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 第106章 这秘术一视同仁

第106章 这秘术一视同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孽徒,你欺师灭祖!”  

“啊啊!放开我,将那油锅拿远点!”  

“不要,不要锯我!”  

“陈业你这孽徒,你毫无人性啊!”  

山洞中不断回响着墨慈的惨叫。  

陈业不为所动,阴魂的法器是痛,但这东西不留后遗症的。即使墨慈的神魂衰弱至极,但承受这种刑罚也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陈业听着墨慈的惨叫,安慰道:“师父你别光喊痛,这是帮你修行,跟我一起念。稽首礼诸佛,及菩萨圣众,能以净智眼,普导于群有。帝释具千眼,大自在三目,及日月光明,皆不能遍照…”  

陈业将原版的《福盖正行所集经》给念出来,这门秘术的关键就是在念经的时候将贪嗔痴慢疑五毒给练成五毒之蛇,驱逐出体外。  

墨慈当了那么多年魔头,算得上满身罪孽,想要让他变得光明正大,受罚是必须的。  

只有用阴魂酷刑来惩治,让他在大彻大悟中念诵佛经,这才有可能将他的五毒排出,才有可能成为庇护散修的新佛。  

这是必要的步骤,可不是陈业想欺师灭祖。  

墨慈当了许久的魔头,自认为历经无数风雨,世间残忍酷烈之事见多了。  

他的身躯经过罡煞炼体,连凌迟之痛都咬牙熬过,自忖没什么能再让他动容。  

可当这阴魂酷刑真正降临,他才明白自己小觑了这刑罚的威力。也终于明白,为何陈业仅凭一杆万魂幡,便能让焚香门弟子痛得哭爹喊娘。  

滚烫的热油兜头浇下,墨慈瞬间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这东西,不能用常理来形容。  

墨慈也曾尝过滚油烫伤的感觉,初时很痛,但等到皮肉都烫熟,那便大半麻木了。  

但这阴魂所泼的滚油不一样,只一下就将你烫得皮开肉绽了,但等到下一泼油来的时候,你的皮肉便又重新长好了,而且还如同婴孩般鲜嫩敏感,保证让这剧痛不打丝毫折扣。  

而下油锅只是开胃小菜,后面还是扒皮抽筋等各种酷刑。  

明明都死得只剩下神魂了,偏偏这些酷刑造成的痛苦比有肉身的时候更惨烈。  

什么念经,什么驱除五毒,墨慈此时都发了疯,什么也听不进去。  

陈业无奈,只能暂时停下刑罚,苦口婆心地劝道:“师父啊,你这样不行的,年纪也不小了,这点痛都忍不了么?如此一来,怎么去五毒,怎么成佛啊?”  

墨慈咆哮道:“你有种自己试试!”  

陈业二话不说,让一旁的阴魂给自己浇滚油。  

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陈业站在油中岿然不动,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墨慈激动地说:“不可能,凭什么你不受影响,你这小子肯定偷偷用了解法之术!”  

陈业笑道:“师父,我说过,这法术罚的是身怀罪孽之人,你徒弟我平生不做亏心事,清清白白的,当然就不受影响啊。”  

墨慈怒道:“呸,欺师灭祖不算亏心事?!”  

陈业无奈地说:“只能说徒儿是真心为你好,没有一丝想要害你的意思。这份孝心,当真是天地可鉴。”  

墨慈:…  

陈业满脸不忍地说:“师父,你再歇一会儿,先背一背经文,我们等下继续。”  

陈业将抄下来的经文送到万魂幡前,态度非常明确。  

不管墨慈受不受得了,为了活下去,就必须得将这身罪孽给偿还了。  

“师父你也可以试试坦白自己的犯下的罪孽,每次受刑之时你应该都会心生感应,究竟是何事让你受此酷刑,认罪是第一步。只有你真心认错,然后才可以偿还罪孽。”  

墨慈沉默不语,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说实话,陈业对墨慈之前当魔头时犯下的罪孽挺感兴趣的。  

这段时间的相处,陈业觉得自家师父并非那种泯灭人性的恶徒。  

在他学艺的这数月里,从未见墨慈随意伤人,反倒常带着他隐匿于深山老林,靠打猎维持生计。  

偶尔听墨慈谈及过去,也只是长吁短叹。  

从只言片语中,陈业得知墨慈出身世家大族,却因一场变故全家惨遭屠戮,只剩他一人侥幸逃脱。  

后来机缘巧合,得到魔门传承,这才成了一个魔头。可在他数百年修炼过程中杀过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无辜者,陈业一概不知。  

但从墨慈刚才的表现来看,他的罪孽似乎还没魏长生那么深,至少叫得没魏长生那么惨。  

施展这门秘术多次,陈业如今也慢慢摸索出这秘术对罪孽的判断标准。  

主要是根据两个方向来判断,第一是本人是否心中有愧。  

绝大部分人其实分得出善恶。  

别看那些恶人杀人如麻,仿佛眼睛都不眨,半夜睡得老香,像是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嘴上说得多不在乎,但其实他内心知道自己杀的是否无辜,他也知道自己是否在害人。  

就连负责行刑的刽子手,若是知道被杀之人冤枉心里也会不好过。  

这是人之常情。  

所有的一切标准,都基于这最朴素的四个字“人之常情”。  

这是第一个判断标准,若是你心中有愧,那你自己心知肚明犯下了何等罪孽,这便是逃不掉的。  

但若仅仅是这个标准,还是不够。  

总有人是真分不清楚善恶,若是无人教育的孩童,或者是智商有缺陷之人,确实分不出善恶,全凭本能行事,如此便无罪了么?  

非也,此秘术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