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除爵与封爵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除爵与封爵(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贾母一听这话,便觉天旋地转,贾政王夫人等吓了半死,连忙上前宽慰,又让丫鬟即刻去请医。  

而贾敬早无半分仙道风范,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此时连一向宽厚的贾政,也对他大皱眉头,堂堂宁国家主,进士出身,抛家舍业。  

将宁国偌大的家业,丢给个不成器的儿子,才会有今日之祸。  

如今事发,毫无作为,束手无策,只知妇人般哭泣,连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都不如。  

而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看着贾琮,眼中都流露出惊骇的神情。  

想到他刚才堂中所言,竟然丝毫不差,就像是能未卜先知一般。  

贾琮对贾政道:“老爷,如果东府只有当家女眷,天使宣旨,总要有个男丁去接旨筹谋,不然府上下人只怕要乱!”  

贾母这时也缓过劲来,战战兢兢问道:“东府被查抄,西府会不会…。”  

而第三位官员,也是贾琮的老相识,曾在金陵与贾琮联手剿灭东瀛浪人,如今任大理寺左寺正杨洪斌。  

也不知东府现在乱成什么样子,现在哪里敢过去掺和。  

而另一个贾琮也认识,是他院试的座师,如今已经升迁为礼部大宗伯的郭佑昌。  

只见府门口兵马幢幢,上百锦衣卫将宁国府围得水泄不通,刀枪雪亮,威势吓人。  

贾母松了一口气,才说道:“政儿还是你过去看一下,那边都是些妇道人家,不能看着不管。”  

老爷去帮着接圣旨,东府的女眷就让琮哥儿去关照吧,虽是外男,但琮哥儿才多大年纪,哪里用顾忌这些个。”  

王熙凤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太太说的极是,三弟如今衙门应差,见多了世面,正是最稳妥的人。  

贾琮没想到今日到宁国府宣旨查抄的官员,身份竟然如此之高,一人为王爵,一人是六部魁首之一。  

又对贾琮说道:“你也一起去,老爷待你不薄,记得要护着老爷。”  

贾琮回道:“老太太放心,西府并无罪责,东府查抄与西府不相干。”  

正门之下站着三个个官员。  

看来嘉昭帝是要将除爵查抄宁国府,做得堂而皇之,以无可辩驳之势,昭示法度森严,彰显赫赫皇威。  

贾琮听了心中好笑。  

东府如今只有女眷,自己和贾政过去只是帮着接旨,料理首尾,又不是上刑场,也值得怎么提醒。  

还是王夫人醒悟过来,说道:“如今东府那边来了兵马,凤姐儿一个妇道人家的确不便过去。  

我先去准备住处,她们婆媳接过来也好安顿。”  

本来王熙凤要去东府提醒尤氏婆媳收拾细软,如今听到官兵已到府抄家,已吓得脸色苍白,再也迈不开脚步。  

她虽泼辣,但毕竟是个女人,听到抄家的事情,又怎么会不害怕。  

贾琮和贾政出了荣国府西角门,这时候也不敢托大坐马车,一路快走到了东府正门前。  

一人二十多岁年纪,戴白簪缨银翅王帽,穿四爪坐龙白蟒袍,看穿戴竟是王爵身份。  

贾琮见几个锦衣正架起梯子,取下了那块曾经象征无比荣宠富贵,敕造宁国府黑底金字大匾,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  

贾政看到这一幕,脸色惨白,双目含泪,整个人摇摇欲坠。  

口中无限悲愁的喃喃自语:“子孙无德,子孙不孝啊,辱没了祖宗刀山火海拼杀得来的家业!”  

贾琮连忙上前扶住:“老爷,事已至此,再伤感也是无奈,还是先接圣旨吧,尽快收拾好首尾,也好让老太太放心。”  

贾政醒悟过来,如今不是难过的时候,带着贾琮来到那两位传旨官员前。  

对其中那位身穿坐龙白蟒袍的年轻人施礼:“北静王驾临,贾政有礼了。”  

北静王水溶面带微笑:“存周公客气,伱我两家是世交之谊,不可外道了,今日我与郭大人上门宣圣。  

宁国虽堕罪衍,但宁国先祖于国有功,小王知如今府中只有女眷,未有贵宗男丁迎旨前,已约束军士不得闯府,以免亵渎。”  

贾政听了这话一脸感激,说道:“王爷高义,以全贾族体面,贾政感激不尽。”  

贾琮听了北静王这话,也松了一口气,又过去以座师之礼见过郭佑昌。  

当初郭佑昌点贾琮为雍州院试案首,还引起不小的朝廷风波,事后朝野内外多少有些微词。  

但自从贾琮在糊名誊抄之下,依旧勇夺雍州恩科乡试解元,当初那些微词,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  

所有的人只说他郭佑昌慧眼识珠,目光精准了得,点中的院试案首,居然能二元登科,堪称科场佳话。  

所以郭尚书对这位佳弟子十分顺眼,早已忘了当初因为他,而被嘉昭帝辖制挤兑的糗事。  

既然贾族官身男丁到场,传旨便刻不容缓,贾政将北静王和郭佑昌引入宁国府丛绿堂。  

又吩咐下人设案焚香,由礼部尚书郭佑昌宣读圣旨。  

圣旨的大意是贾珍父子,身为国朝勋贵,不思皇恩荣宠,枉顾国法,暴戾无德,戕害良庶,罪行昭昭,除宁国爵。  

撤缴太祖册封诰书,查封敕造宁国府,府中公中资材充公,家眷奴仆自谋放归。  

圣上因念宁国先祖有守疆护国之功,然子孙勋爵不可轻取,取之必由军功。  

宁国除爵后封爵三载,宁国子嗣如建军功殊勋,方可启爵重封,三载无所出,绝宁国爵禄,永不叙用。  

听完宣旨,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