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别情入内院(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见到贾琮出色的风仪样貌,都已多有瞩目。
又看到甄家的大管事刘显,亲自出来迎接贾琮,态度十分恭敬客气,心中更加惊讶。
刘显这位甄家大管事,在整个金陵城都颇有些名气。
到场的宾客,多半都知道他是当年甄家二老爷的得力下属,如今更是甄家生意主事人甄三姑娘的左膀右臂。
甄三姑娘虽然卓绝不俗,在生意场上多有惊艳之举,但她毕竟是个女儿家,不好事事都亲为,桩桩都抛头露面。
所以甄家生意上许多事情,都是这位刘显大管事出面料理。
在金陵的生意场上,这位刘大管事可是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如今却以如此低调和蔼的做派,亲自接待一个年未弱冠的俊美少年。
但这些宾客之中,有少数官员曾和陪都工部有公务往来。
或有人平时颇有雅趣,经常出入清音阁听曲赏乐。
所以他们多半认出,这风仪极其出众的少年,便是最近在金陵风头颇劲,陪都工部火器司监正贾琮,江南文名久著的少年威远伯。
宾客之中更有耳聪目明之人,听到刘显说是奉了甄三姑娘之命,特地过来迎候贾琮。
很多人都知甄贾两家同为金陵老牌世家,两家更是累世交好的老亲。
贾琮和那位甄三姑娘,同为贾甄两家少年一辈中最出色的人物,似乎他们的年龄也算相当…。
如今这位一向眼界颇高的甄三姑娘,让自己的心腹管事亲自出迎,那些知道些根底的宾客,多少遐想出一些喜闻乐见的猜测。
贾琮跟着刘显走堂穿门,甄府虽没有荣国府勋门深重,但在世家宅邸中也已蔚为不俗,走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到了二门内院门口。
早有一个笑容可掬的婆子,已等在门口相侯,见到刘显到来,问道:“当家的,这位就是贾府的琮公子?”
刘显微笑对贾琮说道:“贾公子,我只能送到这里,我家里的会带公子入内院。”
贾琮谢过刘显,便带着龄官,跟着那婆子入了内院大门,一路逶迤经过不少亭台房屋。
那婆子还不时回头打量贾琮,脸上颇有惊艳赞叹的神情。
这带路的婆子便是刘显家的,她丈夫是二房生意大管事,她便是二房内院的管事婆子。
甄家的二房太太,自从甄应泉出事之后,曾经大病一场,之后便寡居内院,寻常很少出现人前。
刘显家的曾是甄芳青母亲的丫鬟,一向对甄芳青母女忠心耿耿。
前些日子府内已传开,大房太太和神京的二小姐,都看好神京贾家那位少年威远伯,认为是三姑娘的世家良配。
后来听说这位少年郎还救了大房的三爷,连老太太都开始希罕起这贾家少年,大老爷甚至还给神京贾家去信议亲。
本来这事都是大房在那里鼓捣,刘显家的在大宅门呆了一辈子,哪里不知道大房老爷太太那些心思伎俩。
所以她原本对这位贾家公子有些将信将疑,后来听自己当家的说,三姑娘和贾家公子见了一面,两人的确十分登对。
这让刘显家的变了想法,对这件事也好奇起来,毕竟关系到甄三姑娘的终身。
今日她第一次见到贾琮,便惊讶于他出色的容貌仪态,这世上竟然有生得如此得意的男子,更何况年纪轻轻就封了伯爵。
她的心中为三姑娘高兴,脚步也变得轻快了几分,走上一会儿时间,三人便到了裕和堂。
刘显家的进门报信,只等片刻就出来,笑着掀开门帘,说道:“贾公子,老太太有请。”
那一刻贾琮无端生出进荣庆堂的既视感,因为甄贾两家不管是府邸、家风、做派实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贾琮带着龄官一进入裕和堂,首先看到堂中主位之上,坐着一位灰白头发,面目慈和,一身绫罗的老妇。
想来这位必定就是甄家老太太,其余就坐几位衣饰华贵的妇人,年龄不一,必定都是甄家内宅女眷。
那老太太身后还站着位艳如玫蕊的少女,玉姿芳容,风华夺目,一双秋水婉转的双眸,盈盈望着他,嘴角似有笑意。
贾琮微微一愣,便认出那是换了女装的甄芳青。
比起那日一身男装的俊美朗逸,换了女装的甄芳青光彩照人,女儿家的俏美柔婉,明艳无俦,甚是动人。
贾琮目光无意间转动,突然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正坐在甄老太太右首座位上,心中微微讶异。
按理说甄家内院正堂,眼下都是女眷在座,出现成年男子的概率极低。
即便是甄家家主甄应嘉,如果没有要事,多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也就是贾琮这样的青春少年,出现在此时的内堂,才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他略微凝神看去,见老者容颜温润,肌色白净,举止轻盈,毫无半点老态。
这时看清对方样貌,贾琮心中又惊又喜,这人竟是神京名医张友士的兄长张友朋。
当初贾琮离京下江南时,黛玉正收到林如海的书信,信中说林如海这一年时间,久病难去,身体也有些不比往年。
贾琮见黛玉忧心不已,便想邀请医术超凡的张友朋一同南下,去扬州给林如海诊治。
他离京前曾去神京北郊花溪村拜访这位神医,但张家药童说张友朋南下访友,要两月后才返回神京。
