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268章 擒二汗王

第268章 擒二汗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三月,在唐廷派遣崔铉节制兵马南下围剿裘甫的时候,裘甫也并未坐以待毙。  

三月二十四日,裘甫率领麾下起义军三万,对浙东其余各县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  

起义军兵分三路,不到十日时间,先后攻克衢州、婺州(金华)、余姚、慈溪等处。  

起义军所到之处,贪官污吏皆斩、义军开放官仓,以此平抑粮价,是以浙东百姓,皆以裘甫为首。  

由于国库空虚,李忱下令淮南节度使崔铉自筹钱粮。  

不过由于去年七月的水患,淮南道眼下也是饥民遍地,根本筹集不到钱粮。  

正因如此,崔铉只能从两浙之地募集钱粮,而两浙之地常年为朝廷盘剥,百姓早就苦不堪言。  

一时间,两浙之地百姓逃亡,群盗四起,拥护裘甫的起义军日渐增多。  

与此同时,河南道的裴休聚兵六万强攻濮州,王守文坚守濮州数县。  

两处战乱,极大牵制了唐廷的精力,以至于唐廷无力向西。  

莫要说凉州,便是陇右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正因如此,刘继隆率军从容包围凉州大半个月,杜噶支几次投降,都被刘继隆所拒。  

不是刘继隆不想接受投降,而是杜噶支根本没有投降的诚意。  

“哼,这厮还想在白亭海继续放牧,莫不是觉得,我与那索勋水平相当?”  

四月初二,姑臧城外搭起了数以万计的帐篷,从广武迁徙而来的百姓正在进行春耕。  

刘继隆站在官道旁,远远眺望姑臧城,手里还拿着杜噶支的投降书。  

杜噶支愿意投降刘继隆,但前提条件是刘继隆准许他率部北上白亭海放牧。  

为此,杜噶支愿意每年向陇右都督府上缴三千匹马,五千头牛。  

“杀了他,城内的牧群也是我的!”  

刘继隆合上投降书,头也不回的递给了身旁的窦斌。  

窦斌接过后作揖道:“节帅,南边十几个山谷都找遍了,应该没有其它牧群了。”  

“此役光是南边的俘获,便有四十余万牧群,这些胡杂的牧群还真多!”  

窦斌咽了咽口水,刘继隆则是看向那些从广武迁徙而来的百姓。  

“稍后你派人去问问义山,凉州城外的耕地耕种如何了?”  

在他交代的同时,窦斌作揖道:“李刺史刚才与末将说过,凉州六十四万余亩耕地,已然耕种大半。”  

“都护府那边有消息传来,五月之前,应该还有三千多剑南道移民会迁入凉州。”  

“此外,都护府起运二十万石粮秣,运抵十九万三千六百五十四石。”  

“眼下凉州有汉口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七,胡番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一。”  

偌大凉州,仅剩六万多人口。  

若是算上姑臧城内的那十万嗢末人口,数量便达到了十六万,比凉州鼎盛时还多出五万余口。  

不过这大半个月里,张昶不断用面粉与火药包引燃城内建筑,死难者恐怕不少。  

城内还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恐怕连杜噶支都回答不了。  

“告诉张昶,继续用投石机进攻,没有我的军令,不得使用火药包爆破城墙!”  

“末将领命!”  

刘继隆交代过后,便继续指挥起了姑臧城外的一万多汉口春种。  

与此同时,姑臧城东的阵地上,张昶却带着三千甲兵不断操作投石机进攻。  

摆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夯土包砖的雄伟城墙,而是墙砖垮塌七八,裸露夯土的废墟。  

从南到北,二里长的城墙垮塌二十余处,小的一两丈,大的五六丈。  

尽管各处豁口还有一丈左右的墙根,但只要刘继隆同意使用火药包,张昶有信心在半个时辰内将城墙炸开。  

不过他得到的军令是围着打,因此他便没有着急攻城。  

他与窦斌二人,一个负责打,一个负责围。  

在他们的围打之下,城内的杜噶支突围数十次而不得出,先后四次请降被拒。  

“唏律律…”  

当窦斌骑马返回城西并来到阵前,张昶下意识问道:“节帅怎么说?”  

“老样子!”窦斌翻身下马,走到张昶身旁后,拿起桌上的竹筒便将其打开,痛快地喝了口凉茶。  

“还是这凉茶好喝啊!”  

窦斌擦了擦嘴,笑呵呵看向张昶:“此役过后,张头威望又要拔高了。”  

“这种话日后就别说了。”张昶皱眉打断他,窦斌见状也识趣闭上了嘴。  

尽管刘继隆在禁止在都护府内搞山头主义,但军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不是那么容易纠正的。  

张昶、陈靖崇、李骥、耿明、马成等五人跟随刘继隆最早,但能形成山头的,只有张昶、陈靖崇和李骥这三个老人。  

除此之外,便是尚铎罗、高进达这两人。  

耿明、马成虽然各自坐镇河州与成州这两处重要的地方,但并没有形成山头。  

前者的耿明将军政与生活分开,即便有人想要依附他,他也会果断闭门谢客。  

后者的马成倒是有这个心思,但马成能力不足,加上其五十有四的年纪,跟随他的将领并不多。  

相比较之下,李骥、张昶、陈靖崇都曾独领一军,张昶更是最早跟随刘继隆的将领。  

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在走张昶的门路,而张昶倒也没有像耿明那样闭门谢客。  

对于老熟人、老部下,他还是能帮就帮。  

窦斌是张昶的老部下,所以他才会提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