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王牌经纪人从女团开始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偶像

第四百八十三章 偶像(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可她们之间的互动。  

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其实是想学的,就比方说那个女子天团,就是学的徐清的套路,又是演员又是歌手的一锅烩,组了个团。  

后面大家发现,根本学不了,因为丸子团的成功不是因为这个模式好,而是后面有个可以不断掏作品出来的徐清在,丸子团的团队纽带是徐清,学这个模式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s是相当希望自己节目里出来的团队能够搞出动静来的。  

但她发现自己没能力把预想中的团队做起来。  

既然如此,不如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这里的收益少点就少点,大头在节目。  

如果能把自己的节目做成国内偶像团队出道的必经之路,那这个节目的含金量可就太高了。  

想要达到这个效果,那只有一条路,就是让通过这个节目出道的团队,能像韩团那边的一代团、二代团、三代团中的代表团队一样,每一次出道的团队都能够红火起来。  

这样才能激励练习生把通过创团出道作为最好的选择,偶像团队的市场才能有个良性发展。  

偶像艺人现在已经是娱乐圈的一部分,贬低和剔除不是正确处理的方式。  

市场已然被教育的有这方面需求,那就得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除非有那个能力把市场教育回去,但这个基本不可能。  

目前来讲国内面对这种需求没有好的产出,结果就只能被国外的团队把需求收益赚走,顺便还会影响一下年轻粉丝的价值观,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后果。  

所以,国内得发展自己的偶像团体,并且好好提升这些团体的整体素质。  

届时创团就可以一直搞下去,甚至可以扩大规模和业务范围,选秀出道是一方面,还可以做一个专门服务于偶像艺人或者新艺人的打歌舞台,邀请各个团队过来打歌。  

通过创团一个节目做出一个生态平台,做到有选拔产出、有扶持运营的循环性偶像艺人的发展平台,国内偶像团体的市场这么大,不可能让全让韩团赚了去。  

这便是s的想法。  

徐清大概也能猜到s在想什么,s的格局比地球搞创造101系列节目的人要大得多,那些人只知道赚快钱,好的不学,坏的倒是学的明明白白。  

想到这里,徐清对着s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有些事情,急不来的,得等机会。”  

“机会,我当然知道要等机会,可来不及了,我今天看到bs这个样子,很心慌啊,创团已经做到第三季,马新女团也要出来,再这么下去,我的规划算是全废了。  

你没看其他平台现在也在一窝蜂的搞选秀,国内的练习生制度本来就不完善,哪有那么多好选手参与,不给练习生成长的时间,训练几个礼拜就拉出来参加,这样选出来的人,只会一批不如一批,最后让国内的观众彻底失去兴趣。  

我们得打造一两个扛鼎的团队出来抵御其他选秀节目带来的题材消耗。  

你们那个丸子团,根本就不算是偶像团队,不具有代表性,也没法复制,我们要做的是可复制的模式,就像韩团那样,但是得有自己的特色。”s皱着眉头说道。  

“韩团走了多少年,咱们才多少年,棒子可是把这个东西当做国家战略来推动的。”  

“就是因为他们走在前面,所以咱们才要奋起追赶,抛开文化的民族大义不谈,这钱被他们赚了,我看得比我自己亏钱都难受,我想了想,其实通过偶像赚钱也不仅仅局限在娱乐圈里,天天变着法割粉丝韭菜太了。  

咱们星华的那个服装品牌不是要大力发展吗,以后咱们偶像做起来了,不愁没关注度,不愁没模特,你总不能让你的丸子团做所有档次服装的代言吧?  

丸子团已经到这个咖位了,就算是穿自家的衣服,那也得穿高端的,用来打品牌质量的衣服才行。  

那消费级的衣服谁宣传?  

那确实可以按照你说的那样,用香气传媒的网红搞宣传,可是代言她们就不太够了。  

星华那些新艺人,现在基本都在演戏,演员对服装的代言产生的潮流感不如偶像艺人的。  

咱们扶持的偶像艺人越多,咱们星华的服装业务的宣传资源就越多。  

你看,我要不要把银莎的经纪业务抽调出来,放到星华里面去,以后银莎不做经纪业务了,主做各个项目的投资,经纪业务对于银莎来讲,就是个鸡肋,不如集中资源到星华里面去。”s身体前倾的说道。  

“你这个是临时的想法还是以前就这么想过?”徐清疑惑道。  

“早就在琢磨了,我不是一次两次跟你说我们公司的经纪团队不行吧?”  

听到这话,徐清沉思了一会,随后对着s说道:“你这么说,我觉得也有道理,不过不要放在星华,我还有个公司,把经纪业务让给她们吧,以后银莎和星华负责投资,这些偶像艺人负责参与。  

星华的艺人成分不能太复杂了,艺人之间会产生负面引导的,有些安心演戏的人要是看到那个水平赚的比自己还多,那得怎么想?还能钻研业务吗?  

也不是想做就做的,我怕一些本来有前途的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妄想,耽误了自己。”  

“说的有道理,你刚刚说的是哪个公司?”s好奇的问道,徐清怎么这么多公司?  

“芋头传媒。”徐清报了一个名字。  

“没听过,你啥时候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