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216章 心死莫哀

第216章 心死莫哀(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紧接着遣派轻骑出发去了。  

眼见事情顺利,索勋心中冷笑:“我不过差些运气罢了,如今运气来了,还有谁能挡我?”  

他调转马头,眺望那基本看不到的姑臧城。  

明明看不到,可他却似乎见到了张淮深,紧攥缰绳。  

“张淮深…我先驱逐了你,然后再南下收拾刘继隆!”  

思绪落下,他得意的调转马头,朝赤水城走去。  

“这赤水城太小了,大军扎营,明日扩修城池!”  

“末将领命…”  

很快,索勋入主赤水城的消息便传到了张淮深耳中。  

他刚刚回到衙门入座,便听到这则消息,不免皱眉:“张直方就这样把兵权交出去了?”  

“是啊!”驻守姑臧的张淮满后悔道:  

“早知道这个张直方这么无能,我们就应该早些对他下手!”  

闻言,张淮深也是一阵后悔,但他也知道,现在后悔没用了,索勋麾下兵马已然接近八千,若是算上李仪中的兵马,那则更多。  

想到这里,张淮深看向张淮满:“叔父有消息传来没?”  

“时间太短,叔父应该才看到第一封信,估计连第二封都还在路上。”  

张淮深心里懊恼,面上依旧沉稳。  

他目光扫视诸将,深吸一口气道:“本是想着入夏后北伐嗢末,如今看来却是不能了。”  

“索勋囤兵八千于赤水城,在他没有出错前,我们还得与他僵持才行。”  

“也不知道叔父瞧见了前日送出的那封信和那份圣旨后,心里会是什么反应,恐怕不是滋味吧。”  

张淮深忍不住叹气,堂内众人也不由得气氛低迷。  

在他们低迷的同时,张议潮却才在路上收到了张淮深的第二封信。  

得知刘继隆并未与朝廷联手,张议潮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如此,河西的境况却也好不到哪去。  

“使君,您…没事吧?”  

曹义谦忍不住开口询问,而李恩与索忠顗则是沉默不语。  

马背上的张议潮回头看向这三人,以及三人身后的沙州两千余兵马,不由得感到疲惫。  

他此次出征将索忠顗与李恩带在身边,为的就是不让他们留在敦煌干涉张淮溶与张淮铨。  

二人对此也心知肚明,一路上沉默寡言。  

望着二人这般姿态,张议潮心中哀切。  

明明他们当年聚义起兵时,为的是驱逐番贼,恢复汉统,为何会闹成如今这模样?  

其中缘由,真的只是因为大唐吗?  

张议潮收回目光,眺望南边的祁连山。  

明明天色晴朗,气候温暖,可他却觉得身体如坠冰窟,胸闷喘不上气来。  

如此下去,河西…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走吧,去前面的驿站歇脚,两日后就能抵达酒泉了。”  

“是…”  

良久之后,张议潮语气低落,三人则语气各不相同进行回应。  

曹义谦语气隐忍,李恩语气惋惜,索忠顗则是带着丝压不住的激动。  

张、李、索三家在明面上的脸面终于撕破了,而曹义谦这个小姓则是依旧跟着张议潮的脚步。  

他们抖动马缰,沿着官道往酒泉而去。  

五日后,张议潮抵达了福禄,见到了聚集于此的三千六百名兵将,以及五千多名民夫。  

肃州的人口因为迁入甘凉二州的数千吐蕃而变得极不平衡,时常有番口闹事。  

那些平日闹事的番口眼见张议潮重兵驻扎于此,当即便消停了下来。  

这一切都被肃州的官员禀告给了张议潮,张议潮却清楚,他率兵驻扎于此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想要治本,就只有从大唐迁徙足够多的人口,让汉人成为主体,这样才能同化番人。  

只是他的想法被大唐掐断,大唐宁愿关内道、京畿道的饥民饿死,也不愿意将他们迁入河西,壮大河西的人口和力量。  

本就心灰意冷的他,在抵达福禄县的第二日便接到了张淮深的第三封书信,以及那份朝廷发来的圣旨。  

得知朝廷名义上让自己收复安西四镇,实际上却是为了拆分河西,夺走凉州的时候,张议潮的心渐渐死了。  

残阳如血,张议潮登临福禄县鼓楼,眺望远处缓缓落下的残阳。  

曹义谦就这样跟着他,心思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仲怀…”  

“使君,下官在这里。”  

张议潮望着落下的残阳,大脊如龙的他,此时竟显得有几分佝偻,看得曹义谦心疼不已。  

明明即将入夏,可张议潮却觉得晚风刺骨,忍不住的发颤。  

“你说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值得朝廷如此对待我们?”  

“我们为朝廷收复河西,难道做错了吗…”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