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告别群山(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钱主任爱吃豆虫不爱吃?我看我二嫂她们今天去黄豆地里摘豆虫了,那家伙一烧可香了。”
周铁镇便挥手:“要,肯定要!”
钱进在屋里啃着西瓜很无奈。
本来想给人家减负。
结果又变成给增加负担了。
他在大队名声好、有威信更有人缘,社员们是真心爱戴他。
得知他要调走,没有去上工的老头都在找他,拉着他的手泪眼汪汪。
得知他要吃蔬菜吃野味,队里闲置人手全出动了,好些没事干的孩童嗷嗷叫着要去粘知了、捞鱼抓蚂蚱…
还有七八个孩子胆子大,跑来找钱进:“钱主任,我们带你去后山玩,可好玩了。”
“就是,钱主任你要进城了,你要是进了城,那就没有后山了。”
“钱叔叔,快一起去后山。”
周铁镇出来挥手赶人:“一边去一边去,看不见钱主任要休息了吗?”
钱进拦下他说道:“我来你们大队好几趟,山也上了好几趟,但每次去都是正事、公事,还真没去玩过。”
“今天小朋友们盛情邀请,他们说的对啊,我以后回了城里,可就没机会上山了,那我今天跟他们去玩玩,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主要是老汉们拉着他手泪眼汪汪的氛围让他无法承受。
老汉们是真情实感,搞得他很感动,总想往外塞钱。
可他今天来没怎么带钱。
所以,索性跟孩童们去后山散散心得了。
孩童们准备充分,他们有的提着竹竿,有的拿着铁皮罐头盒,还有的挎着个小竹篮,叽叽喳喳像一窝小山雀。
钱进跟他们混迹在一起,他们的笑声更是响亮,蹦蹦跳跳往后山的山沟沟里钻。
上午的山风格外清爽,带着泉水和青草的气息。
有叫铁蛋的孩子将自己的长竹竿递给钱进:“钱叔叔,待会你去粘知了,可好玩了,一粘它们就吱吱叫,一粘它们就撒尿!”
旁边的石头献宝似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团湿面筋:“我奶奶得知钱主任要吃知了,特意用家里面活的,粘知了最好使!”
钱进接过那团黏糊糊的面筋,闻了闻,有股小麦的清香。
这是好东西,恐怕老人家自己都舍不得拿来蒸馒头吃。
他感叹着把面筋缠在竹竿顶端,用力按了按确保粘牢。
结果孩子们见此哄笑起来。
二妞指着他的竹竿:“钱叔,你缠太多啦!这么一大坨,知了老远就看见跑啦!”
钱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小时候粘知了就已经有专用黏团了,没用面筋粘过知了。
所以刚才见石头递给自己一块,还以为得全用上呢。
想到专用黏团,钱进眼睛一亮。
他说道:“你们等着,我有个城里科学家刚发明的粘知了神器。”
孩童们不知道神器什么意思,一个劲挠头。
钱进飞快找了个屋后没人位置。
粘知了神器是小东西,他脖子上挂的最小金盒便够用。
钱进五个一次的买,几次便买了一些小绿手,这东西粘性很厉害,不管是知了还是蚊虫,只要碰上就别想跑!
他拿去分给孩童们。
孩童们每年夏秋都要粘知了,非常了解工具的重要性。
随着钱进将小绿手交给他们,他们一试这黏性顿时欢喜大叫起来:
“这个好使,快看,这个厉害。”
“比面筋厉害,石头,你把面筋给你奶奶送回去。”
“你们看看把这个粘到杆子头上,咱今天肯定要发财了…”
钱进没让石头送回面筋。
面筋已经没法再做饭吃了,他在孩子们的指导下,重新调整了面筋的大小,选择自己用这个。
“出发!”铁蛋一挥手。
他是这些小伙伴里的头,最喜欢像将军似的发号施令。
孩子们欢呼着朝后山进发,钱进跟在后面,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可惜没带相机,否则拍下这一幕来,等到21世纪再看一定很叫人感慨。
山路越来越窄,两旁的灌木丛渐渐高过人头。
野草渐密,遮挡住了地上浅浅的山泉溪流。
孩子们习惯了赤脚闯山,尽管山石狰狞,但他们毫不在意,依然兴高采烈地前进。
钱进的解放鞋很快被溪水浸湿了,凉丝丝的很舒服。
“嘘!”走在最前面的铁蛋突然停下,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钱进顺着铁蛋指的方向看去,在一棵老槐树的树干上,趴着一只黑褐色的知了,正“吱——吱——”地鸣叫着。
铁蛋蹑手蹑脚地靠近,慢慢举起竹竿。
其他孩子紧张地看着,二妞紧紧攥住钱进的衣角。
竹竿一点点靠近那只毫无察觉的知了,突然,铁蛋手腕一抖,竹竿顶端的小绿手准确无误地粘住了知了的翅膀。
“逮着啦!”孩子们欢呼起来。
小小的少年得意洋洋地把挣扎的知了取下来,放进带来的罐头盒里。
知了在铁皮盒子里扑腾,发出“扑棱扑棱”的响声。
其他人去看小绿手,铁蛋得意洋洋的说:“钱叔说的对,这是粘知了神器,它可神了,其实我刚才就粘了一点知了翅膀,结果这个知了就跑不掉!”
