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贵女牵权势(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和姊妹们在会芳园玩得高兴呢,没成想婶娘这就过来接自己回去。
陈氏笑道:“姑太太这个孙儿,真是过于得意了些,这才没多少时间,又立下功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十几岁孩子被赐服的。
这才过去几年时间,贾琮便发迹到这种程度,更让李氏觉得自己没看走眼。
所以,对史家想撮合贾琮和湘云,王夫人毫不在意,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宝玉,她们怎么折腾都和自己这边没关系。
堂中几个女人,心中正盘旋各自心思。
却没想到史湘云继续说道:“三哥哥还说,他今天到宫中领了赐宴,皇后还赏了恩典,让三哥哥去见了家里大姐姐呢。
三哥哥还和宫里的大姐姐说了很多话呢。”
这话把贾母和王夫人听呆了,贾琮入宫竟然见过可元春。
连贾母也就年节入宫朝拜,偶尔才有机会见到元春,这还不是每年都有的事。
即便见到也说不得多少话,因为宫里规矩森严,实在不比其他地方。
不然元春后来也不会说出,不得见人的地方之类犯忌之语,心中厌弃溢于言表。
要说贾家的几个千金,贾母最关切的,便是这一年见不到一面的大孙女。
当初送这最出色的嫡孙女儿入宫,贾家可以说所图甚大,把贾家将来的富贵长久,都寄托在元春身上。
听了这个消息,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陈氏看出自己姑母心中有了事情,便起身告辞。
史湘云和贾母说道:“老祖宗,我先和婶娘回去,你可记得让人接我过来玩。”
贾母笑着哄她:“我听你婶娘说,伱如今女红愈发好了,下月你要给我做个得意的做礼,不然我可不去接你。”
贾母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八月份是她的寿辰之月。
史湘云笑道:“好祖宗,这还不容易,想要什么样的告诉我,我保准做了让你满意。”
贾母本来听了元春的事,心思有些复杂,神情郁郁,却也被湘云这话逗得笑了起来。
贾母让王熙凤送了陈氏和史湘云出门。
便立即让鸳鸯去东府,叫贾琮到荣庆堂说话,大孙女入宫八年,日常消息不多,既然贾琮见到了,还说了不少话。
贾母自然要叫过来问个仔细。
自从贾琮被赐了东府,鸳鸯每日守在贾母身边,也从来没来过这里,兜兜转转花了不少功夫,才在会芳园找到贾琮。
这两年贾母每次传贾琮去荣庆堂,几乎都是让鸳鸯过去叫人,两个人几乎都形成默契了。
一路上鸳鸯说了几句刚才堂中的事情,贾琮便知道让他过去,必定是要问元春的事情。
当初贾家为延续家族富贵,才送元春入宫搏取气运,关于元春的一切,自然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最关切之事。
在原有的轨迹里,元春是关系贾家兴衰的重要人物。
从她册封贤德妃之始,贾家就埋下盛极而衰的隐患,等到她离奇死亡,贾家便迅速大厦倾倒。
而且元春被封妃也十分离奇,入宫十余年默默无闻,一朝突然荣盛,然后便很快陨落,还有死于非命之论。
至少以贾琮的亲身经历,四王八公等老牌勋贵,当年曾是太上皇的肱骨簇拥,一向被当今嘉昭帝厌弃排斥。
正常情况下,元春身为荣国公孙女,是绝不会被嘉昭帝册封为妃的,就算册妃,也不会在入宫十余年后。
这其中细究起来,都是满满的蹊跷和阴谋,贾家这些妇人想要卖女求荣,注定到头一场空。
荣庆堂中,贾母一见到贾琮,也没心思问他立功受赏的事,叫堂中服侍的丫鬟婆子都退了出去。
这才问道:“我听云儿说,今日你进宫见到了你大姐姐?”
