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七十三章 玄墓有梅花

第三百七十三章 玄墓有梅花(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这个名字贾琮自然是清楚的,心中也并不在意。  

后来贾琮入宫奏对火器建营方略,深得嘉昭帝赞赏。  

皇帝又因对荣国贾家的芥蒂,让皇后给芷芍赐宫花钗裙,作为对贾琮的褒奖,为他解围撑腰,对荣国进行打压。  

当时贾母曾以为是宫中为她赐礼,却没想到荣耀的是芷芍,那次贾母曾丢了好大的脸面。  

从此贾母便对宫中关碍之事,都心存忌惮,事事敬慎。  

连带着受过皇后赐礼的芷芍,在贾家的身份变得特殊起来,就因顾忌宫中体面,府上没人再敢当芷芍是丫鬟。  

后来还是王熙凤出的主意,因芷芍从小极服侍贾琮,而贾琮对她又与众不同。  

便给芷芍定了和姑娘一样的二两月例银子,也算应付了宫中的体面。  

甚至家中女眷日常听戏打醮,都会叫芷芍出来露个脸,省的外人说出什么不敬来。  

其实贾母和王夫人心中都清楚,王熙凤给芷芍定的月例,也不单单是为了应付宫中的体面。  

也是因贾府中一贯有的一条旧例,就是府上少爷满了十五岁,娶亲前都会安排两个屋里人伺候。  

也是让正派儿孙娶亲前知道人事,省的去外头荒唐,被不正经的狐媚子勾搭去,惹出家宅不宁不安。  

当初贾政、贾琏等男丁都是这样过来的。  

贾政那两个屋里人,后来便是周姨娘和赵姨娘。  

贾琏就比较悲催了些,遇上王熙凤这样的河东狮吼,他少年时两个屋里人,在王熙凤进门后,被用各种理由撵出了府去。  

其中一个后来嫁给了家奴鲍二,直到现在,贾琏还暗中和鲍二家的不清不楚。  

王熙凤是个里外周到,滴水不漏的人物,也是循着这个家中旧例,考虑内外因由,才给芷芍定了这等月例银。  

因为,在贾家不仅迎春、探春这些姑娘是二两月例,像周姨娘这样没生养的姨娘,也是二两月例。  

王熙凤对大宅门的弯弯绕绕,一向精熟得很,这样不仅应付了外头宫中体面,家宅里谁也说不出一句闲话。  

其实这种事贾母也做过一次,当初薛蟠骚扰英莲,贾母知道英莲是封氏托付给贾琮,形同媒妁之言。  

又因贾琮日益出色,贾母开始有了笼络之念,就此赏给英莲一个小姐戴的赤金项圈,这就等同英莲得到贾家长辈的认可。  

所以,贾琮房里已有了两个明公正道的屋里人,只是贾琮自己未过舞象之年,还未涉及男女之事。  

而芷芍比英莲年长,从小就服侍贾琮长大,在旁人眼中也愈发不同。  

迎春、探春、黛玉等贾家姑娘都知道家中规矩根底,清楚芷芍迟早是要给了贾琮。  

贵勋世宦之家出身的女子,对这样的事也司空见惯,并不在意,所以黛玉才会这样打趣芷芍。  

而芷芍经历坎坷,曾在蟠香寺修炼两年,虽然前尘迷茫,但对贾琮的眷恋来自生死磨难。  

爱恋深沉,心无旁骛,日常举止与世无争,在府上人缘很好,迎春、黛玉等姊妹都和她亲近。  

贾琮见芷芍害羞,便上前解围笑道:“妹妹想看玄墓山的梅花,也不是很难,我这次回去,便在玄墓山带些梅根回来,种在东府必定能活。  

妹妹也不用跋山涉水,便能看到了。”  

芷芍俏脸红晕未消,在一旁说道:“林姑娘,我在蟠香寺住了几年,玄墓山南面向阳坡的梅花最美,我帮姑娘采一些最好的梅根。  

带回东府来种植,姑娘今年过年就能看到梅花开放。”  

黛玉拉着芷芍,见她脸上红晕未褪,也不再打趣,笑道:”好姐姐,这话伱可要记得,我就等着你带山上的梅花回来。”  

金陵,龙潭港码头。  

天空如血晚霞,照耀码头外万顷江流,放射出潋滟耀眼的波光。  

二年前这里曾发生震动天下的龙潭港大案。  

两艘东瀛商船因市舶司处事不公,发生争贡拼斗,导致其中一艘东瀛商船船员被杀,数十名码头守卫和卫所官兵死于非命。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龙潭港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那些南来北往,在码头穿梭停的商船,以及他们的船主和船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几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血腥浩劫。  

两年之前,因龙潭港发生血案,引发水监司大案被侦破,金陵市舶司和水监司作为涉案的主要官衙,遭到极为彻底的清洗。  

这两个官衙的主要官员被杀、自尽、落罪论死、降职调离,几乎十不存一。  

而空出来的官位,被神京金陵两地具备隐势的官场大亨,以各种方式瓜分殆尽。  

这些新上任的官员,慑于他们前任犯下的罪行,以及遭受的可怕后果,因此在他们刚上任履职时,还能尽忠职守,兢兢业业,不出差错。  

但是像金陵这样富奢天下的大城,巨贾富商,豪强大户,云集景从,海贸洋货,列国来往,淌金流银,利欲熏心。  

这些新上任时战战兢兢的官吏,因他们手中掌握的权柄,无数利益攸关的富商豪强,会使用各种手段讨好腐蚀他们的底线。  

两年是不短的时间,足够让重新筑基的堤坝,重新生出无数细密的蚂穴。  

十年寒窗,千里为官,真正清廉如水,心气意志坚贞,毕竟只是少数人。  

而像贾琮这样出身豪族世家,自身又有满腹奇思妙想,从不为银钱所苦,就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