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贡院笔墨酣

第二百一十二章 贡院笔墨酣(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神京,贡院。  

天色方微微亮起,贡院门口已聚集大批恩科乡试的学子,到处人头攒动。  

参考去年雍州院试取中人数,本次参考恩科乡试将有两千人之数。  

这个乡试规模,除去南方一二个科举大州外,也算首屈一指了。  

神京为大周国都,天子脚下,这类人群聚集之事,官府都是极慎重对待,以免生出不测之祸。  

从昨日午后开始,便有一千团营禁军被调动,守卫贡院四周,把守四处路口,刀枪肃然,戒备森严。  

本次恩科乡试共分三场。  

首场,五月初八至五月初十,试以四书截题程文;  

次场,五月初十一至五月初十三,试以五经诏表议文;  

三场,五月初十四至五月初十六,试以时务策论。  

一场乡试延续九天之长,考的不仅是才华、心智、耐力,当然还有体力…。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而被搜检出作弊之物的考生,个个浑身颤抖,脸色惨白,被禁军毫不客气的带走,等待他们的是禁考,甚至是革除功名,永不入试。  

这种事情每次科考都会发生,只是那个在干粮中查出夹带的考生,把其他人害苦了。  

贡院的吏员分赴各列考棚,逐个下发答卷和稿纸。  

等到二通登科鼓响起,数十位贡院差役,高举考牌,上面写着乡试首场考题,在各排考棚之前,来回巡走。  

三天两夜之中,估计十成才华,必定要被去掉五成,还好贾琮的运气不错,分到的考棚在左侧靠前的位置。  

贾琮看清考牌上写了四个小题,分别截题自大学、中庸、孟子:  

国治而后天下平。  

最后为题眼:圣人纷云天下之平有四者不同,何欤?  

贾琮记得院试入考之时,有不少考生被搜检出夹带之物,但是能进入乡试的,都是有一定才学抱负之人,极少会有人因小失大。  

神京镇安府、祈年府调派二百衙役,管束贡院门口人群秩序,看守贡院各出入口,搜检考生衣物物品,严防作弊夹带之物。  

贾琮被人全身搜检自不待言,连宝钗送的人参茯苓糕,都被人一块块切开检查,虽然有些膈应,但还能将就着充饥。  

这个过程会持续半个时辰,一直到所有考生看清并抄录考题。  

黛玉备在书箱中白蜡,也被掰断查看,好在点燃照明还是可用的…。  

等到一通登科鼓,轰隆隆响起,肃穆庄严的气息,笼罩了整个贡院,嘉昭十三年恩科乡试拉开序幕。  

但事事都有例外,参考人数近两千之数,总还会有人求进心切,铤而走险。  

当贾琮看清题目,不由自主松了一口气,他不知道其他考生如何,但这个题目对他并不难,只要精熟四书,有沉淀所得即可。  

神京贡院中考棚五十间为一列,每列右侧尽头有号厕,如有考生运气欠佳,被分配到右侧尽头的考棚。  

好不容易通过入院搜检,贾琮拿着发放的号牌,寻找属于自己的考棚。  

修其身而天下平。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贾琮便亲眼看到,有四五人被搜检出夹带之物,掩于发髻,隐于内衣,藏之笔管,甚至是干粮之中。  

首场考试,就是用这四句各自撰写八股程文,然后再以四者之不同进行阐述论证,一共即为答题五道。  

像类似的四书截题他做过许多,其中,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刚巧还做过习练程文。  

其余考题虽没做过一模一样的,但柳静庵有不少类似精妙批注,触类旁通,大同小异,自然是胸有成竹。  

他决定第一天将所有题目草稿写完,第二天揣摩润色,第三天进行答卷抄录,如此时间非常充裕。  

其实按他的水准,有一天半时间就足够了,但是考场之内,还是不要过于引人注目,老老实实挨完三天为妙。  

他将考题工整抄录在稿纸上,又思索出踹了一些时间,便提笔开始拟稿。  

坐在对面考棚的一名考生,年近四十,一脸的老练沧桑,应是久经考场之辈。  

他见出题之后,只不过盏茶功夫,对面的贾琮便兴致勃勃开始答题,先是有些惊讶,继而有些不屑。  

心中忍不住腹谤,半大的孩子居然也进了乡试,还是年轻气盛些,未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此次考题从四书中取同理之句截题,又要相互印证,比前两次乡试出题愈发新颖,不仔细思量,就轻忽下笔,岂非取败之始。  

小孩子还是浅薄少识,多经历几次乡试磨砺就好了,自己当年也是少年进学,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想到这里心中有些感叹,继续闭目神游沉思,不再管对面那毛头小孩。  

那边贾琮已胸有成竹,疾笔而书,几有一气呵成之势。  

大学言“国治而后天下平”者,顺应其序而言也。  

孟子言“修身而天下平”者,往溯其本而言之。  

“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者,国治修身之全事。  

遇到关窍之处,停笔思索合适措辞,然后又提笔续写。  

写了许久,腹中饥饿,又用考棚中的火盆,把干粮烤热,合水充饥,颇有些艰苦。  

贡院之中,露天饮风,坚食果腹,不管是国公贵胄,还是寒门子弟,等同视之。  

而对面那位考场前辈,才刚刚气定神闲的开始动笔。  

贾琮吃过干粮,又稍事休息后,提笔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