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 第152章乱杀、纯在炫技今家人小伙子不错

第152章乱杀、纯在炫技今家人小伙子不错(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欢上了对方身上那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气质。  

再到后来,她粉上了池野。  

并且随着《重启》《循环》的两次小爆,心中隐约多了一种“养成系”的快感。  

就这样看着池野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位,远比直接粉郁言来的舒服有成就感。  

而这次过后,她已经有点讨厌郁言了,你又不缺那几个代言,截胡我哥的干什么?  

这样想着,她刚准备跟“闺蜜”联系,让她帮忙买点水军。  

就在这时,舞台灯光一暗,传来了主持人报幕的声音。  

——“各位观众朋友们,中秋佳节,月圆人聚,此刻的团圆夜满是温情与诗意,在这美好的时刻,音乐将带我们走进一段别样的时空。”  

“接下来这首歌,是一座用旋律搭建的缘分之桥,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秦时明月、汉时雄关的沧桑,裹挟着万里长征的悲壮与坚守。”  

主持人声情并茂,声音醇厚:“此刻,就让我们静静聆听,跟随池野、时瑾微的歌声,踏上这座缘分的桥梁,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穿透灵魂的力量。”  

哗啦啦。  

现场响起掌声,全球变暖也猛地抬头——池野的新专首唱,来了。  

灯光重新变得明亮。  

灯光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又似中秋夜洒下的银白月光。  

整个舞台被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氛围之中。  

一幅古代边塞画卷在舞台徐徐展开。  

巍峨的长城在月色下蜿蜒起伏,烽火台若隐若现,远处的大漠黄沙在朦胧中延伸向远方,诉说着华夏千年的故事、文化的底蕴。  

台下刚坐下来没多久的“明星观众席”,郁言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舞台。  

他刚才已经得到消息,池野叒蹭了,还带上了彭宸。  

有点烦人。  

哗啦啦。  

周围又想起“机器人”式的掌声——这是央妈独家“AI式假鼓掌”,春晚同款气氛组。  

没这个气氛组,上场表演的百分之九十的嘉宾都得尬死。  

池野和时瑾微携手出现在舞台上。  

他身着一袭黑色的中式长袍,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衬托着那张颜值几乎满分的脸异常吸睛。  

钳子姐则穿着一身红色的古装长裙,身材爆炸,裙摆随风飘动,宛如燃烧的火焰。  

——俩人今天的舞台妆造、服装,都透着浓浓的中国风,完美适配央妈中秋晚会的舞台。  

“好漂亮啊。”  

“帅。”  

有普通观众在说话。  

也有真正的“粉丝”在说话。  

“爷爷,帅不帅?!”  

今夏看到池野登场,一双桃花眼瞬间亮了起来,拉着老人的袖子就问。  

老人:“啊?”  

“那个穿中式长袍的帅哥,帅不帅?”  

老人仔细打量两眼,点头认可:“帅,这个中式长袍不错,人长得精神,比刚才那个娘们唧唧的小孩强。”  

今夏满意点头,哼哼唧唧的说:“我也这么觉得。”  

“嗯…咳咳。”  

旁边的今母轻咳两声,给今朝使了个眼色。  

今朝盯着电视上的池野,审视了几眼,又看向正和老人叽叽喳喳说话的今夏,无奈的摇了摇头。  

“嗯?”  

老人似乎脑后长了眼睛,回头挑眉:“你搞什么?”  

今朝一懵:“啊?”  

“你觉得不帅吗?我乖孙女儿说帅,你说不帅?”  

今朝一阵无语,又盯着电视上的池野看了几眼,咬了咬牙:“帅…确实好看。”  

好看也不行啊!!  

我家白菜!  

今夏听得心花怒放,故作不满:“哎呀,其实也还好…爷爷才是最帅的,嗯…”  

她扭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姑姑,疯狂眨眼暗示。  

今岁:“?!”  

她无语半晌,点头:“是,太他妈帅了。”  

“嗯?!”  

全家人的目光瞬间齐齐看过来,刚才还满脸笑容的老人瞬间收敛,冷哼一声:“出去那么久,一点教养都没了。”  

今岁低下头,又委屈又生气。  

“哎呀,好啦好啦,咱们看节目吧,要唱歌了。”  

今母帮腔说了一声,随后也仔细打量了几眼电视中的池野,对闺女的审美很满意,但是…  

安排这种“见面”,能有什么用?  

他还能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她不解,舞台上,池野和时瑾微走到舞台中央,一阵悠扬而古朴的前奏响起。  

似金戈铁马,似长城古巷。  

电视中给出了这首歌的名字和作词作曲。  

——《缘分一道桥》  

——作曲:池野、作词:池野。  

——演唱:池野、时瑾微。  

自己写的歌啊。  

今母年轻的时候也唱过歌,还是国家队的,所以看到字幕后略有点诧异。  

她查过池野,对方擅长写情情爱爱的歌,这首也是?  

和中秋节、以及这个舞台一点都不搭啊。  

这样想着,电视中的池野已经率先开口。  

随着悦耳激鸣的前奏结束,他缓缓开口,嗓音竟然不是之前大家听到的那种咬字不清,而是干净透亮: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所有人一怔。  

有人就是单纯觉得好听,但行内人却听出了不同的味道。  

就这寥寥一段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