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提审二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天家无亲情,这是铁律真理。
面对觊觎自己皇位的兄弟,赵煦当然不会对他们太客气,自己还没死呢,他们便蠢蠢欲动,不,他们已经行动了。
这对赵煦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挑衅。
时日无多是一回事,被人觊觎又是另一回事,朕死后你们尽管抢,但朕活着的时候你们最好老实点,不老实的话莫怪朕跟兄弟翻脸。
管你什么皇位继承人选,朕给你才是你的,朕若不给,你不能抢。
“过堂审问”,这就是赵煦给赵孝骞定下的基调。
赵煦的脸色阴沉,他的气色愈发差了,可眼睛却依然有神,眼神里露出凌厉冷酷的光芒。
赵孝骞却松了一口气,要的就是赵煦这个态度。
赵煦若还怀着仁慈之心,到死都对那几个蠢蠢欲动的兄弟心存善念,赵孝骞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目前为止,赵孝骞的初步目标已经达成。
刺杀章惇,造成了朝野哗然,汴京震惊,整个汴京的水都已被他搅浑,两位皇位继承人莫名卷入了风暴中心,朝臣们原本各自站队,如今也都迟疑了。
毕竟发生了刺杀宰相的大案,明眼人一看便知端王和简王两位都有嫌疑,案情若是水落石出后,不知官家会严惩谁。
所以这时候站队,未免过早了,万一自己拥护的亲王不幸被查出来是凶手,他们这些站队的朝臣不仅捞不到从龙之功,反而会被牵连进去。
能混进朝堂的官员,那都是人尖中的人尖,不可能跟任何人一条道走到黑的。
随着章惇被刺,皇城司大索四方,原本沸沸扬扬的朝堂却仿佛被人突然淋了一盆凉水,瞬间寂静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赵佶和赵似,以及奉旨查案的成王赵孝骞。
没有传言,没有证据,但朝臣们就是知道,刺杀章惇的案子不简单,多半是皇储之争,就看是两位亲王谁干的,是为了清除异己,还是往竞争对手身上泼脏水。
赵煦的态度很坚决,必须要把凶手揪出来,这件事不能稀里糊涂当作悬案揭过去。
赵孝骞迟疑地道:“官家,如若查出来了,正是两位亲王其中之一,官家如何处置他们?”
赵煦冷冷道:“当然是按规矩办。”
规矩?
什么规矩?
刺杀宰相是什么罪?若是普通人,自然是九族消消乐,若是亲王,杀是不能杀的,但至少也是削除王爵,流放千里,终生不准回京。
有那么一瞬间,赵孝骞甚至都忍不住动摇起来,很想把这桩案子坐实到赵佶身上。
然而仅仅一刹之后,赵孝骞终究还是否定了这个念头。
事情太过明显了,就算制造铁证,别人也会怀疑它的真实性,逻辑上也讲不过去。
章惇公开反对赵佶即位,然后赵佶立马就派人刺杀他…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干这么出格的事,赵孝骞若擅自制造了铁证,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把自己卷进去,引起赵煦的怀疑。
思虑过后,赵孝骞决定还是按自己原本的计划和节奏来。
把水搅浑是目的,但过程中一定要隐藏好自己的丑恶面目,否则引火烧身,后面的安排就全乱了。
出了宫门,直奔皇城司,赵孝骞一言不发走进官署。
魏节迎了上来,赵孝骞冷淡地与他点头招呼,然后坐在正堂上,令官署内所有的官吏集合。
沉着脸,赵孝骞语气很冷淡,道:“奉旨,皇城司拿问端王赵佶,简王赵似二人过堂,一个时辰后,我要在皇城司正堂看到他们二位。”
说完赵孝骞起身挥手:“去办吧,我在这里等着。”
官吏们面面相觑,纷纷露出惊讶之色,但赵孝骞开头就说了,他是“奉旨”,官吏们疑问顾虑再多,也不能说什么,于是转身匆匆离去。
魏节站在桌案一侧没动,有些惊虑道:“官家亲自下旨,拿问两位亲王?”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你觉得我敢矫诏?”
魏节急忙摇头:“不敢不敢,下官只是觉得有点意外,毕竟这二人…”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令办事去,你们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
说着赵孝骞起身便进了后堂。
皇城司办事的效率很快,尤其是赵孝骞亲自吩咐下来的事,更是雷厉风行。
半个时辰后,赵佶和赵似便已来到皇城司官署的正堂内。
两位亲王皆是一身便服,赵佶倒是比较镇定,站在堂上竟然还负手四处打量,目光里有好奇,有惊讶,但就是没有畏惧。
但赵似的表现就不一样了。
简王赵似只比赵佶小一岁,也算是个翩翩少年郎,可他此刻却满脸怒气,眼神凶煞,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被他恶狠狠地瞪视,就像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狼,笼子一旦打开,他一定冲出来咬人。
二人站在堂内等了一会儿,脾气明显比赵佶火爆的赵似愈发不耐,正要高声呵斥,便见堂后屏风转出一人,身穿紫色官服,头戴双翅官帽,一脸平静地走出来,坐在堂上主位。
赵似即将爆炸的脾气顿时收敛起来,眼睛微微一眯:“赵孝骞?是你下令带本王过堂的?”
