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99章 筹备南征

第499章 筹备南征(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道均已在治所处修建军器坊,但由于各道铁矿、材料质量不一,每年可铸火炮约为一百五十门。”  

“如今的火炮,比起攻打河北时所用的火炮要威力更大,倍径比例也更大,炮重一千二百斤,能将五斤的铁丸打出六百步远,每刻钟能打两次。”  

曹茂的回答,让刘继隆对于南征的信心更为充足,尽管一千二百斤的火炮仍旧笨重,六百步的距离依旧很短,但却已经足够刘继隆收复南方了。  

“敕令耿明、李阳春、陈瑛,各自在其境内募兵四万,以便明岁入冬后的南征。”  

刘继隆选择冬季南征,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江南气候着实不行。  

别说云贵,便是在洞庭湖以南和鄱阳湖以南的广袤地界都有染上瘴气的风险。  

冬季十月或十一月动兵,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左右,基本上都不用担心气候的问题。  

届时若是北兵难以忍受南方气候,再将作为主力的北兵北撤,将淮南及江陵等处的南兵调往前线继续推进。  

若是淮南的南兵也适应不了湖南、岭南等处的气候,那就只有就地募兵,继而将全国平定。  

“殿下,若是又扩军十二万,那恐怕钱粮会略有不足。”  

曹茂恭敬回答,刘继隆听后则是说道:“届时将江南诸州县拿下,钱粮便都足够了。”  

“莫要小瞧了江南诸州,北边虽然遭受藩镇霍乱,但南边可没有。”  

“如今南边的人口,即便比北边要少,却也不会少太多。”  

“行了,此事你且去办便是。”  

“那位郭郎君倒是个本分人,你若有心思,倒是可以向我们那位交河王借来用用。”  

刘继隆倒是没有忘记郭岳,曹茂闻言恭敬行礼:“臣遵令…”  

眼见刘继隆不再多说其他,他这才退了出去,将敕令往洛阳吩咐而去。  

只是两日时间,快马便将刘继隆的敕令带到了洛阳,而此时的洛阳城内看似平静,但私底下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要某所说,殿下也差不多该即位了。”  

“唉,若是李都督尚在,倒也不愁无人劝进了。”  

“高相、崔相、李相、曹都督他们都不曾回信,想来是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他们不出来表态,某等地位不高,怕是得不到支持。”  

洛阳南衙中,陇右籍的诸多官员都在各自院内谈论着劝进的事情。  

在他们口中,高进达、李商隐、崔恕三人都成了宰相,显然这是他们认可的结果。  

至于所谓的萧沟、刘瞻等人,他们显然都看不上这群投降派。  

在这洛阳城里,就连王景崇、朱温、曾元裕这种人的身份,都似乎要比萧沟、刘瞻这群人高。  

起码这群人是带着兵马投降的,哪怕兵马被遣散,但他们手下还是有不少将校在地方担任散官,亦或者担任权力比较小的职官。  

相比较之下,萧沟、刘瞻等人基本没有人支持,影响力甚至还不如豆卢瑑、裴澈等人。  

正因如此,这些陇右籍的官员根本就不收敛,讨论的事情,便是在隔壁都能听个清楚。  

他们的话令坐在隔壁吃饭的豆卢瑑、裴澈等人脸色难看,其中一人更是忍不住谩骂。  

“终究是番奴出身,难登大雅之堂!”  

“嘘、这话可不能在外说…”  

此人此言可谓一语双关,毕竟刘继隆曾经是吐蕃牧奴的事情,早年可谓传得沸沸扬扬。  

自他东进以来,官员们至少在明面上是不敢说这种关于奴隶的话题,生怕旁人以为自己在映射什么,更别提番奴这两个字了。  

真的要较真,如今朝中位高权重且掌握兵权之人,十个有九个都是“河西番奴”的出身。  

这种话要是让他们听到,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怕甚?他们既然敢在衙门里讨论这种乱臣贼子之举,我等难不成只能掩耳盗铃?”  

官员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将自己的声音压低了些。  

豆卢瑑见状,随即对众人说道:“他必然是知道朝中情况,这才停滞河阴而不前。”  

裴澈等人点了点头:“既是如此,恐怕他短期内不会更进一步,我等皆可放下心来了。”  

“不可松懈。”豆卢瑑摇了摇头,继而低头吃起了饭菜。  

在他们商量的同时,坐在政事堂内的高进达则是头疼的看着桌上近百份手书。  

这些书信,都是在京及地方官员写给他的,其中甚至还有河西的豪强官员。  

这群人话里话外,不是让他试探刘继隆何时称帝,便是让他劝进,众人随从。  

只是高进达很了解刘继隆,刘继隆现在并不想称帝,而且在他自己看来,现在称帝也没有必要。  

“殿下既然开始调兵和募兵,这说明殿下是准备平定南方后再进一步,我等就不要拖殿下后腿了。”  

高进达抬头看向眼前,但见李商隐、韩正可二人站在他面前,等待他开口。  

见他这么说,二人松了口气,纷纷点头。  

“确实没有必要拘泥一时。”  

“不知殿下要调遣多少兵马,又要消耗多少钱粮?”  

李商隐与韩正可分别开口,高进达见状回应道:“算上募兵,此次所调动的兵马不下二十七万,可称殿下用兵以来之最。”  

“不过府库中甲胄尚有三万缺口,老夫还得去军器监走一趟。”  

高进达话音落下便站了起来,随后对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