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355章 嘉州旁落

第355章 嘉州旁落(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西道、黔中道及大礼接壤,多面环敌,届时你又该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李骥沉默片刻,而后继续道:“招抚大礼,许诺其岭西、安南、黔中之地,派重兵驻守涪州,防备山南东道进犯。”  

李骥的回答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可刘继隆摇头道:“若朝廷以重利拉拢大礼,或开出的价码更高呢?”  

“此外,你可曾去过三川,可曾知晓我军前往三川,是否会水土不服,如移民北上那般多病呢?”  

“倘若三军水土不服,无法作战,届时我军主力长陷三川,而陇右又该如何?”  

“我…这…”李骥被刘继隆说的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他常年在河陇作战,自然没想过水土不服的问题。  

诸将眼见李骥说不出话来,当即便纷纷沉默下来。  

眼见他们无话可说,刘继隆这才开口道:“天下广袤,西北及两漠多草原而干燥,幽州平原与山岭交加,巴蜀虽有平原而多丘陵,湿气乃重。”  

“江淮多水系而不少湖泽,江南多泥沼而山川林密…”  

“这天下各处皆不相同,莫要以河陇兵法套用他处,否则必然祸害三军。”  

刘继隆口中所说的这些地域特征,都是这个时代东西南北各地的地域特征。  

每个地域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地域特征,刘继隆也没有套用后世的地域特征来生搬硬套这个时代。  

这些年他从陇右麾下的王焘、俞从晖等牙商口中了解到了这个时代的不同地区特征,所以对于这个时代境外作战,他更是十分谨慎。  

许多人刻舟求剑,见过的西北荒凉,便以为千年之前的西北同样荒凉,却不想上千年时间的沧海桑田,如何能够生搬硬套。  

兵法因地制宜,讲的就是为将者不能生搬硬套,试图一招吃遍天下鲜。  

李骥等人便是以为自己在西北纵横,便能将西北经验套用巴蜀。  

刘继隆要是真听了他的建议,三军将士不知要死多少人。  

想到这里,他继续对李骥训斥道:“再者,我军虽有重兵在陇南,可朝廷难道无重兵在关中?”  

“若我军主动与朝廷开战,不知其兵马布置,深陷蜀地而无法自拔,那以陇右剩余不足三万之兵马,能否扛住朝廷重兵强攻?”  

“这些事情都想不明白,便不要擅自挑起兵祸,徒害三军将士的性命!”  

李骥被刘继隆说得满脸通红,众将也纷纷低着头,口干舌燥。  

陈瑛目光扫视他们,心底忍不住轻嗤。  

他总算明白,陈靖崇和耿明、张昶他们不与李骥他们牵扯了。  

陇右诸将论军略,难有出节帅左右者,差距甚远矣。  

平日拉帮结派、积攒威望又如何,到了战场上还不是一泻千里。  

军中以实力为大,若是没有相应的实力,捧得有多高,便会摔得有多狠。  

当然刘继隆并没有针对李骥,而是通过李骥来告诉诸将,行军打仗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张一张嘴就能打出胜仗的。  

“坐下吧。”  

刘继隆看向李骥,李骥及众人只能尴尬坐回位置上,等待刘继隆继续开口。  

看着他们坐下,刘继隆这才看向陈瑛:“传令给高进达,十四镇募满兵额后,军器坊继续打造甲胄,并将州兵操训提升至战兵同等,饭食同样。”  

“此外告诉高进达,继续贩卖陈粮给朝廷,别让朝廷从中看出不对劲。”  

“是!”陈瑛不卑不亢应下。  

眼见他应下,刘继隆扫视堂内,随后沉声道:  

“暂时不要着急介入六州,先看看朝廷兵马调度,等尚摩鄢击退朝廷的几次反击后再判断是否介入六州。”  

“是…”  

众将没了此前的心气,也不敢莽撞献策了。  

瞧着众人此番态度,刘继隆起身离开正堂,诸将也跟着李骥、马成和尚铎罗三人先后走出了正堂。  

在他们离开的同时,东川军接令接管绵州及松岭关、江油关防务的消息也传往了长安。  

与之一同传往长安的,还有西川、山南西道的军情。  

路岩、徐商、高璩三人再次走入咸宁宫,宫内这次相较以往,可以说整洁不少。  

“陛下,东川节度使高骈接旨后,调左兵马使王重任、右兵马使张璘分兵驻守松岭关、江油关,又从梓州多处增兵二千。”  

“眼下松岭关、江油关各有守军七千,东川节度使高骈请朝廷补发三军去岁所积欠的军饷,以助三军士气。”  

徐商不紧不慢说着,金台上的李漼闻言询问:“东川军饷几何?”  

“东川兵马三万五千,其中马军七千,马步军二万八千,理应发下军饷九十五万贯…”  

徐商话音落下,李漼微微皱眉,接着看向路岩:“诸道夏税粮可有积欠者?”  

“回陛下,诸道州县亦有不少积欠,所交钱粮折色后仅不足五百万贯,积欠一百六十四万余贯。”  

“眼下应支发禁军及诸镇官军所积欠之军饷,约七百四十万贯。”  

今年加了税后,户部与度支确实有了不少钱粮,可朝廷积欠军饷也不是一时半会了,积欠的军饷数量也多的令人咋舌。  

李漼闻言略微皱眉,但想到数额庞大的秋税,当即又道:“催缴积欠诸州县的欠税,至于军饷积欠的事情,先拨付禁军及京西北六镇及山南西道、西川、东川等镇军饷,再视情况拨发诸镇。”  

“臣领旨…”路岩作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