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八百一十九章 勤王迎驾

第八百一十九章 勤王迎驾(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如电的眼神扫视远处各个角落围观的官员,曾布加重了语气喝道:“尔等食大宋天子俸禄,今天子蒙难,可有入我麾下,拯天子于水火之板荡忠臣乎?”  

殿前司的官员们犹豫许久,迎着曾布充满杀气的眼神,终于,官员们从各个角落站到院子中间,一齐朝曾布躬身行礼。  

“愿听曾使相差遣!”  

曾布凌厉的眼神稍缓,盯着众人一字一字缓缓道:“现在,取殿前司都指挥使官印来,本官要调动兵马,杀贼报国!”  

历史的车轮有多重?  

凡人终将被碾压。  

天道俯视世间,天边的云彩化作一抹意味深长的嘲笑,嘲笑世人的不自量力。  

赵煦逝去后的这个春天,汴京城外的农户们忙着犁田春播,没人知道大宋的国都内,正发生着一场惊天巨变,日月将要换新天。  

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被打扰,他们不过是听到了一些关于天家和朝堂的八卦,于是当做茶余饭后兴奋的谈资,口沫横溅自诩知情人,眉飞色舞地讲述汴京皇宫内外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如身临其境。  

第二天一早,汴京城包括水门在内的十七个城门内外,无数百姓商人和满载货物的船舶,全都聚集在城门下,等待着城门开启。  

可是奇怪的是,今日早已过了开城门的时辰,十七个城门竟然迟迟未开,有性急的百姓喝骂了几声,城楼上的禁军也是置若罔闻,仍旧笔直地站着,没有丝毫打开城门的意思。  

很诡异的现象,哲宗先帝大行丧仪那些日子,城门都是照常开启,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可今日却不知为何,无论百姓如何喝骂,禁军就是不开。  

卯时已过,辰时已过,到了巳时,城门下聚集的百姓商人越来越不耐烦了,成百上千人指着城门开始骂街。  

然而守城门的禁军仍然一动不动,仿若泥塑石雕。  

不久后,城门下的百姓突然安静下来。  

他们听到城内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阵又一阵,如同千军万马列阵而过,那一声声的甲叶撞击,急促的节奏让四周的空气变得死一般寂静。  

百姓们的脸色终于变了,大家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着眼神,眼神里述说着同一件事。  

城内出大事了!  

显然城内殿前司已经在调动兵马,不知何故。  

聪明的人立马想到昨日登基大典的闹剧,屁股还没坐稳皇位的赵佶被当殿废黜,太后和朝臣联手推翻了一个还没完成即位仪式的皇帝。  

今日城内突然调动殿前司兵马,显然与昨日的登基大典有关。  

无论这些兵马针对谁,百姓和商人们是绝对不敢掺和的,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城内的杀气,不要怀疑,这些禁军是真的敢杀人。  

惊恐的百姓和商人立马后退,离城门越来越远。  

天大的事都不忙着进城了,哪怕是城里府上老婆偷人,今日也让她爽了再说,没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几乎同一时间,汴京所有城门下聚集的人群全部散开,退远。人们开始往郊外奔逃,开始散播惊恐的消息,想方设法给城里的亲人妻儿带去避难的口信。  

世道,无法避免地乱了。  

所谓的“兵灾”,就是这样直接且粗暴,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启,必将所触所见的一切碾成齑粉,平民百姓除了逃命,别无选择。  

枢密使曾布接管了汴京城内所有的禁军,并且还将调兵文书送去了城外上三军大营,要求一日之内汴京上三军计十余万将士完成集结,对城外的燕云大军形成合围之势。  

而此时的曾布,正率领殿前司数千兵马,将端王府团团围住。  

王府正门外,穿着紫袍官服的曾布面沉如水,他的身后,禁军将士打出一面硕大的旗幡,旗幡上手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勤王迎驾”。  

请:badaoge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