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凤藻传音信

第三百六十八章 凤藻传音信(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金陵,鑫春号江南总店。  

时序将近八月,正是金陵一年中最炎热之时,店门口几株粗大的梧桐树,在骄阳之下,不显委顿,依旧枝繁叶茂,绿意葱茏。  

鑫春号在江南近两年商路铺设,如今在金陵和周边州府,已凝聚出相当规模气象。  

金陵之地,大周陪都,官衙林立,地广人丰,民间富庶,历来都是行商黄金之地。  

鑫春号在金陵除了江南总店,又在各处繁华路段,开设四间分铺,虽店面开脸都不大,但生意却很是兴隆。  

另外,在黛玉给父亲去信之后,在林如海以苏扬林氏的推动下。  

鑫春号在苏州、扬州等地开设分店,商路缓缓向两淮延伸,已成鑫春号除金陵宁波之外,江南第二处银流重点。  

在内务府官衙的推动下,鑫春号在宁波和福州分号都已开张,营造的各类货物,从神京和金陵两地,陆续不断送往这两处沿海大埠。  

在贾琮提出各种奇思概想之下,香水香薰、香水胰子、鸡翅木鬃毛牙刷、青盐牙膏等稀罕物件,开始走上海贸之路…。  

就像杜清娘说的那样,这个世上,没有人比自己,对水监司大案衍生的罪愆,更加执着,更加尽心。  

虽然因年龄资历过浅,还不太引人瞩目,也还未成蔚然之势,不过单单用来荫蔽一家新兴的商号,却是绰绰有余。  

七月末,天地暮色低垂,船体划开翻涌不止的江流,两岸的城郭村镇,在夜色中化为模糊的阴影,不断后逝,并完全被黑夜吞没。  

主要是总店的职责是管理工坊,配送商品,统筹资源,日常售卖东西,并不是总店的主业。  

如果没有周素卿落网,又怎么会牵扯出周正阳这样的人。  

一份灰白色秘劄,一张印花票据,一封中车司手谕。  

突然想起当年在金陵紫云阁,那个将玉版革带让给自己的少年。  

活下去的最大快感,就是让同样该死的人,给自己的父亲陪葬,为自己受的屈辱付出代价…。  

或许杜青娘说的没错,贾琮只是恰逢其会,真正改变自己命途的是自己的父亲。  

大概是天气炎热的缘故,白皙秀气的额头,沁出一层细汗。  

那份灰白色秘劄,只有薄薄两页,记录金陵城内六名中车司密谍,他们的姓名、身份、勾连通信方式。  

宝珠进了二楼房间,拿出个细小精致的竹筒,笑道:“刚收到神京飞羽传信,琮哥奉了圣旨,很快就要到金陵出皇差。”  

曲泓秀对可卿笑道:“你猜的一点没错,皇帝必定是让他稽查周正阳一案,不然不会这个时候下金陵。”  

入仕以来,又和兵部尚书顾延贵、忠靖侯史鼎、平远侯梁成宗等新贵人物关系匪浅。  

当年自己的父亲引刀一快,连累母亲惨死,自己堕入教坊司贱籍,却隐蔽了多少人置身事外。  

礼部教坊司官船。  

贾琮以军功封爵,眼下圣眷在心,出身荣国世家,文宗学圣为师,才名荣冠江南。  

鑫春号对外是堂堂内务府皇商,对内其背后站着荣国贾家新封威远伯。  

而在江南数州,贾家本就是金陵望族,根基深厚。  

虽然眼下只是五品正官,但不管是在新旧勋爵,还是文武两途,都已渐成根底基石。  

比起金陵城中几家分铺的生意兴隆,这家鑫春号总店显得人气略微寡淡,也多几分难得的闲散安静。  

鑫春号之所以能在数年内形成气候,除了有几位精明干练的掌舵人,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商品营造和行商技巧。还在于得天独厚的背景。  

她的一生已毁了,不管以后如何,都洗脱不了教坊贱籍的污名,对一个出身官宦的女子,无异于万劫难复。  

六人中一人就在金陵卫任职,甚至还是一名履职两年的卫所百户。  

谁能想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的是阴谋血腥,家破人亡的屈辱。  

二楼的泓秀和可卿,听到楼梯上传来咚咚声响,又爽脆又急促。  

微微颠簸的船舱中,充斥异样的安静,邹敏儿整理随身的东西,桌子上放了三样东西。  

她望着这些东西,眸光晶莹,思绪翻滚。  

这时,一个身姿灵动的女孩,快步进了一楼厅堂,清秀标致的小脸,微微有些娇红。  

当初杜清娘救自己于绝境之时,即是出于一种怜悯,也是看中生不如死之人,污浊疯狂之中,能够迸发的巨大潜力。  

神京官衙蜂拥而下金陵,稽查搜索,无孔不入,父亲做下的那些事,迟早都会被人查出。  

曲泓秀和秦可卿听了这话,都脸露喜色,两人取出竹筒中的信纸,上面只说贾琮不日将下金陵,却并没有说明此行目的。  

郎朗如月,风姿无双,曾给一个无忧无虑的窈窕女儿,最朦胧美好的遐思。  

其它五人都在金陵从事各行各业,从事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  

一个娇生惯养的官宦小姐,命运被瞬间改变,悠然尊贵的青春被人随意践踏。  

因贾琮奇特的人脉基础,金陵锦衣卫千户葛贽成、百户刘海、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等,因各种缘故,成为鑫春号在江南快速蓬勃的臂助。  

如此多的因素交融之下,鑫春号在江南的蓬勃,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年龙潭港大案爆发,金陵军民死伤枕籍,天下侧目;石槽窝子杀人灭口,积尸六十一人,朝野震惊。  

就算没有贾琮的出现,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