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八个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数辆蒸汽列车喷吐着浓重的黑烟,再度满载着各种物资和枪械克隆体们,携带着大量的子弹离开了主基地。  

此刻主基地周边的怪鸟已经被清剿完毕,最多有零零落落的几头落单怪鸟偶尔汇聚过来而已,可以被轻易打死。  

但离开主基地一段距离,怪鸟们的数量便慢慢增多了起来,战斗便再次爆发。  

于是,蒸汽列车的窗户打开,一个车厢便有十几条枪探出来,对着远方猛烈扫射。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克隆体爬到了列车顶部,居高临下对外展开射击。  

还有一些克隆体没有乘坐列车,而是在列车两侧跑步前进。于是他们的作战便更为灵活,不仅射击视野更大,也更方便转移位置。  

于是在这三位一体的打击之下,列车周边汇聚过来多少怪鸟就被打死多少。  

打死了怪鸟后,武装克隆体们把枪往车厢里一丢,顺手便抄起了扳手、铁锤、钢轨等材料,开始修补破损的铁路。  

从战士到工兵的转换之间极为流畅自然,没有一点滞涩。  

列车便这样轰鸣着继续前进,最终来到了一号铜矿这里。  

一号铜矿作为桥头堡,受到的冲击始终是最猛烈的,伤亡也是最重的。  

不过没关系,此刻,枪械克隆体来了,胜利就来了!  

几百名克隆体如狼似虎一般跳了下来,抄起枪械就是一轮齐射。  

20余秒时间里,三万多颗子弹全部打出!  

李青松设计这款被他自己命名为“冲锋一型”的枪械的理念,就是不追求准度,只追求射速,然后在几乎无穷尽的子弹供应之下,依靠数量打败敌人。  

想要提升准度可没那么容易,得一点点的提升枪械加工精度,要有高精度机床,要有高性能材料。  

搞这么麻烦干嘛?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多造几万颗子弹。几万,几十万颗子弹一同倾泻过去,什么敌人打不死?  

于是,围攻一号铜矿的怪鸟们一瞬间便被打死了一大片。  

刚刚还在搏命抵抗的冷兵器克隆体们立刻便松了口气,立刻后撤,将战线交给了前来支援的同伴们。  

发生在主基地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在无穷无尽的子弹冲击之下,怪鸟们大片大片的倒下,最终被全部打死。  

同时,乘坐其余列车前往其余矿脉基地的克隆体们也打出了类似的效果。  

不仅如此,主基地那里仍旧有源源不断的枪械和子弹造出来。  

于是,仅仅不到五天时间而已,所有围攻己方基地群和铁路线的怪鸟全部被清剿。  

周边十公里范围内已经没有一头怪鸟存在了!  

这一刻,李青松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不过还没到真正放松的时候。”  

李青松暗暗的想着:“洛神星太大了,我的基地群就占了这么一点地方。更远处有多少怪鸟还不知道,还得进行大规模的侦查,确认它们的动向和数量才好。  

同时,以后不能再忽视武器技术的发展了。  

就这小小一颗洛神星而已,便有这种奇特的生物出现,别的地方不知道还隐藏着多少危险。”  

做出决定后,李青松立刻将大量的克隆体向主基地回调。  

有了足够的枪械和子弹,外围的这些矿脉基地,李青松一个基地仅留下了400名克隆体防守。  

数量虽然极大降低了,但综合战斗力比起之前的2000名冷兵器克隆体却仍旧要超出数倍。  

便连主基地那里其实也只需要1000名克隆体便足够防守。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青松还是抽调了2000名克隆体前去,日夜巡逻警戒。  

加上铁路线需要的总计1000名克隆体,这样一来,李青松投入到防守之中的克隆体总量,便从原来的1.6万名直线降低到了此刻的仅有7000名,剩下的9000个意识连接份额终于可以抽回来了。  

正好,主基地那里,承担着基础生产任务的克隆体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被累到了半死,正好让多补充一点人手过去,也让他们休息一下。  

于是李青松再度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克隆体调动。  

在承担防守任务的7000名克隆体之外,李青松还专门抽调了1000名克隆体执行侦查任务。  

他们几个人分为一队,各自驾驶着一辆越野车,前出到了更远的地方,在洛神星荒凉死寂的大地上搜索。  

剩下的8000个意识连接份额之中,一部分补充到了基础生产之中,另一部分,李青松则开始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  

武器作战装备的研发工作!  

现阶段仅有一个冲锋一型,作战模式太单薄了,必须要有更多的作战装备才行。  

“洛神星和地球环境不同,在这里,我暂时还造不出飞行器。  

那就只能先想办法,造一些类似装甲车、坦克之类的作战武器了。  

这玩意儿倒是比较简单,堆装甲就是。只是…动力方面不好解决,我的蓄电池技术不够啊。”  

想了想,李青松还是决定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  

洛神星上没有汽油,但甲烷还是有很多的。甲烷的密度比汽油低,但热值高,平均算下来也大差不差。  

汽油能烧起来驱动车辆,甲烷同样可以。  

尤其是,洛神星重力低,“油耗”当然就低。  

以前技术水平不够,造不出内燃机,但现在当然不同。  

唯一和地球不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