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零五章 姻事沟壑深

第四百零五章 姻事沟壑深(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金陵,荣裕坊,甄宅。  

甄老太太斥声严厉:“世文,也怪不得你父亲生气,你也太过荒唐,怎能去做私运火枪的险事。  

家中所有铺子因为这事,都被锦衣卫搜检,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以后谁还敢和甄家作生意!”  

大太太听了这话,心中一惊,生怕老太太揪着这事,免了自己儿子看顾生意的权柄,那家中的生意,大房还怎么插手。  

连忙说道:“老太太,世文这次的确做得不对,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他也知道利害了。  

这次能从锦衣卫安然回来,事情也就过去了,他必定会痛改前非,用心管好家中的生意,再出事故,我和老爷都断不能饶他的。”  

这时,甄老太太身边的甄芳青说道:“三哥这件事,已闹出不小的风波,虽然现在人安然回来,但事情却不会轻易过去。  

锦衣卫最擅长秘缉窥探,行事阴森诡异,他们这次卖贾琮面子,放了三哥回来,只怕背地里定会派人监视三哥的举动。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三哥这段时间还是先呆在府中,避一避外面的风头,才最为妥当。”  

甄家大太太听了这话,也觉得有些道理,她也听说锦衣卫阴险冷酷,一旦沾惹上都是大凶险,并不那么容易甩脱干净。  

让自己儿子居府躲避风头,也是稳当安全的法子。  

可是她转念一想,儿子这样不是等同变相禁足,生意上还怎么管事?  

铺子里的事情,还不由着三丫头折腾?  

不过如今儿子的安危是第一要紧之事,所以大太太虽心中疑虑,却不敢说甄芳青这法子不行。  

一旁的甄应嘉默默无语,看了甄芳青一眼,心中微微叹息,自己这侄女聪慧机敏,心思缜密,最善于扼要取势。  

自己儿子和她相比,终究差了一筹,也怪不得自己二弟出事之后,一个纤纤年华的姑娘家,却能稳稳掌着家中的生意。  

甄家老太太说道:“青儿这话有理,这次事情闹大了,世文就在府上避避风头,外头的生意让青儿看着就成。”  

又对甄芳青笑道:“你只是送去一份书信,琮哥儿就这么热心帮忙,不然世文也不能这么快脱险,这哥儿终究是个有本事的。  

你备上一份礼谢谢人家,过几日就是我的寿宴,再写份请帖送去。  

我也见见贾家的少年伯爵,坊间都说这琮哥儿文武双全,而且生得极为得意,我也瞧瞧是否真如传闻。”  

大太太听出老太太话里意思,贾琮救了儿子出锦衣卫,让老太太觉得他有本事,对贾琮竟开始稀罕起来。  

自己为了让三丫头尽快出嫁,本就在老太太面前说了贾琮许多好话,如今事情赶事情,老太太对贾琮更加上心。  

既让三丫头备礼相谢,又让她写寿宴帖子请人家过府见面,明摆着就是相看孙女婿的架势。  

这一年贾琮少年封爵,声名远播,甄家即便在金陵也听到他的名头。  

上次大太太和甄三姑娘去神京朝拜老太妃,她的女婿北静王水溶,更是对贾琮很是推崇。  

她那贵为北静王妃的女儿,也说此人是世家子中的良配。  

当时大太太只想找个合适的人选,把二房能干的三丫头嫁出去,省得她在甄家生意上碍手碍脚。  

再说三丫头配了荣国贾家的威远伯,对甄家也是很好的联姻合势,这也是世家之间惯用的法子。  

且对将来大房掌管甄家,也是大有益处之事,当时她只是将事情往这些好处想。  

却没想到贾琮到金陵没多长日子,就能如此长袖善舞,面对锦衣卫这样厉害的衙门,也能轻易将儿子弄出来。  

以往她根本没见过贾琮,并没有直观上的体会,如今意识到这少年可不单名声响亮,也是个极有手段的人。  

三丫头本就是家中极厉害的,要是她将来嫁了贾琮,两个厉害的凑在一起,大房能不能真的拿捏住甄家的家业,还真是有些两说了。  

想到这些事情,大太太颇有些给三丫头挖坑,最后自己掉进去的懊悔。  

却听甄芳青话语轻快,对老太太说道:“老祖宗放心,我亲自准备礼物,让人送到兴隆坊老宅,寿帖也会妥当写好送去。”  

金陵,龙潭港。  

码头上人来人往,不远处江涛之中,一艘从姑苏启航的客船,正缓缓向码头停靠。  

码头的凉亭里,贾琮和邹敏儿并肩而立,身后跟着龄官,龄官的小手还牵着豆官。  

当初因为事情紧急,贾琮和邹敏儿带着龄官,连夜离开了姑苏,没来得及把其他四个小戏子带走。  

那四个小戏,是邹敏儿从十几个小戏中筛选而出,都是做唱技艺俱佳之人。  

她们分别是芳官、藕官、艾官、葵官。  

这次贾琮和邹敏儿派出几十个人手,分路东进沿江各州府,进入姑苏的那队人,事先得了贾琮的吩咐,将这四个小戏送回金陵。  

这些小戏将来要进神京教坊司杂剧色,她们都是十多岁的女儿家,从未独自出远门,作为东道的邹敏儿自然要到码头去接。  

龄官、豆官和这四人都是在戏班长大,平时情同姊妹,所以贾琮特地也带她们两个来接人。  

等到客船靠岸,四个十多岁的女孩儿,各自背着小包袱,怯生生的下了客船,一脸拘谨的看着眼前人流熙攘的码头。  

直到龄官和豆官跑着迎了上去,一帮小女孩嘻嘻哈哈乐成一团。  

她们都是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