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炉(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农业是一切产业的基础。毕竟人总得不饿肚子了,有足够的粮食吃了,才能去想别的事情。  

现阶段,李青松便初步解决了农业问题,生产出了足够多的粮食,足以供应一些克隆体在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前提之下,仍旧有足够的粮食吃。  

那么发展工业就成了必然。  

没有工业,农业规模也将受到限制,将始终局限在手工作业,效率低下的局面之中,扩大人口规模就是奢望。  

简单盘点了一下自己现在的人口和农业规模,结合后续发展计划,李青松很快便制定了一份方案出来。  

“钢铁是后续一切发展的基础。  

想要继续扩大人口规模,发展工业,钢铁必不可少。  

就算不发展工业,只发展农业,也离不开钢铁。  

现阶段,深空号飞船里的种植架、管线管道、可拆卸的零部件可都用完了。  

没有足够的钢铁供应,现在的我连一座新的种植基地都建不起来。  

现在一号种植基地的产量,也就勉强供应37名克隆体而已,这怎么够?  

那…我就造一座炼钢高炉出来!反正前期勘察,洛神星上也有铁矿。储量虽然不大,但对我来说完全足够。”  

建造高炉的技术知识库之中没有,但有基础原理在,李青松自己可以设计,这倒不是难题。  

除了技术资料之外,深空号飞船之中还有两台设备,可以支撑起制造炼钢高炉本身的钢铁需求。  

这两台设备,一台是多功能智能炼矿设备,它可以遵循李青松设定的参数,对多种矿产进行冶炼提纯。  

当然,既然是多功能的,那么体型必然不大,效率比起专用设备也差了许多。不过作为初始启动设备倒是够用。  

另一台设备是多功能金属加工设备。  

它可以将各种类型的金属,按照设定的参数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这两台机械,是当初的地球团队特意为李青松准备的。这样一来,遇到某些极端情况,李青松便可以自己加工一些零件出来。  

虽然自己加工的肯定比不上专业设备的性能,但也能顶上将就着用。  

现在,李青松便打算用这两台设备,一点一点的造钢铁,一点一点的加工零件,最终“攒”一座炼钢高炉出来。  

炼钢高炉的建造技术,深空号飞船的知识库里没有。  

毕竟之前身为宇航员的李青松怎么看都不可能应用到这项技术。  

但幸好,知识库之中有相应的基础科学原理。  

于是深空号飞船中的两名克隆体再度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学习,并同时等待着最新的五名克隆体的诞生。  

一段时间后,新的五名克隆体终于诞生,李青松麾下的总人口数也达到了22名,他设计的炼钢高炉的图纸也终于绘制完毕。  

之后,他小心翼翼的将那两台至关重要的设备从深空号飞船运到了洛神星这里,小心翼翼的将其组装好,接通了二号发电机的电源。  

当初在制造二号发电机的时候,李青松便考虑到了后续这两台设备的电力需求,特意留了余量,所以此刻这多出来的电力需求并不会影响作物生长。  

自检完毕,设定好了工作参数,一些之前采集氧矿、托林矿之时顺路带回来的铁矿被敲碎成小块,放入到了冶炼炉之中。  

电能被转化为热能,将这些矿石融化。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手段,铁元素被提纯,又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碳、铬、镍等元素,最终变成了可以在洛神星低温环境下保持性能的低温钢。  

这一块总质量达到了30KG的低温钢被李青松放置到了金属加工设备之中。  

按照之前设定的参数,这些低温钢被加工成了一个个各种形状的零部件。  

这些零件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按照之前自己设计的图纸,这些零件被克隆体们慢慢拼接、焊接了起来,最终变成了一个类似大罐子的东西。  

这个大罐子的高度达到了三米,直径则有一米半。它是采用电力作为能源的,其余方面则全部是人工控制。  

无论温控,还是进料、出料、监控等等,全部需要克隆体们手动完成。毕竟现在的李青松没有任何自动化技术。  

按照设计标准,这台高炉全功率运转下,日平均可以产出钢铁约200公斤,年产量可以达到73吨。  

这个产量,放在地球上——如果此刻的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那恐怕连乡村最小的钢铁作坊都看不上。但对于此刻的李青松来说,这却是一件神器。  

一件足以为自己开启工业化的神器。  

看着这满是粗糙痕迹的简陋高炉,李青松心中满是喜悦。  

他仿佛看到了接连不断的钢水从这高炉之中流出,化作一个个种植架,化作一个个零部件,化作一台台巨大的机械…  

但…很遗憾,现在这座高炉暂时还没有办法投入使用。  

原因很简单,它太耗电了。  

它的功率达到了80千瓦。而现阶段,自己拥有的两台发电机加起来,总功率也才40多千瓦而已,全给它供电都不够用。  

再说,炼钢也需要足够的矿石供应。  

以洛神星上的铁矿石品质,每天炼200公斤铁的话,就需要每天供应至少600公斤铁矿石。  

现阶段整个采矿队五名矿工,平均每天拉回来的托林矿和氧矿的总质量也才400公斤而已,全拉铁矿石都不够。  

没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