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161章 认知作战

第2161章 认知作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清晨时分,官邸的花园。  

“数量!”  

在完成了五公里的晨跑之后,李毅安吐出两个字。  

“本质上就像广告一样,”  

其实,认识作战,最核心的是什么?  

就是扑天盖地的数量。  

“一种新的产品,想要迅速的打开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广告。”  

“现在互联网并不成熟,普通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就只有电视和报纸,所以在电视和报纸上投放广告,收效是十分巨大的。  

想要进行认知作战,完全可以采取广告的策略,请不同的专家,在不同的电视,在不同的节目中去谈论苏联威胁,谈论金边与西贡陷落之后,东方阵营的大扩张,然后疯狂的砸钱进行投放。  

这样的话,肯定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  

听着父亲这么说,李奕轩想了一下,说道:  

“这样效果或许很好,但是操纵的痕迹也太过明显了,美国的很多电视台都是独立电视台,他们虽然会接受砸钱做节目,可以一旦曝光的话,就会形成政治丑闻,这势必会影响到认识的灌输…”  

这正是在美国操纵舆论最大的问题——你可以花钱去操纵,但是同样,也会有一些记者在嗅到其中的猫腻之后,盯上你,然后把你的操纵变成了他们扬名的台阶。  

就像水门事件一样,尼克松身为总统也无法影响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报纸像疯狗一样对他的追捕,最终,逼的他只能辞职。  

“你说的没错,没任何人能够真正意义上操纵美国的舆论,在美国有大约1700家日报,7600家周报,有700家商业电视台,有276家公共电视台,还有约8000家广播电台。  

面对这么大的基数,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这些机构,即便是花费几十亿,上百亿美元全部收购了,只要美国还允许私人创办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那么,收购也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你买的速度,远没有别人创办的速度快,而且,当你收购产生溢价的时候,可能别人只需要花费几万美元就创办了一个电台,但是你却需要花费几十万美元才能收购。…”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数以千百计的投机商,会用几万个报社、电视台、电台来耗尽你的资源。  

所谓的“某某掌握美国舆论”本身就是伪命题,哪怕是在尼克松被《华盛顿邮报》盯死的时候,还有不少报社、电视台站在他的一边。  

本质上,在那种舆论环境下,任何组织和个人,能做的只是“影响”而不是操纵,因为你操纵不了,白宫操纵不了,默多克更操纵不了。  

听着父亲说着这些的时候,李奕轩想了一下,说道:  

“也正因如此,在数量众多的媒体之中,如何识别有用信息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了,嗯…”  

稍做思索后,李奕轩又补充道:  

“因为它们的报纸、电台数量多,如果一篇新闻,无论真假,只需要出现在几个报纸,几个电视上,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真实的。”  

“对!”  

李毅安说道:  

“就是这样,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制造谎言,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把原本局限于少数人了解的国际安全战略,以最简单、最广泛的方式,灌输到人们的耳中…”  

说到这的时候,李毅安想到的是什么?  

就是水军啊!  

在另一个世界,水军在互联网上掀起的风波,是层出不穷的。姑且不说国家层面,就是企业层面,只需要几百篇软文,几万次转载,就可以包装出一个成功的人设。  

“普通大众在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往往人云亦云,美国那边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广告学的方式,进行这场认知灌输!”  

其实,SEA的广告学一直都遥遥领先的,在SEA产业发展初期,为了能够创建品牌,打开欧美市场,当然就不能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而是应该制定好长远的营销策略,然后一步步的实施。  

为此李毅安专门制定了一整套战略性的营销计划。  

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他制定的那些划时代的战略营销计划,不仅促成了SEA的产业发展,还使得SEA的广告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广告本身就是随着商业的兴隆而兴隆。  

而从理论上来说,“水军”本身也是广告学的一种。  

不过,李毅安并没有打算“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专业机构!”  

什么?  

在李奕轩的不解中,李毅安说道:  

“我们需要在美国成立一个国际关系协会。成立这个协会,邀请一些教授参与进去,然后再通过协会的名义,欢迎他们在各种报纸上的发表文章,当然,是我们指定的国际关系议题,可以根据他们在不同级别报纸上的刊文以及转载数量,邀请他们到夏威夷、佛罗里达等旅游胜地参加学术讨论…”  

接着他又特意补充道:  

“不仅是他们自己,还包括他们的家人,而且协会可以提供的相应的资金。”  

其实这个是什么?  

就是多年前南洋企业最擅长搞的“有奖征文”或者“有奖发文”,就是通过设立一些机构操纵这件事情,南洋的奶粉、化妆品以及不少产品,就像靠着那些“权威机构”的“认证”,成功在欧美市场站住了脚。  

就像“中华牙防组”一样,欧洲牙防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