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两淮生盐危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两淮生盐危(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的旧事,自然对贾母一贯不喜贾琮,一点不觉得意外。  

等到自己小姐出嫁之后,没过多久那个杜氏就生下孩子,贾府也听说发生了许多事情,连国公爷都因气病而死。  

自己小姐的婚期就在那几个月,因此陈氏对此事印象十分深刻,自然也知道贾老太太对这位威远伯的生母十分厌弃。  

陈氏为林如海换过热茶,问道:“老爷,前几日说大姑娘的表哥会来扬州,估算日子也差不多会到了吧。”  

陈氏原是林如海正妻贾敏的贴身丫鬟,自小随贾敏陪嫁林家,后来又做了林如海的通房丫鬟,贾敏去世之后,林如海再未续弦。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贾琮又取出黛玉的书信,还有带给父亲的礼物。  

又问道:“我听林妹妹说,这一年姑父身体欠安,林妹妹十分忧虑,来前让我一定问候,不知姑父可曾请了名医诊治,身子可好些了?”  

林如海苦笑:“早已请过名医看诊,药汤也从未断过,却是时好时坏,不过是虚耗之症,药石也不能立竿见影。”  

贾琮说道:“琮倒是认识一位医术奇异的名医,本来想要请他一同南下,为姑父诊断,可以他近期出门访友未归。  

姑父如能请当地名医,录下详细医案,虽然那位名医无法当面看诊,但据医案也能推断病灶,多一位名医诊断,总有些好处。”  

林如海叹道:“我年轻之时,家中世爵断袭,眼看就要家道不兴,我立志举业,苦读诗书,虽终有所得,却比常人损耗过多,本就留下不足。  

平时也留意保养问诊,这里有几位扬州名医写的医案,他们虽无法根治,但医案却很是详尽,琮哥儿可以带去,让那位名医问诊。”  

又对贾琮笑道:“也难为琮哥儿对此事如此上心,也怪不得玉儿信中老是说你的好。”  

贾琮微笑道:“林妹妹自幼失母,心中最在意之人就是姑父,这些年在贾家,虽得老太太疼爱,姊妹们相伴,但心中却最是挂念姑父。  

姑父为了林妹妹,也该好好将养身子,我不过帮忙寻些诊断的法子,也算不得什么。”  

林如海听贾琮说起黛玉,心中感怀,他自然深知自己女儿的性子,就算贾家富豪,老太太宠爱,她多半还是每日想家。  

说道:“当初在兰台寺为官,倒也罢了,到了扬州署理盐务后,正值圣上登基,勤于朝政,天下已现大治之象。  

因此前些年,两淮盐务,虽有风波,却未有大事。  

可这两年,两淮私盐泛滥,与往年相比,竟严酷了许多,却是千头万绪,实在让人揪心。  

自来两淮盐政都是错综复杂,我自到任,百事缠身,玉儿母亲故去,我也是无法,才送她去外祖家中。  

女儿家有诰命外祖母教养,与她以后总有好处,她留在扬州这等是非之地,不如去神京安逸稳妥…。”  

贾琮这次隐约有些明白,为何林如海会舍得将独生爱女,送到贾府教养。  

生母故去,按照世家大族的习俗,由身份尊贵的外祖母教养,对女儿家以后婚嫁,就是一种体面的背书,更不用说荣国贾家这样的门户。  

而扬州盐政稳妥,倒是相安无事,一旦生出私盐扰政,扬州便成了凶险之地,估计这也是林如海送黛玉到贾家,另外一重原因吧。  

贾琮又问道:“姑父,上次我至金陵公干,两淮盐务在姑父治理之下,平稳无波。  

负责剿除私盐的两淮盐兵,姑夫一次借调八百,所剩之兵都能应付日常盐务,如今不到两年时间,怎么会变得糜重如此。”  

林如海叹道:“最近七八年的时间,大周的气候变得日益恶劣,冬季酷寒,夏日融金,各地天灾时有发生。  

而最近两年,两淮之地气候愈发异常,春涝夏旱,连绵不断,田地歉收,农户逃难,百业不旺,和前几年相比,百姓的生计已大不如往年。  

而朝廷对两淮盐税并未降格,官盐价格和两年前一样,未降分毫,  

老百姓迫于生计,为了节省银子,千方百计去买价廉质优的私盐,官府也是屡禁不止。  

有人买就会有人卖,况且私盐乃天下暴利之首,这两年两淮之地私盐贩卖,渐成烽火之势,长此以往,必生祸患…。”  

贾琮日常对盐政没做太多关注,因此对这方面的事情,一时之间没有那么敏感但见林如海脸色忧色浓重,想他身为两淮巡盐御史,主理两淮盐务,才会对私盐泛滥,有切腹之痛。  

一旦价低质优的私盐大销,还有谁会去买价格高昂的官盐,朝廷的盐税就失去了提取之源头。  

两淮盐税一向是大周国赋的重要组成,一旦出现大数额的盐税缺口,那可是捅天的大事,林如海身为两淮盐务主官,必定难辞其咎。  

如此焦虑重压之下,也怪不得这一年时间,他的身体会出现问题。  

必定是日日殚精竭虑,勤于公务,企图扭转颓势,但却并无转机,过度劳累加上心神焦虑,本来就不是内壮之人,自然就会熬出病来。  

贾琮回想脑子后世关于盐政的见闻,不过他也是乍闻此事,毕竟有些生疏,一时之间也理不出头绪来。  

林如海见贾琮双眉微蹙,似乎陷入沉思,突然觉得自己这话题,和一个半大的少年去聊,很不合时宜,便岔开话题。  

说道:“琮哥儿莫怪,我也是思虑过度了些,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却和你说这些扫兴之事,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