贾琮回道:“大姐姐很是想念家中长辈姊妹,我便和她说了许多家中趣事,大姐姐听了很是欢喜。”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酸楚,双眼有些湿润,微微叹了一口气。
元春是贾母的嫡长孙女,自小都是在她身边教养,比其他三春姊妹更得她器重,当初如果不是为了家门,她是舍不得送入宫的。
一旁的王夫人却问道:“如今你大姐姐做凤藻宫的女史,宫中的贵人对她可还器重。”
贾琮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然听出王夫人的话音,她不问自己女儿过得好不好,只问是否得宫中贵人器重。
这个宫中贵人多半就是指皇上,不好直说罢了,贾琮心中冷笑,没想到王夫人还挺有志向的。
回道:“皇后娘娘对大姐姐倒是和善,这次琮入宫受宴,皇后顾及亲恩之情,特地安排琮和大姐姐相见。
至于其他贵人是否器重,就不得而知了,大姐姐住在凤藻宫左近一处官廨,那地方有些僻静,日常都没人,只有抱琴一人服侍。”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脸色难看,就一个人孤零零住着,身边就一个丫鬟服侍,这未免过于窘迫了。
其实她们一年最多也就能见元春一面,还说不得许多话,哪里知道她在宫中的起居细节,元春怕家里担心,更不过去说这些。
要知道哪怕迎春、探春这些庶出的小姐,身边都不止一个贴身丫鬟,更不用说还配了知人事的教养嬷嬷。
这入宫的女子的境况,竟连家中庶出闺阁都不如,把贾母和王夫人攀附皇家的美梦,着实打破了不少。
贾琮继续说道:“当今圣上勤于政事,
陈氏笑道:“姑太太这个孙儿,真是过于得意了些,这才没多少时间,又立下功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十几岁孩子被赐服的。
这才过去几年时间,贾琮便发迹到这种程度,更让李氏觉得自己没看走眼。
所以,对史家想撮合贾琮和湘云,王夫人毫不在意,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宝玉,她们怎么折腾都和自己这边没关系。
堂中几个女人,心中正盘旋各自心思。
却没想到史湘云继续说道:“三哥哥还说,他今天到宫中领了赐宴,皇后还赏了恩典,让三哥哥去见了家里大姐姐呢。
三哥哥还和宫里的大姐姐说了很多话呢。”
这话把贾母和王夫人听呆了,贾琮入宫竟然见过可元春。
连贾母也就年节入宫朝拜,偶尔才有机会见到元春,这还不是每年都有的事。
即便见到也说不得多少话,因为宫里规矩森严,实在不比其他地方。
不然元春后来也不会说出,不得见人的地方之类犯忌之语,心中厌弃溢于言表。
要说贾家的几个千金,贾母最关切的,便是这一年见不到一面的大孙女。
当初送这最出色的嫡孙女儿入宫,贾家可以说所图甚大,把贾家将来的富贵长久,都寄托在元春身上。
听了这个消息,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陈氏看出自己姑母心中有了事情,便起身告辞。
史湘云和贾母说道:“老祖宗,我先和婶娘回去,你可记得让人接我过来玩。”
贾母笑着哄她:“我听你婶娘说,伱如今女红愈发好了,下月你要给我做个得意的做礼,不然我可不去接你。”
贾母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八月份是她的寿辰之月。
史湘云笑道:“好祖宗,这还不容易,想要什么样的告诉我,我保准做了让你满意。”
贾母本来听了元春的事,心思有些复杂,神情郁郁,却也被湘云这话逗得笑了起来。
贾母让王熙凤送了陈氏和史湘云出门。
便立即让鸳鸯去东府,叫贾琮到荣庆堂说话,大孙女入宫八年,日常消息不多,既然贾琮见到了,还说了不少话。
贾母自然要叫过来问个仔细。
自从贾琮被赐了东府,鸳鸯每日守在贾母身边,也从来没来过这里,兜兜转转花了不少功夫,才在会芳园找到贾琮。
这两年贾母每次传贾琮去荣庆堂,几乎都是让鸳鸯过去叫人,两个人几乎都形成默契了。
一路上鸳鸯说了几句刚才堂中的事情,贾琮便知道让他过去,必定是要问元春的事情。
当初贾家为延续家族富贵,才送元春入宫搏取气运,关于元春的一切,自然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最关切之事。
在原有的轨迹里,元春是关系贾家兴衰的重要人物。
从她册封贤德妃之始,贾家就埋下盛极而衰的隐患,等到她离奇死亡,贾家便迅速大厦倾倒。
而且元春被封妃也十分离奇,入宫十余年默默无闻,一朝突然荣盛,然后便很快陨落,还有死于非命之论。
至少以贾琮的亲身经历,四王八公等老牌勋贵,当年曾是太上皇的肱骨簇拥,一向被当今嘉昭帝厌弃排斥。
正常情况下,元春身为荣国公孙女,是绝不会被嘉昭帝册封为妃的,就算册妃,也不会在入宫十余年后。
这其中细究起来,都是满满的蹊跷和阴谋,贾家这些妇人想要卖女求荣,注定到头一场空。
荣庆堂中,贾母一见到贾琮,也没心思问他立功受赏的事,叫堂中服侍的丫鬟婆子都退了出去。
这才问道:“我听云儿说,今日你进宫见到了你大姐姐?”
贾琮回道:“大姐姐很是想念家中长辈姊妹,我便和她说了许多家中趣事,大姐姐听了很是欢喜。”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酸楚,双眼有些湿润,微微叹了一口气。
元春是贾母的嫡长孙女,自小都是在她身边教养,比其他三春姊妹更得她器重,当初如果不是为了家门,她是舍不得送入宫的。
一旁的王夫人却问道:“如今你大姐姐做凤藻宫的女史,宫中的贵人对她可还器重。”
贾琮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然听出王夫人的话音,她不问自己女儿过得好不好,只问是否得宫中贵人器重。
这个宫中贵人多半就是指皇上,不好直说罢了,贾琮心中冷笑,没想到王夫人还挺有志向的。
回道:“皇后娘娘对大姐姐倒是和善,这次琮入宫受宴,皇后顾及亲恩之情,特地安排琮和大姐姐相见。
至于其他贵人是否器重,就不得而知了,大姐姐住在凤藻宫左近一处官廨,那地方有些僻静,日常都没人,只有抱琴一人服侍。”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脸色难看,就一个人孤零零住着,身边就一个丫鬟服侍,这未免过于窘迫了。
其实她们一年最多也就能见元春一面,还说不得许多话,哪里知道她在宫中的起居细节,元春怕家里担心,更不过去说这些。
要知道哪怕迎春、探春这些庶出的小姐,身边都不止一个贴身丫鬟,更不用说还配了知人事的教养嬷嬷。
这入宫的女子的境况,竟连家中庶出闺阁都不如,把贾母和王夫人攀附皇家的美梦,着实打破了不少。
贾琮继续说道:“当今圣上勤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