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仇敌相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郑春和才五十多岁,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老者了。
赵孝骞看着他佝偻的身躯,神情微动。
打开宫门的竟然是他,赵孝骞是真没想到。
在赵孝骞的印象里,郑春和向来是个很谨小慎微的人,当然,或许有点贪财,但他对赵煦的忠心,恐怕放眼世上无人能及。
没想到郑春和居然能参与到这场夺门之战里,让赵孝骞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了宣德门。
“郑内侍,你…”赵孝骞欲言又止。
郑春和微笑道:“官家在世时,奴婢便知官家心情矛盾,尤其是驾崩前那些日子,他日夜都在煎熬中。”
“在官家的眼里,殿下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选,无论哪方面都是。可惜殿下的宗亲身份终究差了一筹…”
“官家临终前其实都在遗憾,这些年官家与殿下呕心沥血打下的局面,若落于旁人之手,实不知将是何等的情势。”
“大宋明明快要灭亡辽夏,换了个昏君上来,前人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官家很担心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
提起赵煦,郑春和的眼泪又止不住了,垂头道:“幸好,殿下不是迂腐愚忠之人,官家临终前很多话不便说出口,但殿下这么做了,官家在九泉之下想必很欣慰的。”
赵孝骞叹道:“我与官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比他更强硬一些罢了。我亲下的局面,不容许外人摘了果子。”
“看看官家那几个兄弟,不夸张的说,没一个比我强,所以,我当仁不让了。”
郑春和点头:“殿下此举,正是为大宋社稷千秋万世计,列祖列宗亦不会怪你的。”
二人站在宫门前聊着,数万燕云边军却已冲进了宫中。
延福宫里的宦官宫女们这两日可谓是担足了心事,赵佶刚率军进宫不久,才短短半日,结果宫门又被破了,这次进来的却是燕云边军。
仿佛此时此刻天下有能力的人都盯上了这座皇宫,占领了它,才代表了胜利。
燕云边军冲入宫中,宫人们吓得魂不附体,以为又像赵佶麾下那支兵马一样,对宫人动辄杀戮。
不过燕云边军进宫后,表现得倒是颇为文明,他们没有杀戮抢掠,只是将所有的宫人召集到一起,集中看管起来,不允许他们走动。
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任何无礼的举动,相比之下,这些看起来骁勇暴躁的边军,竟比殿前司的兵马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仅仅只看两支军队的表现,人们心里大约便能分辨得出谁是王师,谁是叛军了,相差实在太明显。
宫门外,赵孝骞拍了拍郑春和的肩,道:“郑内侍好生休养几日,将来我的身边还需要人,你考虑一下。”
郑春和眼中升起了光亮,随即躬身道:“殿下登基后,如若不弃,奴婢愿服侍殿下,直到奴婢老迈不堪以用。”
赵孝骞深深地道:“你的忠诚,是我最看重的,对故主如此,我这个新主只要善待你,想必你亦待我如待官家。”
“奴婢愧受殿下谬赞。”
一名将士匆匆跑来,禀道:“殿下,大军已完全控制了延福宫,从宣德门到拱宸门,还有左右两掖诸殿,皆已在我大军掌控之中。”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赵佶呢?”
“赵佶在大庆殿,他身边的殿前司禁军都投降或被拿下,唯有他一人仍在负隅顽抗,不肯投降,将士们准备冲进去拿下他。”
赵孝骞道:“不必冲进去,我要见见他。”
说罢赵孝骞朝郑春和点点头,然后迈步朝宫门走去。
一脚踏进延福宫,赵孝骞身形一顿。
以往进宫都是以臣子的身份,今日这一脚迈进去,他已是延福宫的主人了。
停顿瞬间,赵孝骞继续前行。
在燕云边军的簇拥下,赵孝骞一步一步走到大庆殿前。
大殿已被将士们团团包围,所有人站在殿外,平端燧发枪,枪口指着紧闭的殿门。
见赵孝骞到来,将士们收枪行礼,赵孝骞摆了摆手,问道:“殿内只有赵佶一人?”
