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三十章 深危多奇情

第四百三十章 深危多奇情(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贾琮看过中车司转呈的姑苏信报,便第一时间赶到了这里。  

邹敏儿‘过世’之后,在神京中车司没下达谕令之前,许七娘暂时承担邹敏儿负责的事务。  

因此缉拿周正阳归案,成了许七娘当务之事,如今姑苏发现周正阳阳的踪迹,她自然十分慎重。  

两人商议之后,并按贾琮的建议,从神京中车司抽调精干人员派往姑苏。  

但是她今天约贾琮前来,却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  

等到两人协商过姑苏的事情,许七娘拿出几张文牍,说道:“按大人的意思,中车司已对杜衡鑫日常行止进行监察。  

并收集他自嘉昭元年至今的官场履事。  

我们通过中车司在陪都吏部的关系,拿到他在吏部的履事文牍,不过吏部案牍,大多是官样文章,很难看出蹊跷。  

我又调用中车司人力,寻访他当年的同僚、故旧,甚至一些解甲的卫所军官。  

涉及人数有十七人,对他这十四年的官场经历,根据各人的描述,做了详尽的搜集。  

大人原先的思虑,确有一定道理,他这十几年的履事确有些不同寻常。”  

贾琮翻看这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文牍,心中多有惊异。  

他第一次来杏花巷,是在三天之前。  

就这么短短三天时间,金陵中车司不仅可以从吏部拿到杜衡鑫的履事文牍,甚至还接触了十七个和他相关的人物。  

完整拼凑出他这十几年的官场经历,这等理事的利落和快捷,实在让贾琮有点咋舌。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谁被中车司关注和怀疑,那他几乎很难藏得住秘密。  

也或者是这位酒铺女掌柜,其本人精明强干过于卓越。  

这人明明是隐门在中车司的暗桩,但是她的敬业和高效,似乎比中车司还像中车司…。  

许七娘说道:“大人原先说过,杜衡鑫当年受圣上器重,从小旗直接擢升到百户,按常理他应该能平步青云,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嘉昭元年他从神京突然调回金陵,具体原因金陵这边无从查起,需要调用神京中车司秘劄才能得知。  

但杜衡鑫调回神京之后,他的好运似乎耗尽,圣上好像就忘记了这个人。  

之后近十年时间,他在金陵卫中蹉跎,一直都只是一个百户,再无擢升官职。  

据当年的旧人说,杜衡鑫在军中口碑不好,都说他心狠手辣,为仕途升官不择手段。  

这样的名声,让他的同僚和上官,都对他心存防范,让他在军中常受排挤和打击。”  

贾琮心中冷笑,当年杜衡鑫出卖自己的族人,用亲族身家性命换来自己的前程,这事必定会做得十分隐秘。  

但是阖族皆败,惟独他独善其身,事后还能伴驾新君,连升两级,实在是昭然若揭。  

虽然谁也不会宣扬是他向嘉昭帝告密,但是明眼人必定能看出其中的龌龊和根由。  

所以,杜衡鑫从神京调回,在金陵卫军中传出不择手段的恶名,一点都不奇怪。  

虽然为官者想要往上爬,多少会用些鬼蜮伎俩。  

但再不是正人君子,为人在世,多少也会有些底线。  

但出卖亲族满门,并最终满门屠戮,以此换取仕途富贵,不管什么理由,都会让人不齿。  

当年杜衡鑫那些上官和同僚,必定对他这样的性情手段,心存忌惮,毕竟谁也不想和只白眼狼为伍,以免受其反噬。  

因此,杜衡鑫从神京调回金陵,在将近十年的漫长岁月,在仕途上毫无寸进,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可是为何当初曾为嘉昭帝立下功劳,皇帝将他官生两级后,就把他打发回金陵,从此不闻不问?  

贾琮心中思索片刻,大概也就猜出一些原因。  

嘉昭帝虽也是心术狠绝之人,但对于一个出卖亲族换取前程之人,大概也觉得可以一用,却不能信重。  

贾琮也曾听说,当年嘉昭帝登基之时,太上退位,朝局动荡。  

嘉昭帝为了坐稳地位,曾重用推事院,整肃朝堂,排除异己,掀起不少血雨腥风。  

在这种大势之下,当时只是军中一小旗官的杜衡鑫,身份和实力有限,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在杜家覆灭之后,他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嘉昭帝将其连升两级,也算是酬其功劳,从此将这个小人物抛之脑后,也算在清理之中。  

贾琮继续阅读许七娘提供的案牍,当读到其中一段时,不禁讶异道:“杜衡鑫也曾履职金陵水监司千户!”  

许七娘继续说道:“正是,大概是五年前,杜衡鑫的霉运似乎有了转机,他被金陵一个贵人的看重和扶助。  

这位贵人甚至花费钱财为他走通门路,甚至动用神京老北静王的人脉,使杜衡鑫从一个百户,晋升为水监司千户。”  

贾琮听了这话心中奇怪,杜衡鑫这样一个声名污损之人,居然也会有人赏识。  

好奇的问道:“这个金陵贵人到底是谁?”  

许七娘回道:“金陵甄家的二老爷甄应泉。”  

许七娘见贾琮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愣,便解释道:“大人不熟悉这个名字也正常,因甄应泉五年前出海失踪,至今杳无音信。  

当初邹怀义勾结东瀛浪人,在外海抢掠商船,那些外夷船员死得悄无声息,不也是从此杳无音信,甄应泉必定也是如此。  

这些年金陵人已很少提起甄应泉的名字了,大人不知道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