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流波不知深

第三百五十六章 流波不知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七月十五,中元节,居德坊伯爵府。  

贾家东西两府,只有东府的会芳园,从城东的鎏阳河引入活水,在园中聚成大片河渠水榭。  

会芳园中许多亭台楼阁,都是临水而建,轩美瑰丽,后来的大观园就是在此格局上改建。  

园中河渠水榭之中,错落种植碧莲荷花,盛夏时节郁葱绽放。  

夜幕时虽花苞收敛,但碧叶如盖,晚风拂过,摇曳生姿,如真似幻。  

两艘游船在河中游弋,银铃灿灿的笑声,合着漫天明灭不定的星光,回荡在碧莲清波之间。  

今天是中元节,上午两府忙过祭祖烧纸之事,贾琮便按中元节的习俗,请了西府的姊妹们到东府游湖。  

当然出于礼貌,他也请了贾母、王夫人等内眷,但贾母推说身体不适没来,贾母不来,王夫人自然也不好来。  

自从贾琮迁居东府,将伯爵府的门槛守得很紧,回绝了贾母鼓捣出的几项安排,老太太心里气一直不顺,自然不愿意捧这孽孙的场。  

鸳鸯心中稀罕,不过略微想了想,倒是明白了些什么。  

宝玉得了消息,知道这么多姐妹都过去玩耍,也很想要来,不过这次被他老子揍得太狠,行动还不方便,只好悻悻作罢。  

两艘游船上的姑娘们,将一只只点亮烛火的河灯,纷纷放入河中,火光映照波光,随波飘荡,似与天上星光交相辉映。  

但这些各房姑娘丫鬟,都善针线,会描绣样,手头却都是灵巧的,便嘻笑着在河灯上画些牡丹禽鸟等吉祥图案,然后放入河中做乐。  

不过这也正中贾琮下怀,他们祖孙两看相厌,大家处在一起,也各自不自在。  

那艘游船上,贾琮正和黛玉探春等姊妹说笑,金钏楞楞望着河中那盏河灯,还有映照波光中那俊美无俦的面容…。  

贾琮自乐得请了黛玉、宝钗、探春、迎春、惜春等姐妹过来,晴雯又去请了相好的鸳鸯、琥珀、金钏等一起玩。  

游船上黛玉微笑道:“三哥哥诗词之能卓绝,但自上次在金陵做出几首,却再没见你新作,如此才华白白虚耗,岂不可惜。  

燃放河灯是中元节一大习俗,也是内宅女眷中元祈福许愿必做的事。  

却见金钏望着那河灯微微发愣,然后放入河中流走,河灯晃晃荡荡,顺流而去,正飘向前面那艘游船。  

一旁探春笑道:“瞧三哥哥说的,你做出的都不算好的,这天下做诗词的人都要羞死了。”  

鸳鸯见金钏的神情,有些好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盏摇曳河灯旁,波光中幻灭不定的少年倒影,她的心儿也跟着摇晃,脸上一阵发烧。  

今日姊妹同游,良辰美景,三哥哥可有新作。”  

今天中元放河灯,姊妹们各自都做了几首,连小惜春读书未久,都诌了一首应景。  

金钏自从做了宝钗的丫鬟,整个人又重新活了过来,性子虽然依旧爽利,但举止却多了稳妥,像是一下长大了许多。  

黛玉、三春、芷芍、英莲等各有锦绣,胸有文思,多在河灯上写诗联句,以为雅趣。  

鸳鸯见了金钏画在河灯上图案,心中却微微奇怪,金钏画的不是花卉,不是禽鸟,而是一口八角玲珑井。  

贾琮受不得她们起哄,看了眼身旁清眸波光,芙蓉桃李,美不胜收,便拿了一盏空白的河灯,提笔在上面写到:  

晴雯、五儿、紫鹃、鸳鸯等人虽无文秀之才,还有人是不识字的。  

贾琮笑道:“倒不是不愿常常做,大概是才量有限,没办法一直做好的出来,不好贻笑大方。”  

火中莲蕊清流开,娇红妍绿相徘徊。  

耀如列宿漫天辉,静似流觞宛宛来。  

转世何知空有相,红尘却叹劫成缘。  

年华几时风霜尽,鱼龙水底软怀香。  

自贾琮去年从金陵回来,众人就没再见他做诗词,如今终于见他重新提笔,个个都好奇围了上来。  

只是前面两句,各自读了都觉口齿蕴香,今日姊妹们中元节夜游船,放河灯,却被这开头两句写尽了意思。  

此时人人都正当青春妙龄,颜色正好,不正是人生娇红妍绿之时,更被贾琮比成耀如列宿漫天辉,静似流觞宛宛来。  

黛玉、探春等姊妹都品出诗句中,贾琮对她们姊妹的渲染赞叹,各自心中温馨欢喜。  

只是读到第三句:转世何知空有相,红尘却叹劫成缘。  

各自心中微微有些迷惑,都知道贾琮文武卓绝,心志坚毅,更非常人,竟也会有这等迷离之言宝钗日常杂学并蓄,对佛经道书多有涉猎,却听出贾琮这句有出世来生之慨。  

只是他如此少年得意,又如何会生出这样心思…。  

当各人读到最后一句:年华几时风霜尽,鱼龙水底软怀香。  

迎春只有姐弟之思,惜春懵懂无知,其余各人读出风流旖旎,不免生出遐思爱嗔…。  

七月十五,中元节,金陵。  

周正阳府邸坐落在金陵城东霖庆街,这条街地产金陵繁华之地,街道两头各有不少店铺,每天大早也有很多摊贩在这里谋生。  

只是靠近周府的一段距离,街面上却十分洁净,极少会有人在这附近摆摊做生意。  

金陵城中十亭人有八亭人都知道,这间府邸住了金陵城里的大人物,堂堂金陵卫指挥使周正阳,手上掌着卫戍金陵的数千人马。  

因此,周府守门的两个小厮,根本不用担心有不长眼,会在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