“钱叔,该你了!”二妞推着钱进往前。
树丛里知了叫声此起彼伏,孩
周铁镇便挥手:“要,肯定要!”
钱进在屋里啃着西瓜很无奈。
本来想给人家减负。
结果又变成给增加负担了。
他在大队名声好、有威信更有人缘,社员们是真心爱戴他。
得知他要调走,没有去上工的老头都在找他,拉着他的手泪眼汪汪。
得知他要吃蔬菜吃野味,队里闲置人手全出动了,好些没事干的孩童嗷嗷叫着要去粘知了、捞鱼抓蚂蚱…
还有七八个孩子胆子大,跑来找钱进:“钱主任,我们带你去后山玩,可好玩了。”
“就是,钱主任你要进城了,你要是进了城,那就没有后山了。”
“钱叔叔,快一起去后山。”
周铁镇出来挥手赶人:“一边去一边去,看不见钱主任要休息了吗?”
钱进拦下他说道:“我来你们大队好几趟,山也上了好几趟,但每次去都是正事、公事,还真没去玩过。”
“今天小朋友们盛情邀请,他们说的对啊,我以后回了城里,可就没机会上山了,那我今天跟他们去玩玩,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主要是老汉们拉着他手泪眼汪汪的氛围让他无法承受。
老汉们是真情实感,搞得他很感动,总想往外塞钱。
可他今天来没怎么带钱。
所以,索性跟孩童们去后山散散心得了。
孩童们准备充分,他们有的提着竹竿,有的拿着铁皮罐头盒,还有的挎着个小竹篮,叽叽喳喳像一窝小山雀。
钱进跟他们混迹在一起,他们的笑声更是响亮,蹦蹦跳跳往后山的山沟沟里钻。
上午的山风格外清爽,带着泉水和青草的气息。
有叫铁蛋的孩子将自己的长竹竿递给钱进:“钱叔叔,待会你去粘知了,可好玩了,一粘它们就吱吱叫,一粘它们就撒尿!”
旁边的石头献宝似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团湿面筋:“我奶奶得知钱主任要吃知了,特意用家里面活的,粘知了最好使!”
钱进接过那团黏糊糊的面筋,闻了闻,有股小麦的清香。
这是好东西,恐怕老人家自己都舍不得拿来蒸馒头吃。
他感叹着把面筋缠在竹竿顶端,用力按了按确保粘牢。
结果孩子们见此哄笑起来。
二妞指着他的竹竿:“钱叔,你缠太多啦!这么一大坨,知了老远就看见跑啦!”
钱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小时候粘知了就已经有专用黏团了,没用面筋粘过知了。
所以刚才见石头递给自己一块,还以为得全用上呢。
想到专用黏团,钱进眼睛一亮。
他说道:“你们等着,我有个城里科学家刚发明的粘知了神器。”
孩童们不知道神器什么意思,一个劲挠头。
钱进飞快找了个屋后没人位置。
粘知了神器是小东西,他脖子上挂的最小金盒便够用。
钱进五个一次的买,几次便买了一些小绿手,这东西粘性很厉害,不管是知了还是蚊虫,只要碰上就别想跑!
他拿去分给孩童们。
孩童们每年夏秋都要粘知了,非常了解工具的重要性。
随着钱进将小绿手交给他们,他们一试这黏性顿时欢喜大叫起来:
“这个好使,快看,这个厉害。”
“比面筋厉害,石头,你把面筋给你奶奶送回去。”
“你们看看把这个粘到杆子头上,咱今天肯定要发财了…”
钱进没让石头送回面筋。
面筋已经没法再做饭吃了,他在孩子们的指导下,重新调整了面筋的大小,选择自己用这个。
“出发!”铁蛋一挥手。
他是这些小伙伴里的头,最喜欢像将军似的发号施令。
孩子们欢呼着朝后山进发,钱进跟在后面,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可惜没带相机,否则拍下这一幕来,等到21世纪再看一定很叫人感慨。
山路越来越窄,两旁的灌木丛渐渐高过人头。
野草渐密,遮挡住了地上浅浅的山泉溪流。
孩子们习惯了赤脚闯山,尽管山石狰狞,但他们毫不在意,依然兴高采烈地前进。
钱进的解放鞋很快被溪水浸湿了,凉丝丝的很舒服。
“嘘!”走在最前面的铁蛋突然停下,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钱进顺着铁蛋指的方向看去,在一棵老槐树的树干上,趴着一只黑褐色的知了,正“吱——吱——”地鸣叫着。
铁蛋蹑手蹑脚地靠近,慢慢举起竹竿。
其他孩子紧张地看着,二妞紧紧攥住钱进的衣角。
竹竿一点点靠近那只毫无察觉的知了,突然,铁蛋手腕一抖,竹竿顶端的小绿手准确无误地粘住了知了的翅膀。
“逮着啦!”孩子们欢呼起来。
小小的少年得意洋洋地把挣扎的知了取下来,放进带来的罐头盒里。
知了在铁皮盒子里扑腾,发出“扑棱扑棱”的响声。
其他人去看小绿手,铁蛋得意洋洋的说:“钱叔说的对,这是粘知了神器,它可神了,其实我刚才就粘了一点知了翅膀,结果这个知了就跑不掉!”
“钱叔,该你了!”二妞推着钱进往前。
树丛里知了叫声此起彼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