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501章 南下路上

第501章 南下路上(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温只下降零点一度,也足够摧毁本就脆弱的山丹茶田了。  

不出意外,这山丹茶田也喝不了多少年,便要绝迹于西北了。  

“物是人非啊…”  

刘继隆不得不感叹起来,但他感叹的不仅仅只是山丹的茶叶,还有此时活跃在北方的各种动植物。  

如今剑南、湖南、黔中及两浙还有犀牛活跃,而大象也活跃在岭南与大礼,关中河南还能见到竹子,以竹子来造纸。  

不过再过几十上百年,这些动植物都将因为气候从温暖期转变进入寒冷期而逐渐南迁。  

这种情况有好有坏,好处在于随着不少动植物和水果向南移动过后,也会带着相关的行业不断南下,例如造纸、纺织等等便是如此。  

气温降低,另外导致的就是经济南移,还有粮食产量降低。  

河西走廊遭受的影响都那么大,就更别提吐蕃高原之上的诸多政权了。  

“没卢丹增,近些日子可曾有奏表?”  

刘继隆忽然想到了似乎大半年没有向他奏表的没卢丹增,故此不免询问起了曹茂。  

曹茂见状摇了摇头,对刘继隆解释道:“没卢丹增半年前便开始远征羌塘,准备将羌塘不服管教的部落覆灭,然后集中力量驱赶吐蕃境内的叛军去攻打逻些城,最后由他平定叛军。”  

“雪域情况复杂,兴许他被耽搁了也不一定,但他长子没卢怀光依旧在松州就读官学,且每年多康都会组织牧群与朝廷贸易。”  

“仅去年,朝廷便从多康获得了八千多匹乘马和八百多匹军马。”  

确保双方关系没有变化后,刘继隆便不再关注多康和吐蕃的事情。  

毕竟于他而言,吐蕃必然会衰败,他需要像朱元璋及朱棣那种,将吐蕃经营为中原的马场就足够。  

至于吐蕃是谁在统治,这并不重要。  

反正以日后的环境,吐蕃想要维持一个政权,只能通过中原不断输送粮食和茶叶才能得到保障,更别说动兵了。  

“吐蕃的事情不用管,若是没卢丹增需要钱粮,只要不影响朝廷的调度,尽数应允,以牛羊易物便可。”  

“是!”  

吩咐了曹茂过后,刘继隆这才看向张延晖,同时示意道:“吃吧莫要苦了自己,日后你阿耶见了,兴许要怪罪吾。”  

“不会的殿下。”张延晖有些尴尬,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埋头吃饭。  

饭桌上刘继隆和曹茂都不开口,张延晖便只能安静吃完了这顿饭,直到喝茶漱口时,他才趁机开口道:  

“殿下,某与大娘子,不知何时成亲?”  

他有些扭捏,曹茂闻言迅速看向刘继隆,却见他原本的笑脸顿时垮了下来。  

若非他早已经接受了张延晖,单凭张延晖这句话,刘继隆就能让他无法站着走出这扇门。  

他家大娘子才七岁,张延晖便想着与其成亲。  

这番话在其它人看来没有什么,可在刘继隆这里简直可以作死罪处置。  

“大娘子尚幼,且等汝再历练几年,方谈此事。”  

刘继隆黑着脸回复,张延晖则是不解,竟然刨根问底:“敢问殿下,具体是几年,臣想早些准备。”  

“不用你准备。”刘继隆将其打断,曹茂见状连忙打圆场:  

“大娘子确实尚年幼,暂且等个五六年也不迟,且如今天下未定,还有诸多事宜,郎君也该着重政务。”  

见曹茂开口,张延晖便连连点头,哪怕他不懂这些,却也看出了刘继隆现在有些不高兴。  

“承殿下与曹都督指点,某定然会专心政务,等六七年后迎娶大娘子的。”  

张延晖自顾自说着,觉得自己在曹茂所说五六年基础上加到六七年,应该也差不多了。  

只是面对着他这番话,刘继隆脸色依旧不变,甚至有些略微烦躁道:  

“好了,你舟车劳顿,早些回去休息吧,三日后与吾一同南下。”  

“是,臣告退。”  

张延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实回应,起身告退而去。  

在他走后,曹茂见刘继隆还在沉着脸色,不免上前打趣道:  

“张郎君不知道殿下对子女情义,不过殿下反应也着实太大了,都将张郎君吓成了白脸。”  

“既然刚才张郎君也说了七年后,那便七年后再说吧。”  

曹茂笑呵呵说着,刘继隆听后倒也不生气,只是有些郁闷。  

在他看来,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准备将婚期定在十七年后。  

自家大娘子不过七岁,七年后也堪堪十四,十四岁生儿育女,他自然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拖太久,不然容易节外生枝。  

只是十四岁着实太小,起码要到十六七才行。  

“等天下太平,再赐婚于他,但婚事起码要等十年后才行。”  

“他要纳妾亦或其他,吾却不会多管闲事的。”  

刘继隆自己也是男的,自然知道张延晖这个年纪对女子是个什么想法。  

他不可能让张延晖憋到二十七,所以便只能放宽他纳妾的条件了。  

如此想着,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其它几个子女,不免庆幸自己没有与其它人联姻,不然每个人都如张延晖这般要在自己女儿七八岁时迎娶,他不知得气成什么样子。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院外却有人快步走入院内,火急火燎的拿着奏表走入堂内。  

“殿下,南衙急报!”  

刘继隆闻言皱眉,继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