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技术转移(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国家组织三次技术攻坚。  

猛攻电子技术,希望能守住国内市场。  

陆续诞生了无锡华晶、绍兴华越、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和首钢NEC等多家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公司,  

但除了无锡华晶在台岛资本的注入后,实现盈亏平衡外,其余的公司尽数失败。  

因为,国内电子技术,在开改前主要客户是军方,无市场压力,良品率非常之低。  

3微米的芯片,良品率不足百分之一,而美方技术达到百分之九十。  

国家早早意识到半导体行业要进步,但产业群遭到围追堵截,外无技术输入,内无市场循环。  

几次攻坚都失败告终。  

直接跟国内讲,要搞“港积电”,在八十年代是难以受到支持的,还容易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  

必须得三次“技术战役”全面失败,国内才会改变想法。  

以爱国港商的身份,来国内买设备,在商言商,要比讲政治来的容易。  

梁漫平向上级联系后,很快获得批准,来到尹照棠的房间,笑着道:“阿棠,电子工业部元器件工业管理局已特批,允许清华研究所,立项建造第四代光刻机进行出口,定价还需要磋商。”  

“你打算订购几台?”  

尹照棠道:“一两台足够,具体看价格,不会很多。”  

在大单价的尖端技术交易中,购买数额是谈判底牌,怎么可能告诉梁漫平。梁漫平哈哈大笑,目光带着深意,不再追:“价格嘛,三微米的可能要五十万美金。”  

目前主流的光刻机,便是3微米到1.5微米,其中1.5微米的售价,要达到200万美金。  

最知名的是尼康NSR1010G,该产品以技术尖端,售价便宜出名,占据全世界光刻机市场百分之五十的销量。  

美国GCA的产品,售价高达500万美金。  

当然,3微米的会更便宜,但尼康售价也高达100万美金,国内3微米的50万美金出售,再一次体现出国产制造的优势。  

3微米技术完全制造随身听的电路板。  

“五十万呀,有点贵了。”  

“我手上现金不多,顶多只能买一台。”尹照棠笑道。梁漫平点起香烟:“你一个月都赚过百万美金,扣扣索索,少了港商的阔气啊。”  

尹照棠道:“都是血汗钱来的,大佬!”  

梁漫平点头:“行,我多帮你讲讲价。”  

五十万美金已经是一笔了不得的外汇,清华研究所肯定愿意接单。在法律上来说,光刻机本来就是允许出口的设备,只是国内正被封锁,缺少买家。  

上电十四厂的人根本没卖过,出于对外部势力的警惕心,拒绝售卖尖端设备,想靠提供成品电路板收订单。  

其实还是很聪明,很负责的方案,只是不容置疑的口气,有一些自大。  

梁漫平不是“机电系统”的人,职位再高,在采购设备上都只能协调。  

干外事线的人,在国外权力大,在国内地方上的影响力便飞速下降,不靠协调干不成事。  

可高级别的好处,就在于触角多,解决方案多,上电十四厂买不到,直奔清华研究所下订单。  

论成本其实还有所下降,职位的含权量,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日,上午。  

清华研究所的人,便乘飞机来到广城,马不停蹄的进入酒店,展开订单谈判。光刻机技术确实敏感,但红顶商人,能帮国家卖货,仲能找国家买货!  

尹照棠政治是过关的,发展忠和电子,颇受到上头关注。深城的吴总有帮忙使力,技术转移到港岛冇问题,剩下的是价格问题。  

清华派的代表奸滑无比,一口价五十万美金一台咬死,寸步不让。  

尹照棠都怀疑是否漏了底牌,最后把订购数提高到三台,一百五十万美金的成交额,价格都没半点优惠。  

当天中午,谈判停止,晚上继续磋商,清华代表释放善意,提出优惠条款:“每台设备,研究所可配三名技术人员,前往港岛负责调试和研究工作。”  

尹照棠端起茶杯,饮下口热茶,徐徐道:“技术人员可以办理港岛永居吗?”  

代表道:“法律不设限制,具体看他们个人意愿,但如果有人返回国内工作读书,清华也会继续派遣,一台设备三个人,是最低配置。”  

尹照棠抽着雪茄,目光审视着清华代表。  

代表借喝水的动作,回避目光,掩饰心虚。  

调试设备是其次,收集数据,学习国外技术,带回国内才是真!  

他都懒得拆穿清华研究所的小心思,但能白嫖几个高新人才,跟国内最高学府达成早期合作,也算双方共赢。  

去找美国,日本买光刻机,也会配相关人员,还要支付高薪。  

因为,尖端设备的研究需要大量数据,并且每一台设备的流向都要明确。以防设备落入竞争国家手中,甚至会留有后门。  

尹照棠表示同意后,补充道:“研究人员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出关入港,工厂有很多设备还得进口。要是被国外查出来,有些设备可能会被扣下。”  

清华代表面色欣喜:“没问题。”  

梁漫平也道:“放心吧,你的顾虑,我们都会解决。”  

如果不配合国外的设备,把生产线良品率调到七十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