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供销社雪中送炭,对农民恩重如山(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反正有功劳的部门在前面,没功劳的部门也会雨露均沾沾点光。
会议室里掌声不时响起,气氛很热烈。
外商办一直没提到。
钱进知道,自家部门这次算是露了脸,肯定会被重点表扬。
果然。
韦斌在最后话锋一转,说道:“然而!”
他站了起来,用手指点着桌子说话:“在所有这些表现突出的同志中,有一个人,他立下的功劳,是决定性的!”
“可以说,没有他的拼死一搏,没有他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敏锐和胆识,我们海滨市受灾麦田面积绝不是几十万亩,而是几百万亩!”
“受灾区域将不仅仅是主要影响安果县,波及月州县、林山县、黑崖县,到时候恐怕是主要影响海滨市,波及周边多个地级市!”
他这话并没有夸张。
农业部门不光统计了损害,还根据前期虫灾爆发后扩散速度做了个推演表。
其实在海滨市各级领导知道灾情的时候,虫灾已经完成了进化,开始进行指数级暴增。
但钱进、韦斌和王振邦这边动手极快,压根没浪费任何时间。
钱进第一时间发现氯菊酯对于限制虫群扩散有用,韦斌立马动用关系把国内库存的氯菊酯从江城调来进行灾情隔离。
而在钱进发现高效氯氰菊酯对杀灭虫群有奇效后,王振邦又以最快速度支持钱进去香江引进杀虫剂。
三人的功绩是明摆着的。
这点大家伙都门清。
于是当韦斌这边要表彰钱进了,一行人全看过去。
钱进在会议室里很显眼。
毕竟主要领导干部中,就他一个人不到三十岁。
此时,韦斌的声音也陡然拔高了:“没错,这个人就是钱进同志!”
他看向钱进,脸上带着高度近视都能看清的赞赏:“是他,在咱们农民同志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通过实验发现了有效药物。”
“也是他,在国内缺乏有效药物后,想到了跨国的渠道并找到了供应商。”
“更是他,顶住压力,与外国资本家斗智斗勇,最终在上级领导的英明决断和支持下,”
韦斌郑重地朝旁边王振邦微微鞠躬示意:“以出乎意料之低廉的价格,成功引进了‘高效氯氰菊酯’,最终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杀灭了所有害虫。”
王主任积极鼓掌,并对钱进点头微笑:“钱进同志这一次担得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赞誉!”
“哗——!”这一次的掌声,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和持久。
毕竟是市里三把手带队鼓掌的呢。
掌声响彻了整个会议室。
钱进跟着鼓掌,起身向四周鞠躬又坐下。
王主任这边已经开口了,自然不能只说这么两句就算完事。
韦斌这个东道主是抛砖引玉,他负责开头,正儿八经的要升华抗灾精神还得由人家王主任进行。
待掌声稍歇,王振邦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分量很大:
“韦斌社长讲得很好。”
“这次虫灾的成功应对,是全市上下,特别是供销系统和基层干部、农民兄弟通力协作的结果,体现了很高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了大家的付出…”
后面就是车轱辘话。
王主任的任务便是说这些话来升华大家的奋斗精神。
最后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并掷地有声地进行宣布:
“市里已经决定,近期将召开全市性的‘抗击麦蚜虫灾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根据省领导的指示,我们要将你们的功劳,你们的精神,好好宣扬,大力弘扬!”
会议室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对市级供销社来说,从建国开始能得到市里的公开表彰,对于以“后勤”和“服务”为主的供销系统而言是无上的光荣。
就在这时,“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打破了会场的热烈。
韦斌的秘书小刘探进头来,小心翼翼的说:“王主任、韦社,外面有几位安果县的公社干部,说是一定要见您。”
“他们说你有东西落在他们那里了,这次怎么也得给你送回来。”
韦斌微微一怔,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立刻道:“快请进来!”
钱进眨眨眼。
怎么个意思?
农村基层干部也来了?
来的真是巧啊。
会议室大门打开,涌进来几个人。
这些人钱进都认识,为首的是土沟公社书记张卫民,后面跟着大庙沟公社书记李茂春,还有几个人都是其他生产大队的干部。
比如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光头老汉,正是王家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王守财。
他们一进来,显然被这满屋子的领导和热烈的会议气氛震住了,一行人脸上顿时有些局促不安,赶紧冲着满桌子的领导点头哈腰。
张卫民冲韦斌点头哈腰:“韦社长打搅您开会了,真对不住。”
“不过您有重要东西落在俺地里,俺怎么也得给您赶紧送回来。”
他给王守财使眼色,王守财向前一步,把紧紧抱着的包袱小心翼翼地放在会议桌上,颤抖着手解开上面系的疙瘩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小的土布包袱上。
包袱打开,里面竟然是一顶八角帽。
会议室里的人几乎都能认出来,这是韦斌平日里戴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