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33章 成了没了好了

第233章 成了没了好了(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同胞?你现在认为他是同胞啦?”  

中间人没皮没脸的嘿嘿笑:“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当然是同胞啦。”  

他还跑到钱进跟前递上自己的名片:“我叫丁大超,以后有事情可以随时找我,大人,我随时随地愿意为您效劳。”  

大人…  

钱进真想一脚踹飞这B。  

不过也就是想想,他收下了这张名片,毕竟这种人对他确实有用。  

消息多且路子野,钱进可以用他当不少场合下的挡箭牌。  

初步合作达成,钱进赶紧去给国内打了电话:“王主任,问题不大了,请你告诉指导小组的同志,第一批高效氯氰菊酯五天内就可以运送进国内!”  

“价格呢?”王振邦紧张的问。  

钱进说道:“比预想中更低,一吨能突破两千美元的价格限制。”  

“另外经过我和朋友的一番运作,糊弄了这些洋鬼子还谈成了另一笔合作条款,是关于巴拉利这款世界顶级除草剂的引进工作。”  

“价格会很低,比全球市场最低价格还要低的多——让苏教授他们立马核算估测生产高效氯氰菊酯乳化剂和巴拉利的成本,我将向着成本价来签订合同。”  

王振邦:“啊?!”  

他看看手表。  

从出发到出结果还不到24小时…  

我滴妈!  

这效率太恐怖了吧?  

并且,成本价引进顶级农药?  

我滴妈!  

这谈判能力太吓人了吧?  

老王同志不得不自己把钱进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激动的问:“你不是在开玩笑什么的?高效氯氰菊酯一吨价格能低于两千美元?”  

“两千美元啊!”  

钱进说道:“是的,初步合作条件已经谈好了,具体细节等我的团队过来后再谈。”  

“这件事也得委托你赶紧催促他们一下,让他们尽快通关来到香江,时间不等人,虫灾更不等人!”  

王振邦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  

我滴妈。  

也就是说,钱进是自己去单枪匹马挑翻了人家一个谈判团队?  

以前有钱老能抵五个师,现在这钱进一人可抵一个部门啊!  

接下来无非就是后续工作的开展。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谈判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还有供销总社、市府、外贸单位乃至海关地区都开始忙碌起来:  

“李香,立即按我给你的笔记中的规格和数量,草拟高效氯氰菊酯乳化剂进口合同,我们不要乳化剂了,把价格再下调百分之二十…”  

“ICI方面能否同意?他们肯定同意,乳化剂生产成本颇高,我们不要乳化剂却只下调百分之二十的价格,他们利润空间更大了。”  

国内可以生产乳化剂,所以他们只需要引进药剂即可,而且乳化剂沉重,脱离了乳化剂的重量拖累,他们可以从海运变空运。  

除虫剂运输速度将更快了。  

“孙副主任你负责拟定合同,要中英文双版,要逐项注明是‘紧急救灾特批品’,联系海关走‘农资特供免税通道’…”  

供销总社那边也在忙活:  

“易副社长,马上联系中国航空驻暹罗办事处!”  

“查最快回国的空载航班或货运航班,告诉他们,这是重大灾情下救命的救灾物资!”  

“我们申请免关税、免商检、免联检!走特供通道!请他们务必协调运送物资!”  

“这件事你全程负责,绝对不允许出任何问题!”  

市府这边,王主任也没有掉链子:  

“喂,景行长吗?你熟悉农用化学品的外汇申报工作吧?请配合供销总社,立马准备好全套形式发票等各类文件。”  

“马上向海关提出紧急临时免税备案申请!理由:特大虫灾!”  

“老赵,你盯紧外汇这条线。景行长那边正在协调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划拨应急外汇。一旦指令下达,要确保额度第一时间落地确认!”  

“向中国银行支付结算部发加急函,我们需要闪电开立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不能等待,时间就是麦苗、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  

时间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像是被拉成了无限延展的线。  

三天后,一架航班于省城机场降落。  

已经等候在内的卡车立马行驶过去,搬运工们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开始忙活起来。  

卸下的全是国际空运标准格式的木箱子,上面用赤红的油漆标注着“AGRICULTURAL·EMERGENCY·RELIEF·GOODS”的字样。  

农业紧急救灾物资!  

机场海关现场负责查验的中年科长,只扫了一眼箱体和钱进递上的盖了“特批”印章的材料,便挥手放行。  

那鲜红的“特批”二字,在巨大的救灾压力前,拥有着超越一切程序的通行力量!  

装满了高效氯氰菊酯的解放卡车,亮着昏黄的大灯,如同奔赴战场的军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向安果县。  

此前已经有卡车来过了,卸下了大量的乳化剂。  

最终高效氯氰菊酯和之前的乳化剂全卸在了县郊供销社仓库里,这里暂时成了临时的救灾前沿指挥部。  

王振邦和专家们都在这里,各公社组织的几百名精壮劳力和基干民兵,整齐地排列成队。  

苏教授等人撸起袖子,脸上混杂着尘土和汗水,指导着各公社的基层农业技术员调制药剂。  

不同药品倒入顺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