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238章 局势纷乱

第238章 局势纷乱(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继隆,反而想要见识见识刘继隆手段。  

面对三人各不相同的态度,索勋黑着脸道:  

“这刘继隆,单打独斗我不如他,可行军布阵却另说。”  

“我倒是不怕他,只是担心他来之后会占据凉州,打乱我的计划。”  

见他这么说,三人也对他高看一眼,而他则是继续道:  

“向朝廷请表,让朝廷安抚刘继隆。”  

“如果朝廷能安抚住刘继隆,那我最迟两年内,便能夺下凉州,为朝廷拓土!”  

“好!”王端章连忙点头,索勋见状也起身作揖,转身向内堂走去。  

王端章起身去起草请表,王守文与吴煨却走出了衙门。  

二人在衙门门口翻身上马,不紧不慢的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马背上,王守文对吴煨交代道:“二郎,我们来这里只是赚钱,可不是卖命。”  

“想想你家中的父母妻子,到时候真的打起来,别太拼命。”  

“放心吧!”吴煨安抚道:“我知道该怎么做。”  

“我想着入主凉州,主要也是为了钱粮,毕竟凉州十万百姓,随便搜刮点,都足够你我吃饱喝足了。”  

王守文点了点头,随后又摇头道:“话是这么说,但我们戍期只有一年了,何必为了索勋卖力?”  

二人都在想和明年戍边结束后回乡,毕竟他们积攒了不少钱财,回乡后也足够衣食无忧了。  

二人不再言语,只是安静等待着索勋行动。  

不多时,数十名轻骑护送奏表出城,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在他们都为此准备的时候,河西各州县官员也因为轻骑的加急,从而得知了张议潮入京为官的消息。  

对此,各州县官员态度各不相同,其中李渭、李仪中父子是最先得到消息的。  

“张议潮走了,河西局势肯定要乱起来,你我父子虽然留镇甘州,但甘州比邻鄯州和凉州,如果张淮深求助刘继隆,那我们…”  

甘州张掖县衙门内,李渭来回渡步,并不看好二人的结局。  

面对他的这番话,麾下镇兵两千的李仪中也颔首道:“我虽然有两千兵马,但张淮深兵马更多。”  

“如果张淮深请刘继隆入河西,那事情确实会变得复杂。”  

“不过我了解张淮深,他恐怕舍不下脸面求助刘继隆,即便求助,也大概是贸易往来,不太可能是直接出兵。”  

“况且刘继隆从张淮深手中拿走兰州,虽然并非他主动,但有这个隔阂在,我不相信他们可以相处和洽。”  

话音落下,李渭却皱眉道:“即便没有刘继隆,但以张淮深的性格,也绝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依我之见,还是与你叔父他们联系,请你叔父出兵帮我们。”  

“我们李氏联手,足够抵御张淮深,甚至夺取瓜沙甘肃四州!”  

李渭倒是极有野心,不过李仪中却皱眉道:“叔父他们恐怕不会支持我们。”  

“我们只要甘州,其它三个州可以交给你叔父。”李渭夸夸其谈,自觉瓜分四州的建议不会遭受拒绝。  

见状,李仪中只能点头同意,而李渭也向沙州传去了消息。  

在消息传往沙州的同时,张议潮入京为官的消息,也从凉州送入了长安。  

消息送抵李忱面前时,他正准备服用长年药,故此惊讶得连药都忘记服用了。  

“你说什么?”  

金台上,李忱眉宇紧皱,眼神与语气却十分惊讶。  

殿上,马公儒如实重复道:“凉州传来消息,张议潮接旨入京,不过走的是兰原官道。”  

“看样子,似乎是想在离开河陇前,与刘继隆交代些事情。”  

原本惊讶的李忱在听到第二句话后松懈下来,缓了一口气道:  

“莫不是假意接旨,实际准备与刘继隆密谋别的事情?”  

“这…”马公儒迟疑片刻,顿了顿后摇头道:  

“大概率不会,毕竟以张议潮表现来看,他本有机会将索勋剪除,但他并未这么做。”  

“此外,这张议潮不仅入京为官,还带着其家眷入京,没有留其家人在河西任职,恐怕是决定舍弃在河西一切入京了。”  

马公儒话音落下,李忱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确实没想到张议潮竟然不是试探,而是真的要入京,并且带着全家人都来京城了。  

这种决定代表着什么,李忱不相信张议潮不懂。  

倘若出了事,那张议潮一脉便会被一网打尽,断子绝孙。  

面对这种情况,他竟然还是来了,这说明他对朝廷确实忠心。  

想到这里,李忱只能咳嗽道:“关西神将,果不虚传。”  

“只可惜他虽有心,但那张淮深却无意,不然那张淮深也应该入京为官。”  

“若是如此,朕定然不会少了张氏富贵,只可惜…”  

李忱给自己想了借口,但马公儒听后却哑然。  

要是张议潮和张淮深都入朝,届时河西必然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昔日皇帝所得意的“河西成果”,也必定荡然无存。  

这种事情若是发生,张议潮和张淮深这对叔侄何来富贵一说?  

当然,这种事情,马公儒也就在心里想想,却是不敢说出来的。  

反正张氏叔侄不管怎么做,皇帝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便他们做了忠臣之举,也有无数理由将他们的举动说成居心叵测,何必解释。  

“好了,对张议潮的那些宅邸田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