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七十四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第七十四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方的了。  

换了一种方式举荐,既整顿了内部的歪风邪气,对外又更显公平公正,让人挑不出理来。  

手段高啊!  

关键是严世蕃还把黑锅扣在现任的国子监祭酒头上,他倒是不相信,严嵩在位时,没有利好京师士子。  

严世蕃眼见海玥眼神有异,还以为他是为了这个机会感到欣喜,微笑道:“海兄,五日后会有新一批淘汰的名单出来,约有十位,当天补录报名,报名限制百人,人满后即刻开考,当场取录…”  

“多谢。”  

海玥道:“我会提前去国子监门口等待。”  

严世蕃关切地道:“海兄还有两位友人吧?每月都有数额,大致都在十人之数,以三位的真才实学,势必能得偿所愿,得入国子监!”  

“承严兄吉言。”  

海玥拱手。  

严世蕃眼珠转了转,又补充道:“不过此事还有一个小小的阻碍…”  

海玥道:“愿闻其详。”  

严世蕃轻叹:“两广之地终究不比中原,岁贡名额少之又少,家严在任时便力排众议,增加了人数,可许祭酒继任后,却又将岁贡变了回去!”  

按照制度,国子监的贡生一般分为岁贡、选贡、副贡、优贡,细说起来挺复杂,但大体上,就是地方学政定期从府、州、县学的生员中按资历与成绩选拔,国子监祭酒的喜恶,都相当程度决定各地的名额。  

毫无疑问,对待岭南学子的态度,两任祭酒就有些小差别。  

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叫许诰,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弘治十二年的进士,也曾反抗过刘瑾阉党乱政,一年多前接替严嵩的职务。  

众所周知,前任干得太好,会给现任极大的压力,不是谁都有萧规曹随的气量的,许诰就想要消除严嵩留下的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风。  

但无论是在国子监内部,还是士林的风评上,他都逊色了严嵩许多,自然而然的,前后两任的关系就有些龃龉。  

当然严世蕃不会这么说,而是特意挑出了岭南的岁贡名额,那任何一个出身当地的人,都不会舒服,同时也难免有所紧张。  

如果现任祭酒真的不喜岭南学子,万一补录试过,还是被刷下来怎么办?  

严世蕃提出了解决办法:“所幸主持补录试的是林助教,他为人向来公正,我会向他关照…”  

“这却是不必了!”  

海玥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求的是一个公平入试的机会!”  

他只想求个公平,并不愿意走关系,开后门。  

但许多时候,唯有走了关系,开好后门,才能得到一个基本的公平公正。  

很无奈的现实。  

所以动用了陆炳,陆炳又找到了严世蕃,但严世蕃接下来的安排,就有些过了。  

请人办事就是这样,不愿意帮的,对方嘴里的事情难度会很大,大到办不了。  

愿意帮的,对方嘴里的事情难度也会很大,大到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办到。  

这样才能把人情坐实。  

“君子立德,小人图利,是我操之过急了,唉!”  

严世蕃心中难免失望,脸上却流露出一丝歉意,轻叹一声,流露出对国子监现状的担忧,旋即又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述起京师的趣事来。  

“海兄留步!留步!”  

小半个时辰后,严世蕃将送出家门的海玥劝住,脸上彬彬有礼的笑容直到出了巷子,才彻底收了起来,转为若有所思之色:“果然是人才,若能在他得势之前,收入我父麾下,来日或是一大助臂!”  

严世蕃出生在江西老家,他出生的时候,正是严嵩丁忧归乡,隐居钤山读书十年的期间。  

三岁时跟着父亲来到南京翰林院,那时严嵩凭借着十年养望,得到了从五品的侍讲之位,掌院事,地位不低,但日子过得极为清贫。  

这一过,又是整整十年,等到了嘉靖四年,严世蕃十三岁时,严嵩才终于因为士林称颂,得到了国子监祭酒这个关键的岗位。  

这一干就是四年,四年间严嵩终于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成为了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而他严世蕃也成为了三品要员之子。  

可相比起其他的权贵子弟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严世蕃却是最为低调的一位,父亲一辈子谦恭有礼,他也处处效仿,父亲日子过得清贫,他日子也过得…  

嗯,似乎确实好不起来,家中除了父母在堂,只有几个仆从,其他诸如姬妾侍婢统统没有,若不是其母欧阳氏出自商贾之家,家底颇丰,连三品大员最基本的体面都维持不了。  

严氏父子这般清廉,自然进一步引起士林的好感,但凡事有利皆有弊,不大肆敛财,有时候办事也不方便。  

严世蕃可是很清楚,父亲近来借着修《武宗实录》,想要跟司礼监的内侍拉近一下关系,让他们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但由于没有钱送给这些贪婪的内侍,效果不佳。  

如此看来,最可靠的手段,无疑是人情。  

人情之中,又属国子监的师生关系最为稳固!  

严世蕃走到巷子口,又回头遥遥看了一眼宅子,下定决心:“等他入了国子监,一定要找个机会,让爹收下这个学生,来日定有大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有这样的心态与准备,难怪后来能位极人臣啊!’  

与此同时,海玥立于家门口,看向严世蕃离去的背影,心里也在默默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