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 第407章 跑马圈钱,打球升官(我回来了)

第407章 跑马圈钱,打球升官(我回来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元素的《风继续吹》,完美展现张帼荣独特的声线魅力,让名声不显的新秀一炮走红。  

大胆前卫和曲风新颖的《坏女孩》,则让选秀冠军出道的梅雁芳开启天后时代。  

光《坏女孩》就卖出五十万张磁带的销量,打破全港销量继续,《风继续吹》屈居第二,卖出四十万张。  

以港岛唱片协会五万张专辑销量,包括磁带,黑胶等媒介,计入为白金唱片的算法。  

五十万张磁带就是十白金,四十万张是八白金,创下全港最高销量记录,冠亚军,已是赶超宝丽金。  

郑东汉见到唱片行业风云突变,跟关氏兄弟开会时怒道:“一步慢,步步慢,早说不能让忠和跟华星合作,鬼佬不答应。”  

“现在忠和的随身红大卖,连带华星磁带都更上一个台阶,两张唱片加起来一百万张磁带销量。”  

“宝丽金有十白金的销量吗!”  

近半年,由于随身听市场扩大,磁带订单暴增,已导致进口磁粉涨价,磁带工厂爆单。  

隐隐可见电子产业带来的革命趋势,链条式带动经济上涨。  

关维麟解释道:“这两张专辑是新发的,用随身听的多了,磁带销量肯定也会增加。”  

“论热度,不见比得过谭咏麟。”  

宝丽金目前最高销量的两张唱片,早些的是徐小凤《风雨同路》,四白金,近年也有谭咏麟《忘不了您》,都是二十万张磁带。  

真论热度话的,港乐市场谭咏麟是当之无愧的头名,可《风继续吹》一发布,八十年港岛乐坛的“谭张争霸”已初见端倪。  

张帼荣在男歌手的人气方面,快要能跟谭咏麟掰手腕了。  

郑东汉不想把战略失败,归咎于市场爆发,告诫三人:“市场都是人打开的,华星才创办几年?”  

“天生有TVB扶持,再有忠和入局,再不想办法,宝丽金唱片行业第一的地位就要丢了。”  

“罗宾,你亲自操刀,制作一张精品出来。”  

老大关维鹏点头:“专辑方面,你放心,我帮阿谭操刀。”  

郑东汉只负责公司战略,已不操刀专辑制作,交代好任务,便驱车赶往飞利浦音乐亚太区总裁佛雷德位于湾仔的别墅。  

俩人刚见面,郑东汉便拿出文件,单刀直入:“我希望借鉴华星跟忠和合作的方式,推广宝丽金艺人的唱片。”  

佛雷德穿着西装,斟好红酒,出声道:“郑生,忠和是一间小公司,老板签一个名,就能推动跟华星的合作。”  

“飞利浦是一间业务遍布全球的公司,把华星的唱片,捆绑飞利浦产品,需要上报总部批准。”  

“方案,我知道是对的,但是你知道推动整个决策需要多长时间吗?”  

郑东汉表情黯然,但仍是坚持:“宝丽金可以出资,让母公司盈利。”  

佛雷德摇摇头:“左口袋进右口袋,没多大意义,而且给予金宝丽后,日韩,台岛的音乐公司都会申请。”  

“这份计划很好,可一旦批复,绝对轮不到粤语唱片。”  

郑东汉长叹口气,举杯道:“那宝丽金会困难。”  

产业集群带来的冲击,单靠唱片公司本身,很难抵挡,一张专辑可以优中选优,张张专辑都可以吗?  

战略层面的劣势,光制作水平无法扭转。  

但佛雷德在饮完酒后,却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郑东汉问道:“怎么说?”  

佛雷德语气淡定:“打垮忠和电子,自然就能削减华星的优势,别忘记,飞利浦可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半导体公司。”  

“而忠和只是一个代加工的水货工厂,连元器件都需要在日岛大批量走私。”  

郑东汉眼神透露着希望:“sir,你可以阻碍忠和跟日岛产商的合作?”  

佛雷德朗声大笑:“德国总部应该有权力,但我一个音乐公司亚太负责人,没权力跟索东芝,尼康那些大企业对接。”  

“这几年日岛制造业很猛,他们希望还想挑战美国,不可能受我们摆弄。”  

郑东汉皱眉不解:“那怎么打垮忠和?”  

佛雷德吐着雪茄,淡定自若:“新警务处长梅sir,以前是政治部出身,那班玩政治的人。”  

“肯给钱,什么事都肯做。”  

阿乐在落地东京后,借一间贸易公司的壳,拿出一份每年两百万美金的订单,让索尼,东芝,尼康等企业公开投标。  

这个订单集合全港的消费能力,放在全世界任何第一个地区都算是笔大单。  

三家企业收到消息,便开始做背调,确认真正买主后的付款能力,便开始竞标,最后忠和成功拿到一个跟水货相当价格。  

在台积电还未建设的年代,日岛半导体有区域垄断的实力,想要进一步压低元器件价格不现实。  

要想压榨供应商,首先要打碎垄断。  

国内和港岛的半导体产业不行,日岛不可能任由压榨,除非日岛经济泡沫破裂。  

忠和起码要再把订单量翻一倍,才有可能做到每月出货五万台就盈利。  

反过来,当公司能月销十万台时,盈利点就不再是五万台。  

当然,元器件有很多品类,不同品类价格不同。忠和也将推出更多产品,将来的订单不会只靠随身听。  

等产品线能稳定盈利时,配合清华研究所,便可从小到大,攻坚技术难题,让港积电进入现实。  

其实只要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