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人大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此刻,骤然间有了这182名克隆体的补充,李青松那因为人手不足,恨不得将一秒钟掰成两秒钟,恨不得让所有克隆体不休息不睡觉整日干活的精神终于放松了下来。3  

原本只启用了不到一半的种植基地立刻进入到了全功率运转状态。  

因为多层种植模式所拥有的总计两万多平米,约33亩地的种植面积,在这一刻全部种上了红薯、土豆、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1  

种植基地另一侧,养鸡场全部启用,同样使用了集中养殖的情况之下,小小两百平米的面积而已,便养殖了1000多只鸡。  

这还是李青松害怕鸡们生病,有意控制了养殖密度的缘故。1  

再之外,猪、牛、羊的数量也大幅提升。  

整个种植基地被各种作物、各种动物占的满满当当,真正开始了满负荷生产。4  

“终于不用再看着那么多空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啊。”  

看着里面郁郁葱葱的景象,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  

种植基地之外,冶金工业区那里,闲置已久的数个高炉终于迎来了操作工人。  

克隆体们穿着李青松自行生产出来的新式宇航服——同样不具备多少抗辐射能力和通讯功能,唯有保温和坚韧性能提升了许多,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了高炉之前,开始将一块块矿石投入进去。9  

只是自以为是人而已,其实是一个打了思想钢印的AI  

金属加工工业区那里,几十台金属加工设备叮叮当当,终日不停,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如同流水一般流淌出来。  

能源工业区那里,因为用电量暴增,原本的几台发电机组开始不够用了。不过没关系,新的发电机之前便已经造好,燃料也已经储备好,此刻有了人手立刻就能投入运转。  

不仅如此,便连电网规模也在扩大。  

有五名克隆体组成电工队伍,专门负责电网的维护与扩展。  

他们拿着来自电线厂生产的铜线,如同蜘蛛织网一般,将密密麻麻的线路从原有电网上向外延伸,然后,又有一台台新的用电设备接入到了电网之中。  

闲置的那些拖拉机也终于等来了驾驶员。克隆体们开着它们,在不同的矿山与基地这里来回穿梭,将一车车李青松急需的矿产运了回来。  

原本虽然忙碌,但整体仍旧显得冷清的洛神星基地,伴随着更多克隆体们的加入,终于有了一点热闹的气象。  

甚至于,就算李青松将其余设备的工人缺口全部补齐,都仍旧有30余个克隆体空闲了下来。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随之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2  

没办法,他就见不得人闲着。9  

现阶段,基础工业的“骨架”已经搭建完毕,初步有了冶金、铸造、能源、化工等分类,但仍旧十分粗糙简陋。  

就像能源工业那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几台蒸汽发电机而已。  

冶金工业那里,更是只有二十来个简陋高炉,年产各种金属加起来,也只有两千来吨的样子。  

必须要进一步的专业化与细化。就比如炼钢,就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钢材的冶炼,譬如低温钢、耐高温钢、耐腐蚀钢、碳素钢之类。5  

唯有细分,产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属加工、化工,甚至于种植基地都同样如此。  

这空闲下来的30余个克隆体立刻便被李青松操纵着,投入到了更多新工厂的建造之中。  

为此,他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  

“未来的所有工厂和基地都要专业化、细分化,种植基地需要再建造五个以上,炼钢厂要再造三个,化工厂要造十个,专用的机械生产工厂也需要造一到两个…”  

盘算一番,李青松核算一下,赫然发现,要支撑接下来自己的众多建造计划,需要的钢铁至少也在百万吨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建造初期。毕竟未来自己肯定要有更大规模的建造计划。  

而现阶段,自己的所有金属年产量一共才两千来吨,钢铁产量仅仅才一千五百吨左右!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点。  

“钢铁是一切建造的基础,要优先发展炼钢工业。那么…先造一座高效率的、专业化的钢铁厂出来!年产量至少也要在十万吨以上!”  

从一千五百吨直接跨越到十万吨,这个步子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不过李青松并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自己还有时间。  

按照这个目标,李青松再度开始了等待。  

在这一阶段,对于克隆体的培育仍旧没有停止。克隆体们仍旧在以每半年205个,每年410个的速度增加。  

钢铁厂、铸造厂、化工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产能也越来越高。  

但此刻所建造的这些工厂与初始的那些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低端,同样小型,与李青松计划之中那种专业化、大型化的工厂相去甚远。  

要依靠这种落后产能来供应自己庞大建设计划所需的钢铁,根本不可能做到。  

但没办法,现阶段的自己只能通过增加这种小工厂的数量,来完成初期的实力积累。1  

便这样又等了两年时间,也慢慢蓄力蓄了两年时间,伴随着总计800名克隆体——原本有820个的,但有20个培育失败了——的加入,李青松麾下克隆体数量终于突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