赵孝骞深深地打量赵似。
这几年来,赵孝骞只算是认识赵似,但并无深交,听说此人仗着是官家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做人行事颇为跋扈。
而赵孝骞,这几年基本都在外戍边,与赵似
面对觊觎自己皇位的兄弟,赵煦当然不会对他们太客气,自己还没死呢,他们便蠢蠢欲动,不,他们已经行动了。
这对赵煦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挑衅。
时日无多是一回事,被人觊觎又是另一回事,朕死后你们尽管抢,但朕活着的时候你们最好老实点,不老实的话莫怪朕跟兄弟翻脸。
管你什么皇位继承人选,朕给你才是你的,朕若不给,你不能抢。
“过堂审问”,这就是赵煦给赵孝骞定下的基调。
赵煦的脸色阴沉,他的气色愈发差了,可眼睛却依然有神,眼神里露出凌厉冷酷的光芒。
赵孝骞却松了一口气,要的就是赵煦这个态度。
赵煦若还怀着仁慈之心,到死都对那几个蠢蠢欲动的兄弟心存善念,赵孝骞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目前为止,赵孝骞的初步目标已经达成。
刺杀章惇,造成了朝野哗然,汴京震惊,整个汴京的水都已被他搅浑,两位皇位继承人莫名卷入了风暴中心,朝臣们原本各自站队,如今也都迟疑了。
毕竟发生了刺杀宰相的大案,明眼人一看便知端王和简王两位都有嫌疑,案情若是水落石出后,不知官家会严惩谁。
所以这时候站队,未免过早了,万一自己拥护的亲王不幸被查出来是凶手,他们这些站队的朝臣不仅捞不到从龙之功,反而会被牵连进去。
能混进朝堂的官员,那都是人尖中的人尖,不可能跟任何人一条道走到黑的。
随着章惇被刺,皇城司大索四方,原本沸沸扬扬的朝堂却仿佛被人突然淋了一盆凉水,瞬间寂静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赵佶和赵似,以及奉旨查案的成王赵孝骞。
没有传言,没有证据,但朝臣们就是知道,刺杀章惇的案子不简单,多半是皇储之争,就看是两位亲王谁干的,是为了清除异己,还是往竞争对手身上泼脏水。
赵煦的态度很坚决,必须要把凶手揪出来,这件事不能稀里糊涂当作悬案揭过去。
赵孝骞迟疑地道:“官家,如若查出来了,正是两位亲王其中之一,官家如何处置他们?”
赵煦冷冷道:“当然是按规矩办。”
规矩?
什么规矩?
刺杀宰相是什么罪?若是普通人,自然是九族消消乐,若是亲王,杀是不能杀的,但至少也是削除王爵,流放千里,终生不准回京。
有那么一瞬间,赵孝骞甚至都忍不住动摇起来,很想把这桩案子坐实到赵佶身上。
然而仅仅一刹之后,赵孝骞终究还是否定了这个念头。
事情太过明显了,就算制造铁证,别人也会怀疑它的真实性,逻辑上也讲不过去。
章惇公开反对赵佶即位,然后赵佶立马就派人刺杀他…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干这么出格的事,赵孝骞若擅自制造了铁证,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把自己卷进去,引起赵煦的怀疑。
思虑过后,赵孝骞决定还是按自己原本的计划和节奏来。
把水搅浑是目的,但过程中一定要隐藏好自己的丑恶面目,否则引火烧身,后面的安排就全乱了。
出了宫门,直奔皇城司,赵孝骞一言不发走进官署。
魏节迎了上来,赵孝骞冷淡地与他点头招呼,然后坐在正堂上,令官署内所有的官吏集合。
沉着脸,赵孝骞语气很冷淡,道:“奉旨,皇城司拿问端王赵佶,简王赵似二人过堂,一个时辰后,我要在皇城司正堂看到他们二位。”
说完赵孝骞起身挥手:“去办吧,我在这里等着。”
官吏们面面相觑,纷纷露出惊讶之色,但赵孝骞开头就说了,他是“奉旨”,官吏们疑问顾虑再多,也不能说什么,于是转身匆匆离去。
魏节站在桌案一侧没动,有些惊虑道:“官家亲自下旨,拿问两位亲王?”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你觉得我敢矫诏?”
魏节急忙摇头:“不敢不敢,下官只是觉得有点意外,毕竟这二人…”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令办事去,你们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
说着赵孝骞起身便进了后堂。
皇城司办事的效率很快,尤其是赵孝骞亲自吩咐下来的事,更是雷厉风行。
半个时辰后,赵佶和赵似便已来到皇城司官署的正堂内。
两位亲王皆是一身便服,赵佶倒是比较镇定,站在堂上竟然还负手四处打量,目光里有好奇,有惊讶,但就是没有畏惧。
但赵似的表现就不一样了。
简王赵似只比赵佶小一岁,也算是个翩翩少年郎,可他此刻却满脸怒气,眼神凶煞,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被他恶狠狠地瞪视,就像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狼,笼子一旦打开,他一定冲出来咬人。
二人站在堂内等了一会儿,脾气明显比赵佶火爆的赵似愈发不耐,正要高声呵斥,便见堂后屏风转出一人,身穿紫色官服,头戴双翅官帽,一脸平静地走出来,坐在堂上主位。
赵似即将爆炸的脾气顿时收敛起来,眼睛微微一眯:“赵孝骞?是你下令带本王过堂的?”
赵孝骞深深地打量赵似。
这几年来,赵孝骞只算是认识赵似,但并无深交,听说此人仗着是官家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做人行事颇为跋扈。
而赵孝骞,这几年基本都在外戍边,与赵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