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call机生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上海街,安业大厦。  

三天后,大炮再次回到港岛,带着谈好的条件,踏进办公室,躬身喊道:“棠哥!”  

尹照棠拉上抽绳,把玻璃窗户的百叶帘合上,请大炮在椅子上坐好。  

大炮端起茶杯,用茶水簌簌口,语气疲惫,面色带苦色的叫道:“喝了两天两夜,总算把生意谈下来了。”  

“送往深城的call机,只能走深城湾,在沙尾上岸。”  

“一船货,十万块港币,提前一周打电话报备,没报备的货,出现损失自认倒霉。”  

“深城还不允许我们开分销店,由龙科的小叔子来做。”  

尹照棠身穿黑西装,正捏着茶盏,用力摇香。  

打开碗盖后,低头轻嗅,面色满意,放好茶盏,开始冲下热水。  

一点点蒸汽冒气,扩散着茶香。  

他在冲水声中,缓缓说道:“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过海供货的利润已经够高,分销的钱有人要赚,叫他们赚!”  

“有本事多散点货,拿货价都能压低一点。”  

大炮手上捻着一支烟,正伴随着抖腿的频率,不断敲击着桌面,面色焦虑道:“我知啦,开船的搵水,坐地的收租。”  

“一人赚一手的事,很简单,但想到回去求爷爷,告奶奶,心里真不是滋味。”  

“东安社幺鸡叔送来的武夷山大红袍。”尹照棠给他倒上热茶,坐回椅子上,用茶布抹掉水渍,心头万分理解大炮的感受。  

体会过港商待遇的人,重新伏低做小,以古惑仔的身份求人。  

一定有落差啊。  

但他叫大炮再回一趟港岛,便是把投资和社团行为切割开。不求深城领导的政治保护,未来就谈不上政治清算。  

社团的人去和某个职位上的人谈生意。  

那是个人行为,跟他冇关系。  

龙科是个聪明人,看出尹照棠的小九九,内心不爽,肯定会大开口,十万块一船的价格,堪称是天价!  

不过,80年初的call机,价格可不便宜。  

在港岛买一台数字机,要五百港币左右,买一台文字机,要九百港币。  

进货价则在四百块到七百块间,台岛工厂的便宜货,价格普遍比日版优惠五十到一百元。  

市面上,用户以商人,证券交易者和公职人员为主,普通港岛市民都做不到人手一个。  

真送进内地时,一台call机得卖上千元,用户不可能会是小商小贩。call机很快会叠加社会属性,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有货带进深城,根本不用愁销路。  

因为,未来内地会坐拥世界第一大的传呼机用户人群,因为,call机作为首款推向民用的无线通讯器材,将会第一次填补移动通讯的社会需求。  

能跟内地谈好,用跟港岛一样的市价出货,大飞启动一次马达的利润,已飙升到二十万港币。  

分出十万看似很多,但不欠人情债,五五分是市场价!  

只要台岛工厂有货,内地公司收货,来回跑一个月搵水都能过千万。当然,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台岛工厂出货是要工期,内地分销也要时间。  

可至少一个月都能捞五百万港币,真是油水丰厚。  

大炮叫苦只是不甘心,他也想当爱国商人来着,可惜冇资格。饮完茶,长叹口气,发泄掉心里的憋屈,感叹道:“有钱捞做孙子都得。”  

其实,以前都是做孙子,做过来的,但做过一回港爷,边个还愿做孙子。  

尹照棠摇摇头,宽慰道:“最重要是,当大佬的有钱赚,做兄弟的有工开。得啦,明天去台岛找工厂,好好聊,叫他们包运输都行,还能省个十块八块。”  

大炮听到生意上的事,恢复正色,笑了出来:“好呀,我再亲自跑去台岛,杀杀价。”  

“辛苦了,整天飞来飞去。”  

大炮打趣道:“兄弟们海上飞,我天上飞,都快成空中飞人啦。挑那星,走了十几年的货,沾大佬的光,终于开始走电器了。”  

“老实讲,call机没冰箱,电视赚钱,可都够我吃到饱了。”  

尹照棠面露不满,轻拍桌面,骂道:“扑街仔,还不满足?这个项目我盯了很久,要是没有回内地投资,都别想着接上线。”  

虽然,他让大炮带着钱返回内地谈,但是,没有吴局几人旁观,便不是集体行为,则是个人交易,龙科答不答应还两说。  

毕竟,接通线,来不来电,又是另一个课题。  

大炮能把电通上,足见能力。  

又要高利润,又要不得罪人,还要让内地有得赚。要是有着先见之明,真是一个别想发现。call走私并非冇人做,只是大社团运力有限,要运其它的货。  

偶尔运一批,暂未形成规模。  

call机又属于昂贵的电子类产品,小字头冇钱进货,冇内地关系,形成一个短暂的窗口期,给老钟入局的机会。  

在大炮出声告辞后,尹照棠打开报纸,把深城日报副版的折角,起身收进书柜中。  

91杂志的出版量,已经稳定在十万册。杂志尾页的广告版面,除了登一些迷神药,虎豹丸,印度神油之类的广告。  

余下的电话广告,不管是赌马,博彩,还是约靓女等。  

都是引流到堂口,自营自销,论杂志贩卖的收益,不见得比历史上的《龙虎豹》厉害,但论整间报社来的收入,可要比《龙虎豹》翻三五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