贾琮万万没想到居然在金陵甄家见到他,倒真是意外之喜,心中
又看到甄家的大管事刘显,亲自出来迎接贾琮,态度十分恭敬客气,心中更加惊讶。
刘显这位甄家大管事,在整个金陵城都颇有些名气。
到场的宾客,多半都知道他是当年甄家二老爷的得力下属,如今更是甄家生意主事人甄三姑娘的左膀右臂。
甄三姑娘虽然卓绝不俗,在生意场上多有惊艳之举,但她毕竟是个女儿家,不好事事都亲为,桩桩都抛头露面。
所以甄家生意上许多事情,都是这位刘显大管事出面料理。
在金陵的生意场上,这位刘大管事可是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如今却以如此低调和蔼的做派,亲自接待一个年未弱冠的俊美少年。
但这些宾客之中,有少数官员曾和陪都工部有公务往来。
或有人平时颇有雅趣,经常出入清音阁听曲赏乐。
所以他们多半认出,这风仪极其出众的少年,便是最近在金陵风头颇劲,陪都工部火器司监正贾琮,江南文名久著的少年威远伯。
宾客之中更有耳聪目明之人,听到刘显说是奉了甄三姑娘之命,特地过来迎候贾琮。
很多人都知甄贾两家同为金陵老牌世家,两家更是累世交好的老亲。
贾琮和那位甄三姑娘,同为贾甄两家少年一辈中最出色的人物,似乎他们的年龄也算相当…。
如今这位一向眼界颇高的甄三姑娘,让自己的心腹管事亲自出迎,那些知道些根底的宾客,多少遐想出一些喜闻乐见的猜测。
贾琮跟着刘显走堂穿门,甄府虽没有荣国府勋门深重,但在世家宅邸中也已蔚为不俗,走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到了二门内院门口。
早有一个笑容可掬的婆子,已等在门口相侯,见到刘显到来,问道:“当家的,这位就是贾府的琮公子?”
刘显微笑对贾琮说道:“贾公子,我只能送到这里,我家里的会带公子入内院。”
贾琮谢过刘显,便带着龄官,跟着那婆子入了内院大门,一路逶迤经过不少亭台房屋。
那婆子还不时回头打量贾琮,脸上颇有惊艳赞叹的神情。
这带路的婆子便是刘显家的,她丈夫是二房生意大管事,她便是二房内院的管事婆子。
甄家的二房太太,自从甄应泉出事之后,曾经大病一场,之后便寡居内院,寻常很少出现人前。
刘显家的曾是甄芳青母亲的丫鬟,一向对甄芳青母女忠心耿耿。
前些日子府内已传开,大房太太和神京的二小姐,都看好神京贾家那位少年威远伯,认为是三姑娘的世家良配。
后来听说这位少年郎还救了大房的三爷,连老太太都开始希罕起这贾家少年,大老爷甚至还给神京贾家去信议亲。
本来这事都是大房在那里鼓捣,刘显家的在大宅门呆了一辈子,哪里不知道大房老爷太太那些心思伎俩。
所以她原本对这位贾家公子有些将信将疑,后来听自己当家的说,三姑娘和贾家公子见了一面,两人的确十分登对。
这让刘显家的变了想法,对这件事也好奇起来,毕竟关系到甄三姑娘的终身。
今日她第一次见到贾琮,便惊讶于他出色的容貌仪态,这世上竟然有生得如此得意的男子,更何况年纪轻轻就封了伯爵。
她的心中为三姑娘高兴,脚步也变得轻快了几分,走上一会儿时间,三人便到了裕和堂。
刘显家的进门报信,只等片刻就出来,笑着掀开门帘,说道:“贾公子,老太太有请。”
那一刻贾琮无端生出进荣庆堂的既视感,因为甄贾两家不管是府邸、家风、做派实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贾琮带着龄官一进入裕和堂,首先看到堂中主位之上,坐着一位灰白头发,面目慈和,一身绫罗的老妇。
想来这位必定就是甄家老太太,其余就坐几位衣饰华贵的妇人,年龄不一,必定都是甄家内宅女眷。
那老太太身后还站着位艳如玫蕊的少女,玉姿芳容,风华夺目,一双秋水婉转的双眸,盈盈望着他,嘴角似有笑意。
贾琮微微一愣,便认出那是换了女装的甄芳青。
比起那日一身男装的俊美朗逸,换了女装的甄芳青光彩照人,女儿家的俏美柔婉,明艳无俦,甚是动人。
贾琮目光无意间转动,突然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正坐在甄老太太右首座位上,心中微微讶异。
按理说甄家内院正堂,眼下都是女眷在座,出现成年男子的概率极低。
即便是甄家家主甄应嘉,如果没有要事,多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也就是贾琮这样的青春少年,出现在此时的内堂,才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他略微凝神看去,见老者容颜温润,肌色白净,举止轻盈,毫无半点老态。
这时看清对方样貌,贾琮心中又惊又喜,这人竟是神京名医张友士的兄长张友朋。
当初贾琮离京下江南时,黛玉正收到林如海的书信,信中说林如海这一年时间,久病难去,身体也有些不比往年。
贾琮见黛玉忧心不已,便想邀请医术超凡的张友朋一同南下,去扬州给林如海诊治。
他离京前曾去神京北郊花溪村拜访这位神医,但张家药童说张友朋南下访友,要两月后才返回神京。
贾琮万万没想到居然在金陵甄家见到他,倒真是意外之喜,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