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21章 送礼物,拉队伍

第221章 送礼物,拉队伍(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钱进便让周古去把野猪肉和排骨拿来。  

办公室的火炉便可以给这高压锅加热。  

钱进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讲解:  

“这锅关键就在这个密封圈和加压装置。肉放进去,加点清水姜葱,加点盐,盖严实盖子,把这个限压阀放正…”  

随着炉火旺盛,锅里很快传开“呲呲”的喷气声。  

众人吓一跳,钱进莞尔的笑:“没事,等这个限压阀开始‘呜呜’叫,就把火调小点,保持这股子劲儿就行了。”  

说着他把炉子里的火头压了压。  

钱进抬起手表看着时间:“一般二十分钟到半小时就成,野猪肉不好熟,咱炖上半小时。”  

围观的几个队干部包括几个好奇凑进来看新锅的社员都伸长了脖子,看着那口奇特的锅在炉火上发出轻微但持续的嘶鸣。  

这声音对他们而言极其陌生,有人担心的小声嘀咕:“这锅不会憋炸了吧?”  

钱进本来还有更重要的事跟几个干部协商,此时看到高压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员进来看热闹,他便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歇息。  

炉火熊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半小时刚到,钱进将高压锅端下来,示意众人退后一些。  

其实让高温高压继续运作一会更好,不过大家伙都在翘首以待并且待的很心焦。  

于是他按照规程小心翼翼地给锅内泄压,然后缓缓旋开锅盖。  

“嘶——”  

一股令人垂涎三尺的肉香伴随着蒸腾的热气瞬间弥漫了整个简陋的办公室。  

白气浓郁的像是化不开,里面全是香味。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后面的人踮着脚尖,前面的人瞪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钱进让王小英去查看情况。  

王小英也不讲究卫生,出去随便找槐树折了根纤细枯枝回来去戳猪肉和猪排骨。  

刚刚还是坚韧厚实的猪排骨,此刻已经炖得稀烂软糯,树枝一搅和,骨肉分离!  

她使劲将树枝戳进肉里,顿时,一块野猪肉颤巍巍地挂在上面出现在众人眼前。  

肉里的油水被压出来了,这块本来干巴巴的肉如今表面油亮晶莹。  

王小英咬了一口,立马将肉咬掉一半。  

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事实就在眼前。  

大开眼界的社员们开始嚷嚷起来。  

按照他们村里土灶上的经验,这么大块的排骨和肉,不炖上至少三四个钟头,别想烂糊!  

“这就是高科技的东西吧?真厉害,真神了。”周古也去找了根树枝。  

他小心地挑起一小块肉,根本不用费力咬,牙齿咀嚼几下便烂糊了。  

“这么快就炖熟了?省多少柴火啊!”一个壮年社员惊叹着,心疼柴火是他们最朴素的感受。  

“好吃,真烂糊!像炖了一下午的!”前面尝到肉的几个人眼睛都亮了。  

钱进笑着说:“这东西省时间,省柴火,炖东西特别快,尤其适合骨头、豆子这些难煮的东西。”  

“但是它其实炖出来的肉不如铁锅老灶炖出来的好吃,所以我给你们只带了几个,在我看来这东西没什么大用。”  

王小英立马摇头:“不不不,钱主任,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我觉得还是这个高科技锅炖出来的肉香!”  

高压锅里的肉和排骨被分了个干净,钱进把锅子交给柱子,让他去处理肉汤。  

本来挤进来看热闹的社员们便跟着高压锅离开了。  

这样钱进对留下的干部们说:“周大队,学校开春就得招生了,教室宿舍架子床家具都打得差不多了,但还得安装、上漆、归置。”  

“我年前的时候说过,今天过来接人,还得辛苦你和老槐叔四喜叔老蔫叔他们帮我挑好的、有经验的木匠老师傅和小工进城做工。”  

“跟以前一样,管饭、管住,新工匠给一身工作服,每天工钱还是用米面腊肉来抵用!”  

他以为自己说出这条件,周铁镇会高兴。  

结果一听这事,周铁镇厚实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发愁了:  

“钱主任,就这事儿啊,我最近愁得觉都睡不好啊,你给我们开的条件太厚道了!”  

他掰着手指头算,“不光管吃管住,工钱一天顶咱这儿工分的多少倍,这消息回来传播开后,咱大队,加上邻队几个听说的懂点木匠活儿的,甭管手艺老嫩,都削尖了脑袋想跟着去。”  

“就年三十和初一初二这几天,我那小院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家家都托关系递话,都想往里塞人,可这、这事闹的,唉,我不能乱塞啊。”  

周铁镇说的这事是钱进早就预料到的。  

名额有限,机会难得。  

这进城务工的条件太好了,诱惑力太大了,远超改善生活本身,对有些人家来说几乎可以说进城干几天活,家里条件都变了。  

但钱进给出这么好的条件,也是为了造成这个轰动效应。  

他对此早有预料,便把下一步计划说了出来:“周大队,你这担心对。”  

“所以我这次来,不光是为年前的事,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想跟你和各位干部商量商量。”  

周铁镇和周古等人立刻竖起了耳朵。  

“学校建设需要稳定的工匠队伍不假,”钱进说道,“但学校规模就那么大,是吧,工人们顶多干到正月十五就得回来了。”  

“可是你们都知道,咱们现在改革开放了,你们在乡下感触不深,我在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