矩之森严,并没有太多直观的概念。
就像身为中车司干员的吴麦荞,虽然身为女子,日常行事也和男子一样,同出同入。
在张五和蒋小六的眼里,并不觉得太过怪异,但在世家大族眼中却是离经叛道。
所以张五和蒋小六虽有各自的精明干练,但一个人出身过往,很多时候,决定他们存在某些思维盲区。
在别人眼里简单易见的事,在他们眼里可能就会视而不见。
贾琮说道:“通过内院进出的饮食、洗涤衣物、物品采买这些日常之事,都可以判断内院是否住有女眷。
另外这个耿大富是姑苏富商,他在姑苏城内多半不止一处宅院,他的女眷可能住在别院。
既然有人在耿府留下中车司标志,就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只要要查出这其中一桩,就能推断出周正阳的藏匿地点。
眼下的时间并不宽裕,你们把手下的人手分派出去,各分一路查探,务必明天午时前确定耿家女眷所在。
只有推断出周正阳的所在,我们才能设法拿人!”
金陵,丰乐坊。
坊中哪所不起眼的三进宅院,过廊穿屋,便是一间摆满书籍古玩,缭绕清逸气息的书房。
往日气度俨然的中年人,最近脸上少了一贯的温煦从容,神情中阴郁难消,正在听着年轻的下属回复消息。
“大人,我们的人跟踪贾琮的押送队伍,今早派人回报,贾琮一路行进速度不快,刚进入常州地界,比预料的速度要慢不少。
大人原来预料,他带着三百火枪兵随行,担心他有所企图,如今看起来并不太像。”
中年人凝声问道:“这一路上贾琮的举止有无异常?”
年轻人回道:“据来人回报,前几日贾琮偶感风寒,白天一直呆在马车中,都没有露面,只有到了晚上安营时,才会出来巡视一番。
看情形着实有些散漫,他似乎并不着急行程,也从没催促队伍加快行程,一路走来都是顺其自然,略慢于正常速度。”
中年人脸色有些迷惑:“难道是我多虑了,他真的只是运送火炮,并无其他企图?”
年轻人又说道:“我们的人也给罗雄送去消息,让他对贾琮一行加强戒备,我想罗雄必定也会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这么多人盯死他,不怕贾琮闹出什么玄虚。”
中年人微微松了一口气,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神京的消息还没传来,眼下形势不明。
让我们的人继续沿途盯紧贾琮,一旦出现异动,让他们立刻送消息给罗雄,以便及时反制。”
贾琮将圣旨的内容和张五、蒋小六简略说了一遍,两人听了都脸色凝重。
贾琮说道:“我提前潜入姑苏,因为只要圣旨下达金陵,就是图穷匕见之日,金陵姑苏两地会有何反应,难以预料。
罗雄有可能铤而走险,甚至将周正阳灭口,消除罪证。
所以务必在圣旨到达金陵前,将周正阳缉拿归案,免去后顾之忧,才能全力依旨办事。
上次传信给你们,不知你们查探结果如何?”
张五将近期查找周正阳的经过,和贾琮一一详述,又说道:“耿大富府邸出现中车司标识,此事蹊跷,我已派人回金陵查问。
只是现下还未收到回音。”
贾琮想起邹敏儿假死之后,曾把自己掌握的中车司信息,全都详细告知自己。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她在金陵掌控中车司骨干,一共有六人。
包括许七娘在内的五人,在金陵从事各行各业,有各自的掩饰身份,如今都在金陵各司其职。
唯独第六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此人名叫陈魁山,是金陵卫一名百户,是中车司在卫军中的暗桩,而且被周正阳视为亲信。
周正阳潜逃之后,陈魁山也随之失踪,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跟随周正阳逃亡。
贾琮说道:“我出京之时,圣上赐我中车司掌事提督令牌,我知道周正阳身边亲信百户陈魁山,是中车司安插的眼线。
在耿府留下标识可能就是此人。”
张五听了神情一振,说道:“贾大人,如果真是陈魁山在耿府留下标识,他是在向外界传信,周正阳极可能藏在耿府。
或者他藏匿之事,和耿大富脱不了干系!”
贾琮说道:“你们不是在耿府外院查探过,并无可疑的迹象,只是进不来耿府内院。
其实想要知道周正阳是否在耿府内院藏匿,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五和蒋小六听了贾琮这话,都欣喜的对视一眼,方才他们还头疼如何混入耿府内院查探。
贾琮说道:“我自己出身富贵大户之家,但凡这样的家世,内院是女眷住所,历来都是规矩森严。
不要说外男不得入内,就是家中的男仆和小厮,也是绝不能入内院的。
这个耿大富但凡还要体面,就不会违背常理,将自己的女眷和周正阳一同藏在内院。
所以没办法进入内院,并不是问题,只要查探出耿府女眷,是否就住在内院就可以了。”
张五和蒋小六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们一直纠结的问题,贾琮三言两语就解开了。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外乎张五和蒋小六都出身贫寒小户,却都没经历过世家内院的规矩。
对大富世家男女大防之戒备,内院规矩之森严,并没有太多直观的概念。
就像身为中车司干员的吴麦荞,虽然身为女子,日常行事也和男子一样,同出同入。
在张五和蒋小六的眼里,并不觉得太过怪异,但在世家大族眼中却是离经叛道。
所以张五和蒋小六虽有各自的精明干练,但一个人出身过往,很多时候,决定他们存在某些思维盲区。
在别人眼里简单易见的事,在他们眼里可能就会视而不见。
贾琮说道:“通过内院进出的饮食、洗涤衣物、物品采买这些日常之事,都可以判断内院是否住有女眷。
另外这个耿大富是姑苏富商,他在姑苏城内多半不止一处宅院,他的女眷可能住在别院。
既然有人在耿府留下中车司标志,就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只要要查出这其中一桩,就能推断出周正阳的藏匿地点。
眼下的时间并不宽裕,你们把手下的人手分派出去,各分一路查探,务必明天午时前确定耿家女眷所在。
只有推断出周正阳的所在,我们才能设法拿人!”
金陵,丰乐坊。
坊中哪所不起眼的三进宅院,过廊穿屋,便是一间摆满书籍古玩,缭绕清逸气息的书房。
往日气度俨然的中年人,最近脸上少了一贯的温煦从容,神情中阴郁难消,正在听着年轻的下属回复消息。
“大人,我们的人跟踪贾琮的押送队伍,今早派人回报,贾琮一路行进速度不快,刚进入常州地界,比预料的速度要慢不少。
大人原来预料,他带着三百火枪兵随行,担心他有所企图,如今看起来并不太像。”
中年人凝声问道:“这一路上贾琮的举止有无异常?”
年轻人回道:“据来人回报,前几日贾琮偶感风寒,白天一直呆在马车中,都没有露面,只有到了晚上安营时,才会出来巡视一番。
看情形着实有些散漫,他似乎并不着急行程,也从没催促队伍加快行程,一路走来都是顺其自然,略慢于正常速度。”
中年人脸色有些迷惑:“难道是我多虑了,他真的只是运送火炮,并无其他企图?”
年轻人又说道:“我们的人也给罗雄送去消息,让他对贾琮一行加强戒备,我想罗雄必定也会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这么多人盯死他,不怕贾琮闹出什么玄虚。”
中年人微微松了一口气,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神京的消息还没传来,眼下形势不明。
让我们的人继续沿途盯紧贾琮,一旦出现异动,让他们立刻送消息给罗雄,以便及时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