“是,大势已去,他身边的人或逃或降了,只有他一人留在殿内。”
赵孝骞扬了扬下巴,道:“把门打开,我跟他单独聊聊。”
身后的陈守站出来,道:“殿下三思,君子不立危墙,提防赵佶情急拼命,不如让末将把他拎出来,绑结实了,也不耽误殿下跟他聊天。”
赵孝骞一乐,抬脚踹了一下他的屁股,道:“你特么装什么文化人,还学会拽词儿了,‘君子不立危墙’这句话谁说的,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这下把陈守难住了,期期艾艾道:“末将跟王府李长史喝酒时,他说的,末将偷偷记了下来,打算以后跟殿下显摆一下,但这话谁说的,出自哪里…李长史也没说呀。”
赵孝骞大笑:“你啊,就不是读书那块料,还是乖乖回去舞刀弄棒去吧。”
然后赵孝骞朝紧闭的殿门示意了一下,道:“破门,我要进去。”
陈守见赵孝骞坚持,只好一挥手,麾下的禁军将士们一齐用力,单薄的殿门很快被破开。
赵孝骞昂然而入,陈守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死也不肯让赵孝骞独自进殿。
赵孝骞也不赶他,自己是个很惜命的人,从来不会装什么单刀赴会的英雄好汉,尤其是眼下的局面,可以说自己已是胜利者了,若是最后这一哆嗦的时候被人狗急跳墙害了命,那可就
赵孝骞看着他佝偻的身躯,神情微动。
打开宫门的竟然是他,赵孝骞是真没想到。
在赵孝骞的印象里,郑春和向来是个很谨小慎微的人,当然,或许有点贪财,但他对赵煦的忠心,恐怕放眼世上无人能及。
没想到郑春和居然能参与到这场夺门之战里,让赵孝骞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了宣德门。
“郑内侍,你…”赵孝骞欲言又止。
郑春和微笑道:“官家在世时,奴婢便知官家心情矛盾,尤其是驾崩前那些日子,他日夜都在煎熬中。”
“在官家的眼里,殿下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选,无论哪方面都是。可惜殿下的宗亲身份终究差了一筹…”
“官家临终前其实都在遗憾,这些年官家与殿下呕心沥血打下的局面,若落于旁人之手,实不知将是何等的情势。”
“大宋明明快要灭亡辽夏,换了个昏君上来,前人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官家很担心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
提起赵煦,郑春和的眼泪又止不住了,垂头道:“幸好,殿下不是迂腐愚忠之人,官家临终前很多话不便说出口,但殿下这么做了,官家在九泉之下想必很欣慰的。”
赵孝骞叹道:“我与官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比他更强硬一些罢了。我亲下的局面,不容许外人摘了果子。”
“看看官家那几个兄弟,不夸张的说,没一个比我强,所以,我当仁不让了。”
郑春和点头:“殿下此举,正是为大宋社稷千秋万世计,列祖列宗亦不会怪你的。”
二人站在宫门前聊着,数万燕云边军却已冲进了宫中。
延福宫里的宦官宫女们这两日可谓是担足了心事,赵佶刚率军进宫不久,才短短半日,结果宫门又被破了,这次进来的却是燕云边军。
仿佛此时此刻天下有能力的人都盯上了这座皇宫,占领了它,才代表了胜利。
燕云边军冲入宫中,宫人们吓得魂不附体,以为又像赵佶麾下那支兵马一样,对宫人动辄杀戮。
不过燕云边军进宫后,表现得倒是颇为文明,他们没有杀戮抢掠,只是将所有的宫人召集到一起,集中看管起来,不允许他们走动。
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任何无礼的举动,相比之下,这些看起来骁勇暴躁的边军,竟比殿前司的兵马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仅仅只看两支军队的表现,人们心里大约便能分辨得出谁是王师,谁是叛军了,相差实在太明显。
宫门外,赵孝骞拍了拍郑春和的肩,道:“郑内侍好生休养几日,将来我的身边还需要人,你考虑一下。”
郑春和眼中升起了光亮,随即躬身道:“殿下登基后,如若不弃,奴婢愿服侍殿下,直到奴婢老迈不堪以用。”
赵孝骞深深地道:“你的忠诚,是我最看重的,对故主如此,我这个新主只要善待你,想必你亦待我如待官家。”
“奴婢愧受殿下谬赞。”
一名将士匆匆跑来,禀道:“殿下,大军已完全控制了延福宫,从宣德门到拱宸门,还有左右两掖诸殿,皆已在我大军掌控之中。”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赵佶呢?”
“赵佶在大庆殿,他身边的殿前司禁军都投降或被拿下,唯有他一人仍在负隅顽抗,不肯投降,将士们准备冲进去拿下他。”
赵孝骞道:“不必冲进去,我要见见他。”
说罢赵孝骞朝郑春和点点头,然后迈步朝宫门走去。
一脚踏进延福宫,赵孝骞身形一顿。
以往进宫都是以臣子的身份,今日这一脚迈进去,他已是延福宫的主人了。
停顿瞬间,赵孝骞继续前行。
在燕云边军的簇拥下,赵孝骞一步一步走到大庆殿前。
大殿已被将士们团团包围,所有人站在殿外,平端燧发枪,枪口指着紧闭的殿门。
见赵孝骞到来,将士们收枪行礼,赵孝骞摆了摆手,问道:“殿内只有赵佶一人?”
“是,大势已去,他身边的人或逃或降了,只有他一人留在殿内。”
赵孝骞扬了扬下巴,道:“把门打开,我跟他单独聊聊。”
身后的陈守站出来,道:“殿下三思,君子不立危墙,提防赵佶情急拼命,不如让末将把他拎出来,绑结实了,也不耽误殿下跟他聊天。”
赵孝骞一乐,抬脚踹了一下他的屁股,道:“你特么装什么文化人,还学会拽词儿了,‘君子不立危墙’这句话谁说的,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这下把陈守难住了,期期艾艾道:“末将跟王府李长史喝酒时,他说的,末将偷偷记了下来,打算以后跟殿下显摆一下,但这话谁说的,出自哪里…李长史也没说呀。”
赵孝骞大笑:“你啊,就不是读书那块料,还是乖乖回去舞刀弄棒去吧。”
然后赵孝骞朝紧闭的殿门示意了一下,道:“破门,我要进去。”
陈守见赵孝骞坚持,只好一挥手,麾下的禁军将士们一齐用力,单薄的殿门很快被破开。
赵孝骞昂然而入,陈守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死也不肯让赵孝骞独自进殿。
赵孝骞也不赶他,自己是个很惜命的人,从来不会装什么单刀赴会的英雄好汉,尤其是眼下的局面,可以说自己已是胜利者了,若是最后这一哆嗦的时候被人狗急跳墙害了命,那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